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行為能力人的搜尋結果,共53

  • 高橋一生接受漸變大叔「很可愛」

    高橋一生接受漸變大叔「很可愛」

     42歲日本男神高橋一生暌違5年與導演渡邊一貴來台宣傳電影《岸邊露伴在羅浮》,出道逾30年,透過精湛演技圈粉無數,他認為大叔特質是自己現在最吸引人的部分,「到了某個時間點,突然意識到人其實都會變老,也看到身邊比我年紀大的人,都還是很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便覺得漸漸成為大叔這個過程,也是件很可愛的事情。

  • 學者呼籲全民學習AI 將人工智慧融入小學課程中

    學者呼籲全民學習AI 將人工智慧融入小學課程中

    日新月異的AI人工智慧科技正逐漸影響與改變人類生活,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30)日舉行座談會,討論AI相關議題。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張瑞雄說,考量到人工智慧已逐漸普及化,除了研究設備進步可以讓AI執行更快,還要有會寫AI程式的人員,這就是資工、資訊相關科系人才的培育,更重要的是全民都要會使用AI,建議從小學開始就將AI融入課程中。

  • 獼猴搶冰棒 太管處籲食物不外露

    獼猴搶冰棒 太管處籲食物不外露

     天氣炎熱,有遊客在花蓮太魯閣天祥遊憩區買了冰棒,拆開包裝正要享用,卻被一旁台灣獼猴搶走,遊客拍下這一幕,逗趣模樣讓人好氣又好笑。獼猴搶食、抓傷遊客事件不斷,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呼籲不接觸、不挑釁、不餵食、食物不外露,不要造成衝突,避免「人猴共好」局面被打破。

  • 病人自主權利法推行4年 桃園3402人完成簽署

    病人自主權利法推行4年 桃園3402人完成簽署

    隨著人口老化,凸顯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的重要性,醫療自主意識漸漸抬頭,愈來愈多人開始關注自己的醫療後事,病人自主權利法從2019年施行至今,全國有5萬多人完成簽署,桃園則有3402人完成簽署。

  • 18歲公民權修憲民調  7成5民眾挺

    18歲公民權修憲民調 7成5民眾挺

    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案在11月26日登場,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成立的青年共學團,針對18歲公民權做了一項問卷調查,約有7成5的受訪者同意18歲即成年,須承擔責任與義務,並可以擁有投票權,瞭解權利與責任能夠自己做決定,1成5的無特別意見、1成持反對意見。

  • 高中生擔任專輔學校董事  教育部:必須有行為能力

    高中生擔任專輔學校董事 教育部:必須有行為能力

    教育部正在審議私立高中職辦學狀況,一旦被列為專案輔導學校,審議會將派學生加入董事會。但高中職學生多數未成年,他們如何成為學校董事會的董事?

  • 拜登太爛 名人:美國恐很快面臨「政變」

    拜登太爛 名人:美國恐很快面臨「政變」

     資深媒體人指出,高齡79歲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才1年半,就出現大量失言、認錯人、行動遲緩等負面事件,讓人擔心年齡是否對其執政造成問題;加上他的支持率也不斷下降,政府高層或許很快就須考慮動用《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25th Amendment),由副總統和內閣宣布拜登無法繼續履行職務,將他趕下台。

  • 限制行為能力人從事傳銷行為 現仍需法定代理人同意

    公平會9日指出,儘管《民法》已修訂、並預計2023年施行成年年齡為18歲,然而在現行法制下,18歲仍屬限制行為能力人,故傳銷事業倘招募限制行為能力人為傳銷商,仍應「事先」取得限制行為能力人之法定代理人書面同意並附於簽訂之書面參加契約,以資保護未成年傳銷商權益。

  • 招募限制行為能力人當傳銷商 柏格薰香公司遭罰

    公平會23日召開委員會議通過,柏格薰香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多層次傳銷,招募限制行為能力人為傳銷商,未事先取得其法定代理人書面允許,並附於參加契約,違反多層次傳銷管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處新臺幣10萬元罰鍰。

  • 美商召募限制行為能力人為傳銷商 被公平會罰10萬

    美商維善優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從事多層次傳銷,招募限制行為能力人為傳銷商,未事先取得其法定代理人的書面允許,並附於參加契約,違反多層次傳銷管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被公平會處以新台幣10萬元罰鍰。

