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規畫的搜尋結果,共8,551筆
國家發展委員會審查建議行政院予以核定「國道3號增設桃園八德交流道工程」,將可紓解國3大溪、國2大湳交流道車流及大溪假日交通壅塞問題。地方憂心建設雖好,銜接的平面道路大鶯路路寬不足,未來恐無法承載增加的交通量。民代要求市府應盡速評估建設對於平面交通的衝擊,並研擬相關配套措施。
英特爾數個月前才拿到德國政府百億美元建廠補貼,但該公司在德國東部設立半導體廠的計畫,正面臨技術勞工短缺和能源成本高昂等多重阻礙。
新竹市政府爭取校園周邊通學步道經費,盤點竹市各級學校,改善學校周邊道路和路口,並推動設置通學步道,獲中央核定補助18案共5億1136萬1000元。新竹市長高虹安表示,將持續爭取補助,並與中央配合,提供更友善的步行環境。
一直以來,在幫主的旅遊書、部落格上一直都會建議遊客,把你的上海旅遊行程,起點放在「人民廣場站」,因為這裡不單單是整個上海城市的中心區塊,同時有三條地鐵線路交會(1、2、8號線),更是南京路步行街的起點。
國土計畫法將於2025年正式上路,雲林縣為全台農業發展地區面積最多的縣市,農業部門的發展計畫不可或缺,縣政府因此於26日在台大雲林分部農業推廣教育中心辦理「雲林縣國土計畫農業部門空間計畫」座談會,邀學者專家就雲林縣農業及農地利用等面向,提出相關建議。
花蓮市美崙溪畔自然景觀優美、文史資產豐富,花蓮縣文化局除挹注經費整修日式宿舍群建築「將軍府」、舊中廣花蓮電台,預計明年完工開放,並爭取中央逾5200萬元補助,整合周邊公共設施,重新規畫停車場及人行道,明年3月竣工後,將成為舒適且安全的歷史人文廊道。
宜蘭縣冬山鄉公所斥資2600萬元,於冬山梅園生命紀念館另闢萬善堂安置無主骨灰骸,建築物規畫為2層樓可容納約1200個骨灰櫃,25日舉辦動土典禮,預計2024年底竣工。冬山鄉長林竣輔強調,奉祀無主先人是基於人道關懷,使先人都有所依歸是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操表現。
大陸國務院本月12日發布《關於支持福建探索兩岸融合新路的意見》。該份《意見》以中共中央的名義布達,足見其已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然而,由於台灣忙於選舉,對此《意見》的討論並不太多,但這絲毫不影響大陸根據台海情勢的變化,已不斷調整兩岸政策的方向,並在現實條件的需求下,推進國家統一的進程。
桃園市政府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國慶日,規畫國慶月系列活動,日前舉辦記者會公布6個主視覺,卻有民進黨議員臉書貼文質疑,活動中的1項熊作品,是日本玩具公司旗下知名的「庫柏力克熊」,若未拿到授權恐怕是抄襲。而創作者金羽毛流體藝術特助胡宜鈞今晚澄清,該公司致力推廣流體畫,採購了熊的主體並原創國旗流體畫作品,希望藝術創作能獲得支持,喊冤絕無抄襲。
大陸國務院本月12日發布《關於支持福建探索兩岸融合新路的意見》。該份《意見》以中共中央的名義布達,足見其已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然而,由於台灣忙於選舉,對此《意見》的討論並不太多,但這絲毫不影響大陸根據台海情勢的變化,已不斷調整兩岸政策的方向,並在現實條件的需求下,推進國家統一的進程。
因應新北市三重第二行政中心以及二重重劃區開發後所帶來的人潮與停車需求,新北市府斥資7.5億餘元興建三重興穀國小校舍操場共構地下停車場,規畫可提供329格汽車位及70格機車位,工程23日開工,預計2025年8月完工,民代樂觀其成,但籲三重舊市區亦有停車需求,盼能儘速推動。
陸委會8月24日宣布規畫恢復兩岸團體旅遊,初期每日限制2000人次,且1個月的準備期還要視陸方態度才能開放,隔天國台辦回批是「名為恢復、實則不解禁」後未再表態,昨是準備期的最後一天,陸方仍沒有回應,業者已不看好今年,至少等總統大選後才有機會恢復兩岸旅遊。
新竹縣五峰鄉公所22日主辦為期2天的112年度下半年泰雅鄉(區)首長會議,有中北區7縣市9個泰雅鄉(區)公所參加,與會泰雅首長均認國土計畫功能分區劃設原則有疑義,並且未尊重原住民「選擇」空間利用及居住的權益,決定連署向內政部陳情。
中秋佳節前夕,香尼歐整合行銷執行長洪敬富率領室內設計師參訪團前往舞光北區「燈.光體驗館」學習,體驗館內12種不同主題場域,讓設計師實際操作、與光互動,進而在設計中規畫適當照明配置,營造舒適燈光環境。
台中市「旱溪排水日新橋上游治理計畫」規畫日前出爐,居民不滿「日新橋至日新路段」用地由30公尺縮減為15公尺,且擔心溢堤風險,共同連署反對並拉起布條抗議。台中市議員李天生與逾百位民眾21日在說明會上要求規畫維持30公尺寬;水利署第三河川局表示,會將民意帶回研議。
中橫公路受921大地震重創至今已24年,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21日至台中視察中橫復建計畫,公路總局評估以採台8線臨37線雙向通行的復建方案為優選。鄭文燦表示,這項中期方案總經費逾206億元,約13年可通車;短期方案將再投入14億元,希望分階段開放管制,滿足居民交通需求。
廢棄牛舍搖身一變成了兒童圖書館,年久失修的石板屋經巧手修復,一舉站上國際舞台,屏東縣政府近幾年積極培訓社區規畫師,透過住民對家鄉的關心與了解,靠著這群社區「造境者」巧手點綴地方特色,藉此讓屏東持續被外界看見。
台中市和平區雪山坑環線步道位於桃山部落,台中市觀旅局規畫沿泰雅族人既有獵徑,逐步建置總長2.6公里步道,其中第1期約400公尺將於10月竣工。台中市長盧秀燕20日表示,和平地區有特殊地景風貌,盼透過市府建設,帶動大安溪流域地區觀光產業,讓原住民文化得以宣揚與傳承。
為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並接軌國際,嘉義縣成立全台首間淨零學院,與大專院校專業團隊合作,首年規畫4套相關課程,開放企業、團體和個人報名、免費上課,嘉義縣長翁章梁強調,淨零碳排是世界性責任,嘉義縣也應該承擔起責任,努力執行。
桃園市大溪區瑞源里農田灌溉不易,為活化土地,市府2019年規畫在此設立「大溪科技園區」,總面積超過29公頃,期盼提供高科技及食品製造等業者進駐,地方引頸期盼提供就業機會,到目前為止卻沒有動靜。市府經濟發展局說,該案已送內政部審議,針對審查意見修正,將盡速續報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