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被增長的搜尋結果,共143

  • 觀念平台-天底下有完美定價嗎?

    觀念平台-天底下有完美定價嗎?

     在金融市場中,投資主題和評價面之間常常存在拉鋸。我們正在親眼目睹這種情況在股票市場上演,特別是半導體行業。這令我想起,我在1990年代末的投資起步時期。雖然我們不應該照搬歷史案例,但仍值得投資者在做出財務決策和選擇投資方向時謹記於心。

  • 名家觀點》刺激消費增長 連平:多管齊下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名家觀點》刺激消費增長 連平:多管齊下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2023年上半年,中國消費呈現整體回暖態勢,但消費增長尚未完全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投資的增長不能一蹴而就,擴大內需將主要依靠消費,而消費增長則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名譽主任、教授連平今天在《環球時報》撰文稱,目前,中國居民收入主要來源於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要想在短期內通過提高收入促進消費,要多管齊下推動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

  • 操盤心法-美股進入蘋果財報震盪期 台股進入AI股整理期

    操盤心法-美股進入蘋果財報震盪期 台股進入AI股整理期

     經濟事件分析:美Fed 7月升息1碼,會後重申若CPI數據不再下降,將於9月再次升息,等於暗示升息循環尚未結束,雖然6月核心PCE個人消費支出年增4.1%,為2021年9月以來最小增幅,但英國還有升息3碼空間、歐洲央行再融資利率由又升至4.25%,按此跡象預期9月歐洲央行將再升息1碼,所以美國還是仍不排除9月升息。

  • 大陸上半年汽車銷量1323.9萬輛 同比增長9.8%

    大陸上半年汽車銷量1323.9萬輛 同比增長9.8%

    大陸網易汽車報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2023年6月汽車行業產銷情況。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56.1萬輛和262.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9.8%和10.1%,同比分別增長2.5%和4.8%。1-6月,汽車產、銷累計完成1324.8萬輛和1323.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3%和9.8%,由於去年6月受燃油車購置稅減半等政策拉動產銷呈現高增長,1-6月累計增速較1-5月回落。

  • 《金融》瑞銀財管看多原油 布倫特原油期貨年底上看90美元/桶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發布最新對油價的觀點,瑞銀認為,中國和印度的增長將支持全球對原油的強勁需求,加上沙特阿拉伯承諾在7月進一步減少100萬桶/日的供應,原油產量勢必進一步下降。據此,目前基本面顯示石油前景正面,因此繼續看好石油。預計到今年底布倫特原油期貨將由目前的75.2美元/桶漲至90美元/桶。

  • 亞洲需求強勁 澳洲煤炭出口量看增

    澳洲政府3日公布最新報告顯示,澳洲煤炭出口量至少在未來三年內將持續成長,原因是印度與東南亞對於此化石燃料的需求不斷增長。

  • 《半導體》外資3佐證肯定創意長線競爭力 惟示警股價過熱

    亞系外資針對創意(3443)出具最新研究報告,看好創意未來2~3營運成長動能無虞,且點出3大競爭優勢,惟目前股價恐有被高估之虞。外資調升創意目標價11%、至1159元,評等自中立調降至劣於大盤。創意今股價開低走低,跌幅一度逾3%,最低觸1625元。

  • 陸港觀盤-陸復甦力道不足 內在動力需持續加強

     上期我們提過一些關於債務危機的基本資訊。今期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過去觸及上限時,各類資產的表現。

  • 廣東第一季GDP破人民幣3兆 穩居各省市之冠

    廣東第一季GDP破人民幣3兆 穩居各省市之冠

     大陸31省市第1季GDP全部出爐,廣東首次突破人民幣3兆(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13.2兆元),續居首位。第一季共有12個省分GDP破兆元,相比2022年,多了河北一省,以1兆0041.4億元成績,躋身今年的第一季兆俱樂部。

  • 寧德時代Q1淨利超預期 股價上揚逾4%

    陸股焦點標的寧德時代20日晚公布今年首季財報,期間歸母淨利潤人民幣(下同)98.2億元,增長557.97%,被機構認為超出預期。帶動寧德時代21日股價走揚,開盤漲逾2%,現漲幅擴大逾4%,股價報412.52元。

