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行業的搜尋結果,共14,507

  • 愛迪達華南最大旗艦店歇業 專家:面臨品牌周期調整

    愛迪達華南最大旗艦店歇業 專家:面臨品牌周期調整

    據《中國商報》報導,11月30日,位於深圳福田CBD的愛迪達華南旗艦店關店歇業。據瞭解,該店於2021年12月18日開業,門店總面積超3200平方米、地跨三個樓層,號稱是愛迪達耗資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打造的華南首家全球最高等級旗艦店。短短不到兩年時間,這家盛大輝煌的旗艦店就落寞退場。專家分析,愛迪達正面臨品牌周期調整。

  • 產經解析-中國於再全球化進程扮演要角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的主力要角,中國已深深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多年以來,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所推動的經濟全球化,主要特點是針對全球化進行擴充和升級。而所謂的「再全球化」,則是將更多的經濟體、緊迫問題和不同階層、社群納入全球貿易的新策略思維中,而非採取忽視,甚至是去全球化的思維。

  • 服貿洗腦鬼話 十年如一日

    服貿洗腦鬼話 十年如一日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拋出未來將會重新協商ECFA,包括服貿、貨貿等協定。民進黨認為撿到槍,痛批服貿將威脅台灣就業市場,中國勞工來台搶工作,網路上「洗頭妹通通來!早上洗頭、晚上洗腦」論調再起。傳播似是而非的言論,究竟是誰在洗腦?

  • 半數大專生起薪不到3萬 學者嘆人力浪費

    半數大專生起薪不到3萬 學者嘆人力浪費

     依據勞動部統計,2022年大學畢業生初入職場受僱薪水,有24.9%領基本工資,當時基本薪資為2萬5250元,且大專畢業生的初任人員薪資中位數為3萬元,意謂有一半的大專生第一份薪水不到3萬元,其中就讀藝術、餐旅及民生服務等學生中位數更僅有2萬7000元最慘。

  • 失聯移工逾8.5萬 2成越南工落跑

    失聯移工逾8.5萬 2成越南工落跑

     根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為止,失聯移工人數達8萬5797人、約每8.8名移工就有1名失聯,其中失聯率以漁工最高,新開放的如農林漁牧、外展農務等業別,列入統計的話失聯率更高。當中越南移工的失聯率更達20%,相當約5個越南移工就1個失聯。勞動部表示,針對移工失聯情形較嚴重國家,將循雙邊勞工合作會議要求改善,並視實際改善結果,檢討調整勞務合作策略,也會透過「停權」方式管理。

  • 時論廣場》服貿洗腦鬼話 十年如一日(曾志超)

    時論廣場》服貿洗腦鬼話 十年如一日(曾志超)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拋出,未來將會重新協商ECFA,包括服貿、貨貿等協定。民進黨認為撿到槍,痛批服貿威脅台灣就業市場,中國勞工來台搶工作,網路上「洗頭妹通通來!早上洗頭、晚上洗腦」論調再起。傳播似是而非的言論,究竟是誰在洗腦?

  • 男星自曝曾欠八大行業300萬 重新歸零片酬全交給爸爸

    男星自曝曾欠八大行業300萬 重新歸零片酬全交給爸爸

    張睿家、柏妍樺、民雄、黃新皓、張再興今(2)日出席華視8點檔《阿叔》粉絲見面會。張再興提到自己年少時在八大行業欠很多錢,靠家裡幫忙處理,直到進演藝圈第1次入圍金馬後,第2年就把欠債300萬一次還完,現在他領的片酬全都交給爸爸,自己只拿零頭,「現在算是重新歸零,所以錢就給爸爸管理。」

  • 龍年9成企業主願加薪 幅度5%

    龍年9成企業主願加薪 幅度5%

     好消息!最新求職網調查,資方表態龍年(2024年)會加薪比例高達9成,遠高於去年同期調查的5成6,創近7年新高,企業平均願意加薪的幅度也有5%的水準。但有人力專家認為明年景氣曖昧,對是否有這麼高企業加薪持保守看法。

  • 美中供應鏈交鋒 韌性對決開放

    美中供應鏈交鋒 韌性對決開放

     中國於11月28日舉行首屆的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鏈博會)。該博覽會旨在中國牽頭促進全球產業供應鏈的合作,同時重視綠色低碳發展與數位轉型。幾乎與此同時,美國在拜登總統主持下首次召開白宮供應鏈韌性委員會(Council on Supply Chain Resilience)會議。該項會議旨在加強美國供應鏈來降低美國家庭成本並控制物價,其中並且表示將透過各級聯邦政府之間的數據共享方式來提高監控供應鏈的能力,並且建立「多邊夥伴關係」來強化美國所主導全球供應鏈的安全。這標誌著兩國在滿足各自經濟需求,並構建全球新型態貿易體系方面交鋒與對決進入新的階段。

