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製造業佔的搜尋結果,共95筆
建德工業(6606)昨日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預計3月下旬掛牌上市,董事長李金旆指出,今年計畫在越南設廠,預估2024年開始量產,而第1季工具機普遍處於淡季,但建德以目前訂單觀察,估計會優於去年同期。
2023年將是AI當道的年代,但因技術高速發展、世代更迭、開陳布新,市場巨幅震盪勢所難免。開春以來,智能聊天軟體ChatGPT橫空出世席捲了全球的目光,但伴隨而來的卻是「曾經當紅」的元宇宙產業黯然失色,甚至有跌下舞台的可能性,正是「人間正道是蒼桑」的最佳寫照。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今天(17日)發佈數據稱,初步核算,2022年,中國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121兆020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其中,第四季GDP同比增長2.9%。去年第四季和全年GDP增速均好於市場預期。
今年2月,俄烏突如其來爆發戰爭迄今未熄,衝擊全球糧食及能源供應所延伸的通膨危機,加上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持續蔓延,讓各國經濟正迎接最嚴酷的寒流。在這些不利因素影響下,最近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國際經濟機構無不大幅下修美國、中國大陸、歐盟及日本等國家今明兩年經濟成長。
「鄧白氏台灣第九屆中小企業菁英獎」9日公布,此次評選機制首度納入 ESG 評比指數,得獎的台灣中小企業共有1,037家,其2021年總出口額佔台灣整體比例提升到15%,較2020年佔比,出現50%的年增率。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1—8月份大陸工業企業利潤變化情況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勞動部今(26)日公布勞工行政主管機關通報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統計,事業單位計2687家,實施人數1萬7660人。勞動部表示,增加人數主要在製造業,運輸倉儲業仍待邊境穩定解封才會看出明顯的降幅。
經過3年多來來回回的調整修改,被視為美國重返半導體製造業的《晶片與科學法案》終於落地,這項法案對美國本土晶片製造業發展意義重大,也將加劇美中科技競爭的激烈狀況。專家認為,中國半導體業在面對此種變局時必須做出戰略調整,以擴大成熟製程佈局來加快建立國產半導體供應鏈及支持技術研發,以此對抗美國在技術上對中國「卡脖子」問題。
勞動部今(25)日公布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無薪假)統計,事業單位計2969家,實施人數2萬1690人,較上周增加118家、人數增加935人,其中過半集中在製造業。勞動部表示,本期人數集中在製造業較為少見,主因為訂單量變少 ,因此雇主與員工協議後實施無薪假。
受到疫情衝擊,產業呈「K型」發展,出口導向的科技、製造業,原本起薪就佔盡優勢,加班、獎金不斷,近2年收入明顯增加;反觀,深陷疫情風暴的內需型服務業,無薪假、裁員聲浪不斷,日子苦哈哈,更加深勞動市場薪資M型化的窘境。台灣5月通膨年增3.39%、創近10年新高,底層民眾食物類消費佔比高,不僅拉大貧富差距,也加深生活壓力;有高齡單親媽媽遇上疫情無薪假,保費、學費、卡費都繳不出來,每月財務缺口超過3萬塊,只能無奈向娘家求援助。
經濟部擬在27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將,多個環保團體今天聲明指出,在淨零排放的願景下,呼籲「工業部門與用電大戶應優先調漲」,暫緩一般民生調漲;「加強節電措施力道」,包括提高工業節能法規的規範力道,以及補助民生節能設備的汰換;「完善能源貧窮輔導機制」,結合中央與地方政府,盤點各地潛在的能源貧窮戶,提供必要的輔導與補助及等三大訴求。
今年3月國發會公布了台灣淨零轉型路徑,立法院也將審查氣候變遷因應法,預期將把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明確入法。環團表示,製造業前10大碳排企業排碳量,就佔了全台灣碳排的38%,呼籲企業排碳大戶應積極投資減碳行動促成產業鏈淨零轉型,亦須具體說明未來製程汰換規劃,才能確保淨零承諾並非空中樓閣。
由於全球通膨居高不下和中國大陸供應鏈受阻,台灣經濟正面臨更多阻力。儘管經濟基本面仍有利於成長,但外部環境惡化可能會增加資本外流風險,並對企業利潤造成影響。
在新的一年裡,除了社會均富、能源用電及節能減碳等社會話題外,產業發展等經濟問題仍然是各方關注的重點。在諸多黑天鵝科技產業中,「系統產品」仍是重中之重,包括元宇宙、智慧電動車/趨動IC/電池、區塊鏈及相關應用、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等。
彰化交流道特定區達1963.23公頃,7成屬都市計畫區農地,未登記工廠卻密集,2014年起劃定6處產業發展區,只要土地整合超過2公頃,得以申請變更乙種工業區,但6年來都掛零,日前首度突破僵局,彰化市及秀水鄉2處土地完成整合,縣府公告,企盼帶動用地合法化。
鄧白氏中小企業菁英獎從2014年開辦以來已邁入第8屆,活動持續受到各界關注,已成為台灣中小企業年度指標盛事,今年首度因應疫情改為線上頒獎典禮表揚上千家獲獎企業,適逢美商鄧白氏全球的180週年,以象徵無限的倒「8」符號展開「驅動新思維∞競合再進化」為主軸的線上高峰論壇,邀集各界產業先進,共同聚焦疫後新世界,展望新常態時代新契機。
疫情加速企業數位轉型需求,也讓相關的軟體人才缺口浮現。IT服務商緯創軟體(4953)董事長暨執行長蕭清志表示,今年將加速擴大徵才,近期已經新增1,200人,下半年徵才力道也將持續。
因中國公佈8月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數據不如預期,而中國約佔全球銅消費量的一半,引發需求疲軟的擔憂,銅廣泛使用於製造業,另外,芯片短缺和工廠停工,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其他亞洲主要經濟體8月份的製造業活動也以較慢的速度成長。
非洲史瓦帝尼王國駐我國大使館經濟投資處長葉衛綺(Achilles Yeh),講得一口流利的國、台、英、葡萄牙語,對廣大非洲的多元民族、政經、史地、文化,從殖民經濟到當代,有著獨到見解,仿若「非洲小百科」;為少見的非洲經貿長才。
智慧製造即在整個實體製造環節中導入資通訊技術,如人工智慧、雲端運算、網路通訊等,使業者能在正確時間,選擇適當且有效率方式完成工作,且遇突發狀況可快速排解,使生產製造流程達智慧化目的,並快速因應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