  • 亞銀: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高於5%

    亞洲開發銀行最新上調對中國經濟的預期,認為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將為5%,甚至有望超過5%。此外,也將亞洲開發中經濟體經濟成長率調高至4.8%。

  • 大陸人口第一大省 首度呈現負增長

    大陸人口第一大省 首度呈現負增長

    大陸《每日經濟新聞》1日報導, 廣東作為大陸經濟第一大省,歷來在集聚人口上具有優勢,但相較於自然增長水準,其人口機械增長近兩年明顯乏力。專家指出,在產業轉移背景下,「人跟著錢走」,更重要的是,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搶人」大戰一直都在。盡管抽樣數據存在一定誤差,但趨勢仍值得警醒。一個可供對比的情況是,過去三年,沿海4個經濟大省中,浙江、江蘇、山東常住人口機械增長分別達到186.9萬人、69.38萬人、44.49萬人,而廣東為負1.65萬人。

  • 陸AI商機 2026躍至264億美元

    陸AI商機 2026躍至264億美元

     當紅的全球人工智慧(AI)狂熱席捲大陸,被看好2021~2026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逾20%,至2026年大陸AI市場規模可達264.4億美元。行業方面,銀行與地方政府未來的增長與應用,最受看好。

  • 王傳福:車企價格戰 4月底分勝負

     大陸年內欲衝刺汽車銷量,但年初整體市場卻呈現疲乏,各大車廠甚至大砍價陷入廝殺。對此,比亞迪董事會主席王傳福表示,汽車價格戰將在今年進入到淘汰賽階段,會有一些企業被淘汰,但4月底將分勝負、5月重回增長正軌。

  • 美REITs評價低 絕佳買點到

    美REITs評價低 絕佳買點到

     通膨及全球央行升息等變數,導致景氣出現衰退疑慮,據歷史經驗顯示,美國REITs最佳投資時機,出現在景氣谷底衰退期和景氣好轉初復甦期,原因在於雖然此時的租金或許還在下滑,但當景氣開始出現回溫時,房市需求也隨之回升,帶動不動產價格上漲,加上公債殖利率走降,有利REITs估值提升。

  • 中國面臨中等收入陷阱已不可避免? IMF:2028增速僅3.4%

    中國面臨中等收入陷阱已不可避免? IMF:2028增速僅3.4%

    過去十多年裡,中國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這次的新冠疫情重創中國經濟後,經濟專家認為,即便擺脫疫情拖累,中國經濟放緩已不可避免。帍隨著老齡化、勞動力增長大幅放緩、生產力增長急劇下降等問題同時出現,這次中國很可能會走進「中等收入陷阱」。

  • 史丹佛研究發現 男性生殖器平均長度正在增加 學者擔憂

    史丹佛研究發現 男性生殖器平均長度正在增加 學者擔憂

    新研究顯示,男性陰莖平均長度在過去30年中快速變長,引起專家關注。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人員的一項分析發現,從1992年到2021年,男性勃起時的平均陰莖長度增加了25%——從4.8英寸(約12公分)增加到6英寸(約15公分)。儘管這可能是每個男人的願望,但史丹佛的研究團隊擔心這可能是由於攝取入化學物質、久坐的生活方式和垃圾食品所造成的影響。

  • 中國大陸61年來首次人口負成長! 陸學者提解方

    中國大陸61年來首次人口負成長! 陸學者提解方

    截至2022年末,中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這是近61年來中國首次人口負增長。這組統計數據引發輿論熱議。人口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變量,也是影響綜合國力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 讓人民敢花錢 有錢花

    讓人民敢花錢 有錢花

     在後疫情時代的開局之年,大陸經濟能以多大勢頭實現復甦,是國際關注的焦點。高盛、瑞銀、野村等機構近期紛紛上調對大陸今年經濟增長預測,摩根士丹利甚至1個月內兩度上調,但唱衰大陸的聲音也不小,畢竟日前官方公布2022年GDP增長僅3%,創下40年次低。

  • IMF副總裁:中國經濟Q2起迅速復甦

    IMF副總裁:中國經濟Q2起迅速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IMF)第一副總裁高萍娜(Gita Gopinath)當地時間18日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表示,預計中國經濟將從今年第二季開始迅速復甦。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