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解癮的搜尋結果,共125筆
約5%至8%學童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由於孩子們專注力難以持續,傾向追求刺激、具高度變化性的事物,更容易沉迷3C或網路,精神科醫師表示,家長除了讓孩子吃藥治療,也應用鼓勵代替責備,建立簡單明確的家規,陪伴孩子探索興趣,才能解決網路成癮的問題。
潘逸安在公視時代生活劇《牛車來去》飾演「躼腳」,儘管拍攝過程艱辛,又要牽牛、踩牛屎,又被小黑蚊攻擊,但對於能和李岳峰導演合作,並見證到真實還原時代背景的場景,他直說:「拍得太過癮了,再一次也願意。」還表示透過這次經驗,自己更深刻了解本土文化,也希望能將這些點滴,傳承給兒女。日前迎來完美收視大結局,最終回收視一舉破3,讓他與有榮焉。
為強化師生正向使用網路能力,培養教師網路成癮的輔導技巧,臺南市教育局學生輔諮中心於3月23日起辦理以「健康好生活—戒除網路成癮」為主題的系列研習課程,促進親師共同合作協助學生健康上網。
安溥去年底舉辦了連續兩天的小巨蛋演唱會,本要在3月4日站上高雄巨蛋,不過因頸椎椎間盤突出並壓迫神經無奈延期;雖然目前健康出狀況,但她先前其實行程滿檔,時報周刊CTWANT還直擊她利用空閒時間採購,卻在開車時疑似未繫安全帶及違規停車,看來有必要加強交通安全常識。
從「超級馬利歐」(Super Mario)到「最終幻想」(Final Fantasy),日本長期以來一直是電玩遊戲的代名詞,但專家和家長擔心,日益嚴重的成癮問題無法解決。
55歲洪先生是菸齡30多年的老菸槍,每天一包菸起跳,原本就有高血壓的慢性病史的他時常咳嗽有痰、聲音沙啞,激烈運動後呼吸急促,就醫檢查發現支氣管擴張和慢性阻塞,被醫師警告血管已硬化需戒菸,但屢屢失敗。他到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接受中醫戒菸治療,靠「涼煙茶」有效降低菸癮,改善健康問題,現在還計畫要挑戰百岳。
在竹科工作的林先生,需要密集長時間輪班,養成睡前喝1小杯酒,紓解上班時緊繃的壓力也能幫助入睡,長期下來成酒癮,員工健檢發現肝指數飆升嚴重,驚覺有酒精使用障礙,中醫大新竹附醫身心科醫師鄭映芝,以戒酒藥物搭配心理治療,讓他慢慢成功戒酒。
台灣普遍來說,一般公寓通常緊鄰隔鄰陽台,因此住戶的一舉一動,通常很難避過鄰居眼光。尤其是浴室的窗戶常常都面對隔壁住戶後陽台,因此更要小心窗光外洩。一位人妻在臉書《我是萬華人》就崩潰PO文表示,住後方的一名大胸女子,10年來洗澡都不關窗,而窗戶僅距離陽台5公尺,因此她老公在陽台抽菸,或是她曬衣服時,屢次見到她晃著巨乳,讓她們家人都相當尷尬,因此上網求解,此文果然引起網友極大回響。
因應「土用丑之日」到來,源自知名日本百年鰻魚名店「田舍庵」的「小倉屋」,將於7月23日至8月7日期間舉辦「盛夏鰻魚祭 活力plus調酒一夏」消暑促銷活動,標榜以「經典與亮點2+3」幫食客補元氣及增添活力,包括限量「買一送一」「升級」、「新品鰻增量」,並攜手日式風格酒吧ICE-END合作,推出2款佐鰻超夏酒,結合限定限量喝夏趣2大優惠。
酷熱暑假來臨,待室內玩闖關遊戲有新選擇,台中市警三分局特與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台中市政府教育局,於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舉行「解癮–解開毒品上癮的真相」反毒特展展場,現場陳列各式各樣新興毒品及五花八門的包裝,讓民眾近距離接觸,還有刺激好玩的闖關遊戲,精美禮物可拿,大小朋友都說長知識,增進警民良好互動。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長期關心兒少議題,與國立台灣大學共同成立「台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昨日舉行十周年成果記者會,並發表PILOT正向人際及生活能力訓練課程研究成果報告,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前校長李嗣涔、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中信金副董事長陳國世及中信銀行政長高人傑均出席見證。
校園毒品日益氾濫,反毒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台中市教育局指出,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舉辦「解癮–解開毒品上癮的真相」反毒特展,即日起在台中市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展出,透過沉浸式體驗設計,搭配全新的實境解謎遊戲「記憶特務」,帶領民眾從遊戲中更了解「毒品成癮」議題。
「閱讀,反毒,健康,幸福」國資圖館長劉仲成、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高壽孫20日在反毒特展開幕活動齊喊活動訴求,展出搭配時下風行的實境解謎遊戲,帶領民眾探詢5個成癮者真實故事,走進當事人、家屬的生命歷程,從中了解毒品、進而遠離毒品。
金馬影后謝盈萱的電影、戲劇作品有許多深植人心的角色,但她14日表示,因為工作時間不固定,加上連夜趕拍戲,頭腦時常處在「待命」狀態,焦慮時更會排便不順,身體狀況逐漸走下坡:「演員工作無法維持飲食規律均衡,常常消化不順暢導致精神不濟,久了影響睡眠,也明顯感覺到身體變差,新陳代謝也不好。」
節目《結婚成癮》帶大家貼身觀察生活於美國、梅開多度的4位新娘,如何鼓起勇氣、準備邁過「再結一次婚」的人生關口。分別身處於不同州區的夢內、雪伊、艾咪和凱莎,有三十而立的輕熟女,也有人已經歷過11次婚姻,而她們有著共同的心情:沒有結婚就會渾身不對勁。這幾位似已「結婚成癮」的女人,目前皆有交往對象,甚至有共同子女,也都已做好再次說出「Yes I Do」的心理準備。
掐指算算,家中幼兒每天使用手機或平板的時間有多長?國際普遍建議,2歲以下幼童應避免接觸螢幕,2~5歲幼童每天使用不超過1小時,不過近期研究顯示多數孩子使用超時,長期下來還可能增加情緒行為問題。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身教是影響兒童使用行為的關鍵之一。
每天都想「來一發」是性成癮了嗎?臺灣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童嵩珍主任表示,醫學上其實並沒有「性成癮」的診斷,但是可能會出現做愛「次數過多」甚至「亢進」的情況,較近似於強迫症的模式。這種與藥物、酒精、物質濫用單一因素引起的成癮現象有所不同。
每天總是忍不住訂手搖杯,辦公桌上一定有含糖飲料不喝就難受,算是成癮行為嗎?四季心心理諮商所所長蘇琮祺心理師解釋,「成癮行為」在心理學有嚴格定義,必須具備四種特徵:不用不行(強迫性)、越用越多(耐受性)、不用會痛苦(戒斷性)、會影響正常生活(傷害性)。
強化國民的拒毒觀念,認識毒品成癮的核心議題,由教育部、臺南市政府、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反毒教育特展,3月3日至4月22日(每周一休館、清明連假不休息)上午9時至下午5時在臺南市北門路二段16號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出。
為遏止酒駕歪風,警政與司法機關多管齊下,警政署執行3波擴大取締酒駕,另針對累犯,法務部擬定一律「從速從重」追訴,若法院量刑過輕,公訴檢察官將提上訴;若有滯欠罰鍰將查封、扣押財產。過去2周,共追回3500多萬元罰鍰,9天共67名酒駕犯,不准易科罰金,直接發監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