  • 江蘇《反家暴條例》出爐:制止家暴行為依法認定是見義勇為

    江蘇《反家暴條例》出爐:制止家暴行為依法認定是見義勇為

    澎湃新聞3日報導,江蘇省13屆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2日表決通過《江蘇省反家庭暴力條例》,將於2022年3月起施行。《條例》設定強制報告制度,鼓勵民眾向公安機關等報告家庭暴力行為;民眾制止家庭暴力行為,經公安機關查實符合見義勇為人員確認條件的,依法予以確認。無獨有偶,台灣剛公布施行的《跟蹤騷擾防制法》有關跟蹤、騷擾等行為,也在江蘇版《家暴條例》中列為家庭暴力身體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經濟控制等四種類型之一的精神暴力。

  • 需計入贈與總額 列擬制贈與 四情況最常見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指出,若個人以未成年者名義購買財產、二等親財產交易、以無償或不對等代價幫他人購買財產,還有無償或不對等代價幫他人還債等,國稅局將列為「擬制贈與」計入贈與總額,若超出220萬元免稅門檻將適用贈與稅率10%~20%。

  • 未成年人購置財產 小心監護人要被課稅

    未成年人購置財產 小心監護人要被課稅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未成年人購置財產,如不能證明支付之款項確係未成年人所有者,視為其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之贈與,應課徵贈與稅。

  • 無法證明支付款項為本人所有 幫未成年子女置產 視贈與課稅

     近年不少父母提前進行財務規劃,例如以兒女名義購置不動產。財政部國稅局表示,未成年人購置財產,如果無法證明支付款項為本人所有,國稅局將視為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贈與,將寄發稅單並要求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申報課徵10~20%贈與稅。

  • 國際兒童節 陸公布禁止未成年人師生戀新法

    國際兒童節 陸公布禁止未成年人師生戀新法

    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中國新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在今天正式實施。大陸教育部長陳寶生依新法特別簽發第50號教育部令,頒布《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明文禁止教職員工與未成年學生談戀愛等「紅線」行為,新《規定》還給了3個月緩衝期,將於今年9月1日起實施。

  • 失智者要負法律責任嗎?李兆環律師點破大多人不懂的關鍵風險 

    失智者要負法律責任嗎?李兆環律師點破大多人不懂的關鍵風險 

    依衛生福利部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臺灣65歲以上老人共3,607,127人,失智症有280,783人,佔7.78%,也就是說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一位失智者。不論當事人或是家屬都可能承受偌大的壓力,失智症從生活層面更衍生許多法律問題,如何自保及愛人?這是高齡社會下,大家必修的一課。

  • 16歲陸生打賞700萬 判全額返還

    16歲陸生打賞700萬 判全額返還

     大陸最高人民法院2日通報了7件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例,其中,某16歲學生使用父母銀行卡多次打賞直播平台主播,累計金額近人民幣160萬元(約台幣700萬元),該父母發現後要求退還全部打賞遭拒,法院最後判平台全額返還。有了這個典型案例做指引,家長遇未成年人網路打賞時,將可依法追回。

  • 未成年孩童用紅包買高價品 父母拒絕承認衍生消費糾紛

    未成年孩童用紅包買高價品 父母拒絕承認衍生消費糾紛

    春節7天連假結束,小孩紅包滿滿。您孩子的紅包是交由爸媽代為管理,還是小孩自行運用?台中市政府法制局21日說,過年後接獲數起家長來電詢問:「孩子未經其同意,擅自花用數千或上萬元壓歲錢,購買高價商品,如:手機、平板電腦、遊戲點數、或染髮,事後我們家長拒絕承認買賣行為,要求業者退貨退款,難道……不合理嗎?」來電皆因業者拒絕父母退款要求,而衍生消費糾紛。

  • 人夫暴怒踹門抓姦!房內只剩妻一人 往外看「逃跑小王墜樓」摔死了

    人夫暴怒踹門抓姦!房內只剩妻一人 往外看「逃跑小王墜樓」摔死了

    大陸人妻王娟(化名)因購買衛浴設備認識了張成(化名),2人發展出婚外情,還到酒店開房間;丈夫李浩(化名)找一夥人把門踹開後,發現房內只有妻子一人,往外看張成已墜樓死亡,因此被對方家屬提告求償86萬餘元。永州江華縣法院審理後認為,兩者在法律上沒有因果關係,駁回訴求。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