  • 需求不足 陸製造業PMI續跌

    需求不足 陸製造業PMI續跌

     大陸30日公布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較10月下跌0.1至49.4,且低於預期的49.8。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非製造業PMI)亦創年內新低,意味經濟仍處於疲軟階段。分析指出,大陸年底至農曆新年期間有降準需要,財政政策可能採大規模發放消費補貼,以支持實體經濟。

  • 金控、銀行業前11月挨罰上億

    金控、銀行業前11月挨罰上億

     前11月金管會對金融業與上市櫃公司開出的罰單已衝破2億元,今年最大苦主為金控銀行業,前11月累計罰鍰逾1億元。金管會30日公布,至11月底,金融三業罰鍰約1億9,601萬元,上市櫃公司罰鍰則有4,150萬元,合計共開罰2億3,751萬元,較去年同期的2億2,022億元,增加7.8%,若與今年罰鍰預算數3.29億元相比,達成率約72%。

  • 摩通看好中概股反彈

     近期多家中外投行相繼發表對陸股2024年的展望,普遍持正面樂觀態度。摩根大通最新報告預估,在中美緊張關係緩和、大陸通縮壓力減弱、企業營收增長改善等因素帶動下,中概股2024年初可望反彈。該行把2024年底MSCI中國指數的目標價設在66點,潛在漲幅約16%。

  • 上交所舉辦房地產行業座談會 推動上海房企化解風險

    為穩定房市,近日不少中國大行陸續與房企召開座談。上交所30日公布,近日組織召開滬市房企座談會,保利發展、大名城、華發股份、金地集團、迪馬股份、新黃浦、中華企業、京能置業等八家滬市房企及申萬宏源、國金證券兩家保薦機構參與。

  • 金融三業與上市櫃挨罰衝破2億元!「罰單王」就占一半

    金融三業與上市櫃挨罰衝破2億元!「罰單王」就占一半

    今年前11月金融業與上市櫃公司罰鍰已衝破2億元,「罰單王」為銀行業,光是銀行就被罰逾1億元。金管會30日指出,截至今年11月底,金融三業罰鍰達1億9,600.5萬元、上市櫃4,150萬元,共開罰2億3,750.5萬元,相較於去年同期2億2,022億元、年增率7.8%,較今年的罰鍰預算數3.29億元,達成率約72%,其中,金控與銀行的罰鍰金額最多,達1億1,889.5萬元,件數最多則是上市櫃,有164件。

  • 全台工廠調查利潤率出爐    電子零組件賺25%狠甩他業

    全台工廠調查利潤率出爐 電子零組件賺25%狠甩他業

    疫情後產業大回春。經濟部統計處今(30日)發布最新2022年版「工廠校正及營運調查」,這是疫情後首次發布,中間停了1年。總計全台工廠總營收達到22.3兆元,比2020年大增15.8%。其中最賺錢的是「電子零組件業」,利潤率25%,狠甩其他行業好幾條街。

  • 陸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49.4% 景氣水準小幅回落

    陸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49.4% 景氣水準小幅回落

    大陸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發佈2023年11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數據顯示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4%,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製造業景氣水準略有回落,連續2個月低於50臨界點。但生產指數為50.7%,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仍高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生產保持擴張。

  • 我‧見‧我‧思-搭高鐵也能觀察產業基本面

    我‧見‧我‧思-搭高鐵也能觀察產業基本面

     有些人會透過在職場工作,觀察任職的企業基本面包括營運、財務能力,決定買賣這家企業的股票開發投資收入,甚至部分企業開放員工認購股票,提升員工的收入。

  • 陸餐飲業寒風 年底恐掀關店潮

     大陸消費景氣不振,正值傳統餐飲業淡季的年末,各地餐飲業者明顯感受到市場寒氣逼人。據統計,2023年前10個月,大陸餐飲累計吊銷量達105.6萬家,相比去年同期為53.8萬。業內人士認為,12月底恐將出現一次大規模的關店潮。

  • 陸企明年利潤增長 估近7年最強

    陸企明年利潤增長 估近7年最強

     刺激消費和提振房市,成為大陸經濟復甦的兩大關鍵性因素。路透引述LSEG統計分析顯示,大陸企業有望於2024年間,出現七年來最強勁的淨利潤增長,年增率上看16%。分析認為,疫後大陸經濟復甦持續脆弱,主要屬於週期性問題,另預計2023年陸企利潤年增率約14.5%。

  • 偉康科技連泓鈞 獲十大創業楷模

    偉康科技連泓鈞 獲十大創業楷模

     中華民國第46屆、海外華人第32屆創業楷模選拔出爐,頒獎典禮於28日在圓山大飯店舉辦。偉康科技(6865)董事長連泓鈞以卓越創業和經營成就脫穎而出,成為今年國內十大創業楷模之一,並由副總統賴清德親自頒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