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衛星通訊的搜尋結果,共864筆
近2年國內太空產業地面設備產值均達20%成長,優於全球市長成長幅度、助攻台灣太空產業有成。國科會29日表示,「台灣太空科技發展」不僅將透過國產衛星計畫驅動產業升級,還準備推動太空研發補助與投資抵減等措施,加速低軌衛星地面通訊設備產業發展,希望透過四大目標市場布局,在2025年時將地面設備產值拚上3,000億元。
國科會今表示,將與經濟部、教育部及相關應用主管部會共同推動太空科技發展,鎖定衛星製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應用服務等四大目標市場,並透過大學增設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大學合作研究、開設培訓課程等培育人才,為太空科技注入活水。
美國太空司令部莫豪斯准將(Brig Gen Jesse Morehouse)近期表示,俄羅斯與中國大陸的挑釁行動,已讓美國毫無選擇,只能著手準備太空軌道上的衝突,他說如有必要,「美國已經準備好在太空作戰。」
被視為全球角力6G通訊標準前哨站的3GPP會員大會,6月12日將在台灣召開,歐美科技大廠將各自拋出第一個6G標準提案,搶搭6G早班,除此,3GPP這次也將針對5G與太空通訊也就是5G與低軌道衛星及中高軌道衛星如何整合發展,討論新版5G NTN(非地面網路,Non-Terrestrial Network)技術標準,在6G起飛之前,5G NTN將成為接下來的近幾年,全球科技大廠聚焦角力的新戰場,備受矚目。
美系新產品將於下半年上市,隨著6月起客戶新產品陸續進入量產時程,華通(2313)預估,4月及5月是今年營運低點,下半年營運逐季走高。
全球正在關注消費品產業的減碳措施,其中世界上最大食品製造商雀巢(Nestle)將進行全球造林計畫,為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做出貢獻,雀巢相關供應鏈預計在澳洲、中國、迦納和泰國等國,種植、培育2億棵樹,進行重新造林,遮蔭樹除了能防止咖啡植物過度曝曬,還能助於減碳。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23日抵達中國上海,出席中俄商務論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強,24日將在北京和米舒斯京舉行會談,隨後將簽署一系列雙邊協議。米舒斯京表示,俄中將通過本幣結算,俄中貿易額將增至2000億美元,與中國能源合作將是莫斯科優先事項。
低軌道衛星是今年網通產業的熱點之一,資策會MIC就看好2023年全球衛星產業規模為3,034億美元,相關台系廠商多積極卡位介入,最標性的莫過於昇達科(3491),是目前少數業者已經有低軌衛星開始貢獻獲利的公司,其餘概念股還有昇台揚(2314)、耀登(3138)、仲琦(2419)、明泰(3380)等。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日前訪台,並拜會數位部長唐鳳,雙方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持續強化台英關係。據了解,唐鳳今年內有拜訪英國的打算,希望就政府服務數位化等議題更深入討論。
聯發科(2454)15日發表最新衛星網路和地面網路整合為題的6G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s)技術白皮書;相對後期才加入NTN技術的5G標準,聯發科認為,6G NTN技術應該在6G物理層和協議層設計初始階段就一併考慮,未來將透過衛星網路和地面網路互補,打造陸海空全空間的立體覆蓋範圍。
聯發科(2454)近期發表最新衛星網路和地面網路整合為題的6G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s)技術白皮書,未來將透過衛星網路和地面網路的兼容互補,打造陸海空全地形、全空間的立體覆蓋範圍,提供使用者無縫智聯的通訊服務,不僅開啟創數位服務的新時代,還可縮小城鄉數位落差,為全球沒有地面網路覆蓋的區域提供基礎的衛星簡訊、通話及上網等通訊服務,並可能催生更多創新的應用。
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再度進行Starship星艦升空測試,市場預估星艦可望帶動約1,400億美元商機,許多科技相關的產業,都值得投資人納入未來財富鏈。
HDI大廠華通(2313)董事會通過第一季財報,受到傳統淡季、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影響,第一季營收134.96億元,毛利率14.32%,稅後純益為3.57億元,年減81%,每股稅後純益為0.3元;儘管第一季營運蹲低,不過市場傳華通在美系客戶新機拿下鏡頭模組訂單,盼在下半年迎接傳統旺季。
傳統淡季衝擊,HDI廠華通(2313)第1季稅後盈餘為3.57億元,年減81%,單季每股盈餘為0.3元,由於終端市場需求疲弱,華通預估,第2季與第1季相近,不過下半年在美系客戶新機拉貨啟動,以及傳聞華通取得今年手機鏡頭模組新訂單,華通營運可望重返成長軌道。
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宣佈5月下旬進行最後一輪太空飛行測試,並計畫在6月份推出太空旅遊商轉飛行,太空旅遊是否帶動商業經濟價值仍有待研發進程及成本考量。第一金投信指出,行動通訊全面搭載衛星通訊功能可望更快邁向成熟階段,5G非地面網路(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技術,全球總產值預估從2023年的49億美元,近翻倍成長至2026年的8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7%,是現階段全球電信商、行動裝置製造商,與晶片開發商等,聯手搶拚的太空商機。
俄烏戰爭鏖戰逾年,軍工股成股市新寵,去年才靠低軌衛星大出風頭的昇達科(3491),今年又披上軍工股新戰袍,昇達科直言,昇達科在軍工市場已有多年的銷售業績,現國內外客戶均有,以長單為主,只是受限於此市場較為敏感,不方便對外提及。
興櫃二○二二年財報,與今年首季營收四月底以前陸續公告,由於受到通膨、高利率影響,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普遍電子股業績、股價表現遇壓,統計興櫃個股去年總營收四六九四.二億元,總獲利為一五八.八三億元,今年首季總營收為一一三六.五億元,年減六%。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1碼,暗示升息循環將告終,蘋果財報也在iPhone銷售佳帶動下意外優於預期,台股本周暫時回穩,興櫃股也大放異彩,大眾控(3701)旗下小金雞攸泰科技(6928)3日登錄後蜜月行情火燙,單周較認購價狂飆逾91%,成最強新兵,晶鑽生醫(6815)、華懋(5292)也漲逾2成。
看好低軌衛星未來發展,佳世達集團宣布,已投資鐳洋科技(Rapidtek Technologies Inc.)新台幣3.2億元,聯手拓展低軌衛星全球商機。佳世達集團積極布局網路通訊事業,衛星訊號覆蓋不受地形佈線施工困難、地面訊號傳輸易受阻隔衰減等限制,是全球下一代網通布局關鍵新戰場。
佳世達(2352)集團4日宣布,已投資鐳洋科技(Rapidtek Technologies Inc.)新台幣3.2億元,聯手拓展低軌衛星全球商機。鐳洋為天線設計及射頻測試廠商,今年2月與中央大學共同成立太空研發中心,布建「立方衛星整測實驗室」,並同步獲選國家太空中心「新創追星計畫」,取得3U通訊立方衛星研發製造案,有望在今年底攜手達成台灣的自製立方衛星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