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被動雷達的搜尋結果,共21筆
台灣軍事界非常盛行「唯武器論」,往往把評論與研究重點擺在武器,普遍認為只要擁有一種新武器就能制勝,例如美國空軍即將首飛的長程轟炸機「突襲者」B-21。B-21作戰能力固然了得,被特定媒體大肆吹捧,但它是改變戰爭規則的武器嗎?當然不是!根據戰爭的「矛盾原則」,有B-21之矛,就有反制之盾。
蔡總統18日主持空軍F-16V接裝典禮,但表面風光的背後卻有難以掩飾的隱憂,包括預算不足、部分設備如頭盔和電戰莢艙採購數量不足、飛行員數量不足等。也有專家稱F-16V的性能可使我國總體戰力提升1.8倍,真有這麼強嗎?
蔡總統18日主持空軍F-16V Block20型機性能提升接裝典禮,但表面風光的背後卻有難以掩飾的隱憂,包括預算不足、部分設備如頭盔和電戰莢艙採購數量不足、飛行員數量不足等。也有專家稱F-16V的性能可使我國總體戰力提升1.8倍,真有這麼強嗎?
隨著越來越多國家開始裝備隱形戰機,反隱形雷達成為未來剋制隱形戰機的利器。在近日舉行的第9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展出了中國大陸研製的多款世界最先進的反隱形雷達,隨著反隱形功能的不斷發展,勢必成為未來雷達常備功能。而歷經數十年研發改進而成的雷達隱形技術,也面臨要換代更新的巨大壓力,以維繫空中突防優勢。
中科院研製的被動雷達車前進部署澎湖,被海軍基層投稿「青年日報」而曝光。事件發生後,據了解,青年日報社長孫立方上校於5月1日調職,對此,國防部長邱國正上午在立法院開議前表示,軍中的人事本來就會有人員更迭的問題,「我自己本身也被懲處很多次,但懲處講的是道理」,在這件事上沒有任何懲處,孫立方擔任社長超過2年,職位異動在軍中的人事運作是必要的。
報載,軍方的《青年日報》因刊登海軍中平軍艦日前在澎湖完成運補任務時,該艦輔導長提供給該報的照片及文稿,涉及國軍最先進雷達機密資訊。據稱,該雷達是中科院最新研發,可以偵測中共殲-20隱形戰機,而曝光的是「輪型被動雷達車」,因而引發美方高度關切,我國防部長邱國正也表示震怒,要求拔官徹查,更嚴正警告海軍司令劉志斌上將,且恐近百人將遭牽連、數十人難逃記過懲處。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任內放寬對台交往,外媒報導,拜登政府將重新發布交往準則,雖鼓勵美台官員交流,但限制展示主權象徵。外交部長吳釗燮昨在立法院表示,台美將強化在第三地合作,台美可在大使館及官邸會面,這已經跨了一大步。
海軍基層軍官日前投書青年日報,刊登了一張照片,被眼尖的外媒引用,指國軍已在澎湖部署機動的車載式被動雷達,可偵測匿蹤的殲─20戰機。國防部今天坦承,海軍執行文宣投稿作業,確有程序欠當情形。
有媒體報導,國防部「青年日報」日前刊出一篇海軍官兵投稿海軍執行澎湖運補任務的宣傳報導,但主照片卻出現一輛中科院研發的雷達車上岸的畫面,遭軍事部落客及外媒截圖後報導,號稱可偵測匿蹤戰機的「被動式雙基雷達」進駐澎湖,報導一出在軍方引起關注,甚至傳出國防部長邱國正震怒,擬以「違反保密」為由連坐懲處上百名軍官,雖然海軍緊急發出聲明稿否認,但此款雷達車早在多年前就曝光且廣為軍事專家及軍事迷周知,軍方如今卻因一張照片祭出大刀,只能說國軍根本不用敵人來犯,光自己人就整死自己人。
台灣在澎湖安裝了用以偵測隱形戰機的自製被動雷達系統,凸顯出解放軍殲-20的威脅與日俱增。
美媒報導,國軍已在澎湖部署中山科學院改進研發的機動式輪載被動雷達,可用於探測大陸匿蹤戰機殲-20。
美國即將向台灣出口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機航程可達上萬公里,比台灣現役無人機隊的航程高出數十倍,偵察範圍將可覆蓋整個台海。台灣很早就希望擁有先進無人機,在2019年8月,首次展出的新型反輻射無人機「劍翔」,稱「可有效反制解放軍在大陸沿海部署的S-400新型防空飛彈。」
儘管「通訊情報與指揮管理新聞」網(C4ISRnet.com)報導,德國亨索德(Hensoldt)在2018年的柏林航空展(Berlin Air Show)中,以TwInivs被動雷達(passive radar)追蹤了兩架正要離開的F-35戰機,但專家仍認為,要讓隱形技術破功,短期內還不太可能辦到。
俄羅斯蘇-35戰機有最強「側衛」(Flanker),或「超級側衛」之稱,,被認為是蘇霍伊(Sukhoi)蘇-27家族中最強大的改良機型。俄國提及蘇-35時,都會大讚它所攜帶的雪豹-E被動掃描雷達,以及AL-41發動機。
瑞士國防官員表示,他們正在關注被動式雷達(passive radar)領域的進展,該技術有可能追踪匿蹤飛機,瑞士將為自己的防空系統進行數十億美元的升級。
中國大陸正在大量建設彈道飛彈的預警雷達,包括黑龍江的佳木斯、浙江大興村都有類似的雷達站,似乎打算建立全國範圍的彈道飛彈預警圈。
加拿大軍事月刊漢和防務評論報導,中共在浙江省「大興村」部署了直接對準台灣的預警雷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