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計算不同的搜尋結果,共62筆
近期台商個人處分大陸不動產的情形趨於熱絡,隨著報稅季即將到來, KPMG稅務投資部China Practice執業會計師劉中惠指出,大陸針對不動產交易課徵之稅種繁多,不同類型房產的租稅政策、優惠不盡相同,且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相關處分所得應併同台灣來源所得,合併計算當年度綜合所得稅負。因此提醒在申報台灣綜所稅時,不僅可能影響到稅率級距,取得成本的舉證以及能否順利抵扣大陸地區已納稅額等,更是台商需要留意。
行政院院會於17日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擬自2023年1月1日起,針對在我國境內進行技術創新且位居國際關鍵供應鏈之公司,投資於前瞻創新研究發展支出金額的25%,及購置先進製程全新機器設備支出金額的5%,提供稅額抵減優惠,將於完成立法程序施行。其所需符合條件,除研發密度與研發費用達一定規模外,最引人注目的,在於將「有效稅率不低於一定比率」納入適用條件。該一定比率於2023年度為12%,自2024年度起為15%,但2024年度得由行政院核定調整為12%。
數位部長唐鳳今天至立院交通委員會做專案報告,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質詢到新聞媒體與社群平台分潤問題,唐鳳指出,電子媒體與平面媒體的計算機制會不同,已經聯絡相關主管機關做試算,一個月內會啟動對話平台。
10月7日剛對中國實施嚴苛晶片禁令的美國拜登政府,傳出將祭出更多限制,確保打贏這場科技大戰。外媒報導,美國擬延續當前封鎖超級運算、人工智慧(AI)的脈絡,進一步將制裁延伸至可能顛覆科技走向的量子計算與AI軟體。
國際上對減碳的呼籲與訴求增高,「淨零」、「碳權」等概念也受到各界的關注。跨國企業自主提出減碳目標,也要求供應鏈需要分擔減碳的責任,達成產品、產線的碳中和。農委會更宣示台灣2040年要達成農業部門的淨零排放。台灣農民有機會一起參與減碳過程嗎?
金管會今年公布的「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對於碳排規範和環保署極為不同,台灣金融研究院永續金融辦公室召集人陳鴻達表示,金管會依據對於有貢獻營收的企業客戶集團都要納入金融業的範疇3計算,由於台灣金融業資金主要流向都在製造業,金融業參與碳盤查行動已成為保護自己的必要工程。
有鑑於股市炒作案件獲利龐大,但因司法實務計算犯罪所得未能一致,導致股市作手與共犯,利用大量人頭帳戶,操作股價獲取暴利,逍遙法外。為此,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邢泰釗與經濟刑法學會今天共同舉辦「操縱股價不法所得之沒收與計算研討會」,會中高院法官紀凱峰建議對被告採取「分戶逐日」之計算方式,才能釐清犯罪所得,沒收充公,獲得不少與會人士認同。北檢檢察官林達則以各級法院計算標準不一,建議檢察總長基於檢察一體,訂出統一追訴標準。
大陸海關總署7日發布8月外貿進出口統計,8月出口較7月明顯放緩,以美元計價單月金額為3149.2億美元、年增率7.1%,較7月3329.6億美元、年增18%下滑10.9個百分點。另從數據顯示,台灣對大陸前8月的貿易順差已突破千億美元大關、來到1047.4億美元,從而顯示兩岸貿易依存度仍舊持續居高。
國內爆發Omicron本土疫情,內政部近期公布人口統計,今年6月人口死亡數達2萬103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不僅是首次單月死亡逾2萬人,今年上半年累積死亡10萬2117人,也是上半年死亡數首次破10萬人。台大國發所教授薛承泰說,死亡數創新高除代表疫情嚴峻,按指揮中心公布6月因染疫死亡4000餘人,相對今年6月整體死亡較前年同期增加7000多人,顯見染疫死亡仍有黑數。
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由行政院設立專責基金會,處理威權統治時期,受國家不法行為侵害者的權利回復、賠償及財產返還等,因威權統治致被害者死亡或失蹤,可獲賠新台幣1200萬元。但朝野立委仍有人認為,相關賠償「已被打折」。
全台疫情持續拉警報,專家預估昨單日確診數恐破7萬,但實際僅5萬人,懷疑可能有黑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模型有各種可能,計算方式不同;被問到未來單日可能破20萬時,他說,「也不是沒有這可能,現在正積極準備。」
為達成新北市2050年淨零碳目標,新北市環保局2022年3月10日推出全國首創社區公設建築能源效率分級標示「新北節能E好宅認證計畫」,邀請社區踴躍參加,並與房仲業者合作,包括永慶房屋及其加盟品牌永慶不動產、有巢氏房屋、台慶不動產、永義房屋;信義房屋及其加盟品牌住商不動產、大家房屋,於買賣房屋的網路交易平台公布節電表現優良的社區,供民眾選購或租賃時,瞭解社區建築物的用電表現,並達到建築節能有效監控。
大學招聯會決議,111學年度維持現行學測作法,以各科1%學生平均分數作為級距計算基準,對這個決議,教團表示,高分群學子不一定非得報考台大電機或醫學領域系所,高分落榜情況,不見得會發生。家長團體則認為,此案在討論不周的情況下執行,恐將導致考生高分落榜。
受到疫情影響,去年百工工業蕭條,如果導致公司業務緊縮而被資遣,勞工可以申請失業給付,而失業給付的年資是依據《就業保險法》所計算的保險年資,而退休時請領的老年給付年資則是依據《勞工保險條例》所計算的保險年資,就算失業給付領滿也不會影響勞工保險年資。
財政部25日發布「110年度執行業務者收入標準」指出,我國110年本土疫情嚴峻,醫事人員為防疫前線、需採取更高規格防疫措施,有其特殊性,因此給予較高的費用比率,在5月報稅時,其費用標準比率可依117.5%加成計算,等於減稅額度可提高17.5%。
如有受僱勞工同時在二個單位加保,申請給付時投保薪資可以合併計算!依照勞保條例第19條第2項規定,被保險人同時受僱於2個以上投保單位者,其普通事故保險給付之月投保薪資得合併計算,不得超過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一級。但連續加保未滿30日者,不予合併計算。
台北市中正、萬華區無黨籍立委林昶佐罷免案9日投票,雖同意票較不同意票多,但因未過罷免門檻,罷昶案並未通過。對於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多?是否將加入民進黨等提問,林昶佐表示,政治計算的事情應該先放到一邊。
商用車市場受惠於疫情,帶動國內物流用車需求激增,加上2021年9月起全面實施六期環保新規,市場提前換購新車,推升2021年台灣3.49噸以上大型商用車(含巴士)銷量達2.84萬輛,較2020年一口氣成長逾23%,創下近20年新高。
全球最低稅負制將在2030年上路,財政部將採兩大因應措施,推動「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上路,以及評估企業最低稅負稅率,在避免課稅權拱手讓人下,是否由目前的12%提高,據法定規定最高可訂在15%,財政部官員強調,OECD立法範本、細節還未出爐,目前僅是審慎評估、研議階段。
依據主管機關統計之人壽保險業2021年前3季獲利、匯損及投資,稅前損益達3,59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2.9%,續創歷年同期新高。人壽保險公司已成為金融控股公司的重要獲利引擎,未來將因適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 17),必須詳實揭露獲利來源於社會大眾,其中契約服務邊際(CSM)與投資收益為獲利主要項目。基於保險給付時間不確定性,契約服務邊際涉及貨幣時間價值的計算,而投資收益則必須考慮資金成本,對於解讀壽險公司的損益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