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蛋白沉積的搜尋結果,共06筆
阿茲海默症為神經退化性疾病,疾病進程與大腦中的類澱粉蛋白沉積有關,藥物研發不易。而美國百健(Biogen)與日本衛采(Eisai)兩大藥廠合作開發的阿茲海默症新藥「Lecanemab」,在藥理研究上大突破,為全球首款能有效延緩認知能力下降的藥物,已完成3期臨床實驗,近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即將上市。
全球投入無數資源與人力進行研究的阿茲海默症學術研究圈最近傳出重大醜聞,據知名學術期刊《科學》最近發表的深度調查報告指出,一篇發表於2006年的醫學論文涉嫌在實驗數據造假。該論文發表後極受重視,16年來被阿茲海默症研究人員引用近2300次,涉及研究經費近3億美元,將無數的研究人員與資源帶入歧途,最近才被發現證實造假的證據,調查還在持續進行中,可能成阿茲海默研究開以來最大的學術醜聞。
失智人口成長快速,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2019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9萬人,除了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可預防外,《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中的最新研究發現,充足的睡眠時間也是關鍵。
國人一年捐多少血?根據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指出,去年台灣全血捐血總量達約591515.25公升 ,大約相當於169輛水箱消防車的儲水量,民眾除關心血源是否足夠之外,也要了解輸血背後潛藏的風險,長期輸血入超過20袋血時,就有很大風險出現鐵質沉積,可能引發心臟衰竭及心肌症等風險,提醒長期定期接受輸血患者應每3個月檢查血清鐵蛋白濃度,避免成為「鋼鐵人」。
白天想睡覺,小心阿茲海默症上身。《睡眠雜誌》刊登的研究指出,如果白天的時候總感覺昏昏沉沉,想要打個盹、小睡一下的人,將來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會增加。
一名17歲男學生因近視問題,在夜間配戴角膜塑型片已持續3年半,期間毫無異狀,因此從未聽醫師的話要回診,結果近半個月來忽感眼睛疼痛,才發現他的鏡片上有大量蛋白沉積,透氧率低,引起結膜過敏、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