以下是含有蘇貞昌訪問大陸的搜尋結果,共16筆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問大陸,引發爭議。蘇貞昌痛批他「夜奔敵營」,同是藍營的專家學者和候選人,也多認為夏此行,時機不宜,恐影響選情。
與大陸交流,相對國民黨而言,是民進黨較弱的一環。但民進黨籍的彰化市長邱建富(見右圖,特約記者鄭毅攝),為了發展地方觀光,兩年來卻已先後與大陸15個城市交流。他極力倡導讓宗教走出去,把香客帶進來,讓香客變成旅客與顧客。
民進黨21日中常會終於確定不改變「一邊一國」論述、不建立兩岸交流機制原則,新成立的兩岸政策機構將定名「中國事務委員會」,蘇貞昌主席自兼「召集人」,致力推動「制定台灣有關中國政策與兩岸交流之策略」。蘇貞昌不但背離成立該委員會的初衷,更確定民進黨「反中」基本教義派繼續把持民進黨的發展與策略。
中共十八大今日登場,胡溫體制謝幕,可望展開十年的習近平時代,習近平在大陸福建、浙江主政多年的經驗,被視為是「知台派」;相對的,台灣的朝野政黨,對習近平有沒有同樣程度的了解,可能要打個問號。
謝長廷在本月初前往大陸完成了「開展之旅」,實質打破了共產黨與民進黨長期以來因「台獨」問題形成的政治障礙,打開了民進黨與大陸交流的通道,但返台後竟面臨黨內沉重的批評壓力,蘇貞昌、蔡英文兩位民進黨領袖仍然從政治權謀角度精算得失作為進退依據,未呈現政治家的格局與歷史思考的氣度,令人失望。
2009年2月前副總統呂秀蓮對媒體宣稱願意以《玉山午報》創辦人的身分到中國大陸參訪,雖然最後她並沒有去成,但她在民進黨最「反中」的時刻勇於說出訪中的意願,已經為民進黨高層訪問大陸開出一條大道。
結束訪陸行程返台的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昨(8)日表示,此行比原先期待的收穫更多,與大陸官員見面很意外,但「是非常好的結果」。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則強調,兩岸的互動,民進黨主張要透明公開,且台灣應積極自信地面對中國。
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登陸訪問,對於外界認為是否因謝主張「憲法一中」,中國大陸才對其登陸彈性處理,正在美國華府訪問的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5日指出,兩岸往來也有很多沒有條件、彈性處理的案例,例如民進黨執政時,兩岸包機協商就是在沒有接受前提與條件下完成。
民進黨人士最近密集訪問大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卻刊文指出,蘇貞昌的戰略思路是「輕兩岸、重選舉」,民進黨人訪問大陸,不是想轉型,而是為了「撈選票」。《人民日報》的訊息顯示,民進黨台獨黨綱緊箍咒如不解除,民共交往之路仍然荊棘滿佈。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日前在接受國內雜誌專訪時表示,在沒有預設前提下,願以黨主席身分訪問中國;蘇還說,中國總理溫家寶曾說卸任後想來台灣走走,「我也當過行政院長,我也卸任了,溫家寶若是用前總理名義來訪,我這位前行政院長願陪他看看台灣。」
新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就職演說中強調,「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台灣可以是富裕而公平、民主而廉能、多元而幸福的大國」、「台灣有資格做這樣的夢」。的確,台灣人都愛台灣、內心都懷有深濃的台灣意識,但是蘇貞昌所謂「台灣夢」的潛台詞還是台獨。
新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天就職,對於蘇貞昌日前表達不排除訪問大陸的說法,大陸國台辦昨天潑冷水。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台獨主張是民共交流最大障礙,大陸的大門是敞開的,「關鍵是看民進黨什麼時候拆除他們給自己設置的障礙。」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正式就任民進黨第14屆黨主席,他的就職宣言並未觸及兩岸政策,也未回應大陸國台辦所提「民進黨堅持台獨主張是與大陸交往最大的障礙」。他在致詞時僅強調,「台灣的國家定位、台灣的前途、台灣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完全由台灣人民決定。」前副總統呂秀蓮則提醒蘇貞昌,如果要訪問大陸,千萬不要密室作業。
馬總統就職後,台灣政治議程表另一件大事即將登場,民進黨周六將選出新任黨主席,開啟民進黨進入「兩岸和平發展期」深化後的新階段。民進黨將以什麼態度進入這個新階段?是走向和解或擴大對抗?兩岸可能都非常關切。
繼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態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不排除訪陸之後,昨天前總統李登輝指出,在野黨領袖訪問中國大陸不一定是「必要條件」,但「有需要」。民進黨主席候選人中,蘇貞昌、蘇煥智、吳榮義等都說,只要中國大陸不預設前提,他們願意訪問大陸。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昨在例行記者會指出,大陸方面歡迎民進黨基層人士到大陸交流訪問,對於民進黨高層人士可以用「適當身分」來訪;言下之意,大陸方面並未完全拒絕蘇貞昌或謝長廷的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