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蛋類的搜尋結果,共97筆
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成分為「氯化鈉(NaCl)」,攝取過量會影響健康。營養師蘇祺媛列出各種高鈉食物,其中一般常吃的油麵、水餃皮、吐司、滷蛋、茶葉蛋都上榜,第一名「梅乾菜」每100克鈉含量高達11555毫克,相當驚人。
蛋價狂飆再上高點,且市場已出現斷貨危機,原本採類契作模式與蛋商簽長約的連鎖餐飲集團與觀光飯店,陸續接獲盤商減量供蛋與第二季起上調蛋價通知,業者紛紛啟動備戰模式,若供需繼續嚴重失衡,將嚴控雞蛋用量,並調整菜單、減少或下架蛋類菜品,改以其他高蛋白質類料理取代雞蛋料理。
外傳為因應國內缺蛋問題,國軍將減少吃雞蛋,改喝豆奶來補充蛋白質,但遭國防部長邱國正駁斥,表示軍中有蛋吃,且農委會很照顧幫忙,額外給了軍方216萬罐豆奶補充。對此,《中時新聞網》採訪數位現役官兵,他表示「蛋很多」!
雞蛋稀缺,因此連番漲價,但雞蛋又是中國人素已習慣食用的食材,一顆雞蛋,烹調的方式無慮上百種,每一種都美味可口,食之津津生味,因此一旦稀缺價昂,就難免造成生活上大大的不便。
全台現正面臨嚴重的「蛋蛋危機」。對此,國民黨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分享,有早餐店業者告訴他,不認為現在台灣有缺蛋,但對蛋價高漲、沒貨進還得加價購買的狀況,感到苦不堪言,這讓羅直呼,「真的很悲催」。
儘管農委會為解蛋荒緊急從澳洲進口雞蛋,但仍無法解決缺蛋問題,雞蛋批發價已漲至每台斤55元的歷史新高,但卻還是有人堅持不缺蛋,親綠「盾牌牙醫」史書華日前甚至在其臉書粉專稱「缺蛋?還是缺腦?」結果疑似遭檢舉到被臉書下架,讓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忍不住喊「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爽啦!」
近期缺蛋風波延燒,批發價漲到每台斤55元,尤其疫情後,花蓮到連假遊客湧入,「用蛋量」更大,花蓮縣花東養雞協會理事長張進義表示,初估花蓮1天蛋量需求約20萬顆,但花蓮的養雞蛋農多為小農,一天產量僅約3萬顆,花蓮「不能太樂觀」。
蛋價一路上漲並重回高點,因「漲價」議題敏感,包括麥當勞、摩斯、八方雲集、鬍鬚張、揚秦(麥味登)、85度C、王品、築間、豆府、漢來美食,以及台北晶華酒店、寒舍集團等,目前都決定自行吸收,並採開闢多元採購管道,直接從生產源頭下訂,或以小幅調整菜單、菜式因應。
蛋價昨起調漲,適逢開學日,學童營養午餐恐吃不到蛋,有台北市議員擔心餐費沒漲,廠商承受不起會讓食材縮水,呼籲市府提高補助,教育局稱下學年再評估;新北市開放彈性調整菜單;台中市長盧秀燕強調會多編經費,讓孩子吃飽、吃好;台南和高雄則會替換成其他具有豐富蛋白質食材因應;桃園、花蓮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不受影響。
今天是開學日,雞蛋每台斤調漲2元,產地價為每台斤42.5元,批發價為52元,均回到去年的歷史高點,超市洗選蛋每盒都要超過60元。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明信說,孩童的營養午餐1個月內不一定能吃到1次全蛋。
蛋價恐再漲2元!近來蛋雞飼養成本不斷上升,蛋商公會證實,與蛋農已有共識,要在本周調整蛋價2元,追平歷史新高。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表示,擬在超市設置平價蛋專區,以增加供應超市通路每盒約60元至70元的「平價蛋」,遭批習慣去傳統市場通路的民眾仍買不到散裝蛋,增加供應才是解方。
農曆新年將至,台灣景氣燈號卻亮出4年多來首顆藍燈,代表整體景氣低迷,民生物價如雞蛋、鴨蛋價格持續飛漲,讓不少民眾苦哈哈。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6日直言未來「好幾個藍」跑不掉,質疑台灣明明是先進開發國家,卻連吃個雞蛋都會出問題,立委陳琬惠也呼籲中央盡快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平抑民生物價。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向來愛說大話,政策炒短線,出了問題就硬拗;老是大撒幣和補貼,再透過大內宣和1450混淆民眾認知,搪塞過關。但事實證明只要是未經詳細評估的配套措施,只具有短期新聞效應,後續反而釀生更嚴重問題,或鬧出更多笑話,離譜執政實在讓人傻眼。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向來愛說大話,政策炒短線,出了問題就硬拗;老是大撒幣和補貼,再透過大內宣和1450混淆民眾認知,搪塞過關。但事實證明只要是未經詳細評估的配套措施,只具有短期新聞效應,後續反而釀生更嚴重問題,或鬧出更多笑話,離譜執政實在讓人傻眼。
大陸江西省經常出土恐龍以及恐龍蛋化石,因此又有「恐龍之鄉」的稱呼。近日一間建設公司在施工時,意外發現一塊顏色特別的石塊,上面的紋路還有3個類似「蛋」的形狀,讓他們嚇得急忙通報當地博物館,經過專家鑑定後,證實為3顆恐龍蛋化石。
不少人因信仰或身體因素而選擇吃素,但根據《生醫核心醫學期刊》(BMC Medicine)研究顯示,吃葷者比僅食用蛋奶素、魚素的人骨折機會少,而且純素食族群最容易發生骨折,營養師建議,素食者必須多補充鈣質、維生素C、D,能減少骨折風險。
通膨來襲,萬物齊漲,薪水越變越薄,反映出來的現實就是人民實質薪資倒退,痛苦指數一路提升。只是民眾實際感受經濟很差,政府的大內宣卻一再洗腦民眾,誤導民眾經濟或生活依舊很好,以及通膨危機無足輕重。只是物價飆升、民眾荷包縮水是不爭的事實,官員對人民痛苦無感無為,最後苦果還是由人民獨力承擔!
主計總處7日公布5月物價統計指出,隨著外食費、雞蛋、蔬菜續漲,油料費居高不下,5月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3.39%,創近十年單月新高,連續第三個月逾3%,通膨壓力升高,研判6月仍將逾3%。
通膨壓力未見和緩,主計總處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3.39%、創近10年最大漲幅,已是連續3個月飆破3%。這波物價上漲以蛋類及肉類為主,外食費漲幅更一舉衝上13年半新高,油料、蔬菜、水果、家庭用品及房租則是無一不漲,對經濟能力弱勢的低所得家庭,CPI高達3.64%,痛苦指數遽增。
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昨天公布六大類「食物明星賽」網路票選結果,其中白米飯、麵條名列國人最愛的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則以豆腐、鮭魚名列前兩名,但專家表示,國人平常白米飯、麵條攝取量過高,建議改為雜糧米飯;鮭魚則不建議一周攝取超過兩次,以免影響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