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製造業存貨率的搜尋結果,共30

  • 4月景氣連六藍機率高

    4月景氣連六藍機率高

     國發會將於周五(26日)公布4月景氣報告,在出口衰退,投資觀望的影響下,亮出連續第六個月藍燈的機會大,反映景氣依舊低迷。

  • 3月電力景氣燈號連6藍 台綜院:半導體業寒冬籠罩

    3月電力景氣燈號連6藍 台綜院:半導體業寒冬籠罩

    台灣綜合研究院今天公布3月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連續第6個月呈現衰退藍燈,半導體業也處在寒冬,不過下半年隨著國際貨幣緊縮政策進入尾聲,國內產業景氣有望止跌,迎來復甦曙光。

  • 製造業2月存貨量指數 同期新高

     經濟部19日公布最新統計,製造業2月存貨量指數為145.19,存貨率99.72%,雙雙較1月下降,但對照歷年同期,製造業存貨量指數為史上新高,存貨率則是1991年以來同期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去庫存情況尚不明顯,存貨率89.4%,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

  • 工業生產連六黑 2月庫存率跌出曙光

    工業生產連六黑 2月庫存率跌出曙光

     經濟部統計處昨發布2月工業生產指數,年減8.68%,是自去年9月起的連續6個月負成長,且如不是開工日數較去年同月多,減幅將不止於此。統計處坦言,全球終端需求持續疲軟,「對我製造業是挑戰」。

  • 工業生產指數負成長「連6黑」 庫存率跌回100%內微透曙光

    工業生產指數負成長「連6黑」 庫存率跌回100%內微透曙光

    今年2月沒有春節連假,但經濟部統計處今發布的2月工業生產指數,卻仍年減8.68%,不但是連續第6個月負成長,且如果不是開工日數較去年同月多,減幅還會更大。經濟部統計處坦言全球終端需求疲軟,「對我國製造業是挑戰」。

  • 工商社論》五大問題造成台灣經濟成長「肌無力」

    工商社論》五大問題造成台灣經濟成長「肌無力」

     今年以來,各界對台灣經濟「最壞時候」已過,有相當大的期待;正面的因素,包括:生成式AI熱潮將引爆高階運算商機、台灣國際地位提升將有助融入全球安全供應鏈、中國解除清零可望帶動供應鏈上的台廠等。但這些期待能否落實仍須觀察,且客觀分析經濟數據會發現,當前台灣經濟缺乏有力的成長引擎,猶如人的肌力不足,僅能遲緩前行的狀態。

  • 常態存貨率是多少?

    常態存貨率是多少?

     景氣熱絡時,沒有人談存貨,自去年第四季景氣趨緩,談存貨的人多了,多數人認為庫存的去化可以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這是真的嗎?事實上,歷年存貨變化是奇妙而難以解釋的,庫存去化要花多久時間,恐怕只有上帝知道。

  • 工業生產大衰退 Q2有望轉正

    工業生產大衰退 Q2有望轉正

     2022年12月工業生產指數昨出爐,年減7.93%,創下近4年來最大跌幅。攸關庫存去化的「存貨率」,去年12月估計仍高達86%。經濟部預估得到今年第1季、第2季才有機會落底,也就是工業生產得到第2季或第3季,比較有機會轉正。

  • 去年工業生產指數 創高

    去年工業生產指數 創高

     經濟部1日公布最新工業生產統計,去(2022)年12月工業生產指數129.62、年減7.93%,為連續4個月負成長,主因全球經濟受通膨及升息影響,終端需求疲軟,及產業鏈持續去化庫存,廠商投資延緩,且比較基期偏高所致。惟全年來看,在上半年帶動下,生產指數132.87仍創歷年新高、年增0.88%,保住連3年的正成長。

