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虧損恐的搜尋結果,共266

  • 股價指數期貨贏家專欄-航運期 挑戰站穩季線

     上海集裝箱出口指數(SCFI)自4月出現單周上漲8%至1,033.65點,創兩年來單周最大漲幅後,貨櫃航運報價指數後續仍尚未見拐點。航商於4月聯合減班推升美國線合約談判期間議價能力,美西線(每40呎櫃)現貨運價從約1,100美元上漲至約1,600美元,惟4月中旬的第二波漲價失敗,美西線現貨運價回跌,減班推升運價效應稍縱即逝。

  • 野村證券:三星Q2恐陷營業虧損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例

    野村證券最新報告預測,三星電子第二季(4至6月)恐陷入2兆韓元(約15億美元)營業虧損,若真如此將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例,主因是DRAM晶片價格在第二季下滑11%,NAND Flash晶片價格也下滑13%。但野村預期三星及其他晶片業者縮減產能後市況將逐漸好轉,推動三星在第三季恢復營業獲利。

  • 桃捷累虧逾37億 拚2025損益平衡

    桃捷累虧逾37億 拚2025損益平衡

     桃園捷運公司累計虧損逾37億,遠超過資本額30億,今年還要再借貸,隨著利率提升恐增利息負擔,桃捷公司坦言今年還要再借貸,檢討後已從4.4億降為2.8億,每年利息約2000萬,但上月日運量已恢復到7.9萬,約是疫情前98.5%,預估2025年可達損益平衡,力拚2029年全部還完。

  • 桃捷虧掉資本額 拚2025損益平衡2029還完

    桃捷虧掉資本額 拚2025損益平衡2029還完

    桃園捷運公司累計虧損逾37億,遠超過資本額30億,今年還要再借貸,隨著利率提升恐增利息負擔,桃捷公司坦言今年還要再借貸,檢討後已從4.4億降為2.8億,每年利息約2000萬,但上月日運量已恢復到7.9萬、約是疫情前98.5%,預估2025年可達損益平衡,力拚2029年全部還完。

  • 《半導體》2外資齊讚、目標價翻倍 立積飆漲停

    立積(4968)法說過後,儘管第一季每股虧損0.99元,但立積看好第二季營收將會有雙位數成長,且力拼轉虧為盈,現階段WiFi7進度也優於預期,最快今年第四季就可以加入營收貢獻,其中,美系外資將立積目標價由113元調升到155元、評等維持中立;亞系外資也將目標價由75元調升到179元、評等維持持有。立積在首季財報利空出盡,第二季漸入佳境得帶動下,早盤後股價急攻上漲停鎖住。

  • 上櫃首見 中華精測Q1盈轉虧

     半導體測試介面廠中華精測(6510)26日公告第一季財報受全球手機供應鏈庫存調整影響,部分訂單需求遞延衝擊短期營運,季度營收出現明顯衰退,營運由盈轉虧,每股稅後純損0.94元,為上櫃以來首見虧損。精測將於27日召開法人說明會,法人預期第二季營收恐較上季衰退,下半年才會有明顯成長動能。

  • 《光電股》恐連3虧 富采失守50元

    富采投控(3714)今年第一季營收恐大幅滑落,單季恐持續虧損,呈現連三季吃虧。第二季可望較第一季佳,並逐季向上,但今年整體營運成長將有挑戰,目標營收力拚與去年持平,全年是否維持獲利或是轉虧,仍是下半年復甦狀況。雖然周一外資轉買超,但外資近一月來共賣超6635張,是否轉多操作仍需觀察,不過周二空軍強襲,富采大跌3.68%,失守50元、所有短均。

  • 盈虧看Q2 陽明三招持盈保泰

     陽明海運22日舉辦今年貨櫃航運業首場線上法說,法人關注運價崩跌是否拖累船公司出現虧損?陽明業務長張紹豐示警,「盈虧關鍵就看第二季!」如果第二季運價落底,第三季迎來傳統旺季,帶動運輸價量反彈回升,縮小供需差距,多數中大型船公司不致虧損。

  • 記憶體廠 Q1虧損恐難逃

    記憶體廠 Q1虧損恐難逃

     由於DRAM及NAND Flash第一季價格續跌,加上庫存水位過高,終端消費支出持續放緩,據外電消息,韓國三星電子及SK海力士本季度的晶片業務恐因提列庫存損失而面臨數十億美元虧損。法人指出,南亞科(2408)及華邦電(2344)因減產及跌價導致營收及毛利率持續下滑,第一季本業虧損恐將在所難免。