  • 12月工業生產近4年最大跌幅 廠商存貨率逾86%是隱憂

    12月工業生產近4年最大跌幅 廠商存貨率逾86%是隱憂

    反映景氣的首要指標持續糟糕!經濟部統計處今發布12月工業生產指數,年減7.93%,創近4年來最大跌幅。攸關庫存去化的「存貨率」,12月估計仍高過86%,遠比去年同月7成高。經濟部預估,今年第一、第二季有機會落底,意味工業生產得到Q2或Q3,才有機會轉正。

  • 元大寶華:今明年經濟成長仍保3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21日公布 2022、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分別為3.4%、3.08%,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則分別為2.94%、1.69%,是各單位所有已公布GDP預測值當中最低者。新接任元大寶華綜經院董事長葉銀華強調,「沒有看壞台灣經濟」,而是經濟正從高速產出返回到常速產出的調節。

  • 資訊電子業消庫存 元大寶華:需要四個季度

    資訊電子業消庫存 元大寶華:需要四個季度

    疫情期間發生的供應鏈混亂,製造業先是陷入斷鏈瓶頸,現在又逢終端需求減弱,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21日指出,製造業、資訊電子工業等疫情期間受惠的產業,目前面臨存貨壓力大增,按2000年網路泡沫、2008年金融海嘯的兩次重大經驗,製造業庫存調整約需四個季度的時間。

  • PMI連20個月擴張 新增訂單、生產指數大幅回升

    中經院今天公布2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於新增訂單指數、生產指數大幅回升,帶動2月PMI指數回升2.6個百分點來到58.8%,是連續20個月呈現擴張。

  • 《經濟》元月景氣轉亮黃紅燈 國發會:烏俄戰要擔憂物價

    國發會公布,111年1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6分,較上月修正值38分減少2分,燈號由紅燈轉呈黃紅燈;領先指標微幅下跌,但同時指標持續上升,顯示國內景氣仍處穩健成長。

  • 《經濟》Omicron影響不大 國發會:元月景氣可期

    國發會1月27日將發布12月景氣指標及燈號,110年12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7分,與上月修正值37分持平,燈號續呈黃紅燈;領先指標雖轉呈微幅下跌,但同時指標持續上升,顯示國內景氣仍處穩健成長。元月景氣狀況還是相當的好。

  • 專家傳真-產業啟動轉型航母或疫下曇花?

    專家傳真-產業啟動轉型航母或疫下曇花?

     中華經濟研究院發布之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指數自2020年5月觸底後一路攀升,並屢創最快擴張速度。主計總處4月底公布2021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8.16%,創2010年第四季以來新高。5月3日中經院發布4月第一個總經指標製造業PMI,指數躍升6.0個百分點至68.7%,為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快擴張速度。

  • 我製造業Q3存貨率 降至今年新低

     經濟部甫完成的調查指出,我國製造業第3季存貨率降至68.9%,創今年以來新低,隨著生產、銷售回升,庫存率同步創新低,我國製造業景氣正穩步復甦。

  • 製造業存貨率 17個月新低

    製造業存貨率 17個月新低

     經濟部甫完成的統計指出,隨著銷貨成長、庫存減少,6月製造業存貨率降至67.34%,創下近17個月新低;包括電子零組件、電腦光學製品的存貨率皆下滑,顯示景氣逐漸好轉。國發會、主計總處均認為:「下半年經濟沒有外界預期的那麼悲觀。」

  • 電子業頻傳利多 製造業指數有望續強

    通訊晶片需求轉強,帶動積體電路業持續成長,6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1.58%,連二個月成長,且因品牌行動裝置將推陳出新等利多,估7月份製造業生產年增率將持續成長。

  • 4月工業生產連12黑 平金融海嘯

    4 月工業、製造業生產年減4.06%、4.5%,吞第 12黑,是史上最長衰退期,平金融海嘯紀錄。不過,通訊訂單轉強,可望帶動積體電路業終結連 9負成長困境,工業生產年減可望收斂。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