  • 美國聯合航空示警本季恐虧損

    美國聯合航空預估本季可能陷入虧損,主要因為與機師工會的潛在協議恐推高成本,以及旅遊趨勢減弱。聯航預估本季調整後每股損失1至0.6美元,相較於前次預估的每股盈餘0.5至1美元,不過市場仍預期該季有每股盈餘0.64美元。

  • 華碩去年Q4轉虧 H1難翻正

    華碩去年Q4轉虧 H1難翻正

     華碩10日舉行法說,去年第四季交出單季虧掉半個股本的成績單,令市場大感意外,高階主管向投資人致十二萬分歉意,強調這是華碩在整個經營歷程上短期面臨的異常狀態,但也坦言今年上半年處於產業壓力下,單季出現虧損的逆境尚難擺脫,要等下半年營收、獲利才有機會拚回正數。

  • 華碩去年Q4轉虧 清庫見效、今年H2拚回歸成長正軌

    受到去年第四季整體PC市況持續低迷,產品促銷動能不如預期,加上年底庫存去化壓力增至高峰,華碩單季三率三降、營運轉虧,其中毛利率下滑至剩個位數、為8.2%,營益率由正轉負為-4.2%,單季稅前虧損39.37億元,稅後淨損38.23億元,稅後每股虧損5.1元。

  • 《通信網路》外資看宏達電 褒貶參半

    日系外資針對宏達電(2498)出具最新研究報告,肯定宏達電長期在VR(虛擬實境)領域的深耕,但短線仍受限規模問題,故預計宏達電2023、2024年將繼續虧損,現階段維持宏達電持有評等,目標價由54元調升到62元。

  • 台電今年虧損擴大?電價一次漲足恐逾4成

    台電日前在電價審議委員會工作小組會前會提出資料顯示,預估今年虧損達3,200億元,比去年年終預估2,700多億還高,若加計3%合理利潤,一次漲足的話,漲幅將逾4成。

  • 壽險2月獲利不樂觀 外匯準備金調整方案有望3月拍板

    壽險2月獲利不樂觀 外匯準備金調整方案有望3月拍板

     股債能實現資本利得所剩不多,且避險成本及保單成本沉重,使得壽險業2月獲利「不樂觀」。根據壽險業者分析,六大壽險公司除富邦人壽2月有可能維持獲利,其他公司都面臨極大挑戰,若不積極實現股票獲利或控管成本,2月很可能又出現虧損。

  • 陸半導體上市公司 去年近半喊虧

    陸半導體上市公司 去年近半喊虧

     行業不景氣加上美國祭出針對性制裁,截至1月底近百家陸股半導體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近半數公司預告業績虧損,虧損規模最大或達到人民幣(下同)9億元。

  • 尼龍、加工絲廠Q1恐虧

     年初以來新台幣升值走勢造成匯兌損失,加上今年第一季因有春節長假,開工率低,市場指出,集盛(1455)、力鵬(1447)、聯發紡(1459)等尼龍、加工絲紡纖中游廠首季恐面臨虧損。

  • 匯損、開工率低 尼龍、加工絲廠首季恐面臨虧損

    新台幣匯率變化造成匯兌損失,加上今年第1季因有春節長假,開工率低,市場指出,集盛(1455)、力鵬(1447)、聯發紡(1459)等尼龍、加工絲紡纖中游廠首季恐面臨虧損。

  • 《國際產業》半導體整體營業虧損 今年恐創新高

    因供過於求、客戶砍單以及產品價格暴跌,規模達1600億美元的半導體晶片產業正遭逢有史以來罕見的潰敗,今年半導體業的整體營業虧損估將達到5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 面板廠先蹲後跳 友達、群創Q3迎旺季

     LGD去年第四季營業損失超過新台幣200億,寫下單季虧損高點。LGD在上周法說會中對於今年上半年展望仍相當保守,預期第二季出貨回溫、虧損縮小,上半年仍處於低檔、下半年將反轉向上。友達也將在2月8日舉行實體法說,先前面板雙虎預期第二季審慎樂觀,第三季迎接旺季。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