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訴訟的搜尋結果,共2,801筆
戶籍出生登記為男性的當事人,2019年向高雄市鳳山戶政事務所申請性別變更登記,但遭處分否准性別變更登記之申請,經提行政訴訟後,遭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駁回,上訴後,最高行政法院認為,是否符合變更性別登記之要件,原審未予調查審認,判決廢棄發回。
吳姓民眾於去年向法官評鑑委員會具狀,請求對新北地方法院李姓法官進行評鑑,指法官審理其民事案件,主動請當事人合意停止訴訟,但該案之後換人承審,李法官卻未交接給後手,導致案子逾4個月期限,自動撤回起訴,法評會報由司法院交付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審議,建議將李姓法官處分予以警告。
街口創辦人胡亦嘉與金管會的行政訴訟今日開庭,雙方為此卯足全力,金管會委託的辯護律師所屬全台規模最大、有「王牌律師事務所」之稱的「理律」。
墨西哥記者兼外星人迷莫桑(Jaime Maussan)12日在墨西哥國會展示2具「非人類」遺骸,聲稱是1000年前的外星人,引發國際社會關注。不過許多科學家嗤之以鼻,認為是早已認證為造假、甚至是犯罪的噱頭,著名秘魯科學家也砲轟「蠢到家」。由於2具遺骸來自於秘魯,秘魯政府也相當火大,質疑遺骸是怎麼被送到墨西哥的,宣布提出刑事訴訟。
美國先前傳出知名速食店「漢堡王」疑似廣告不實,實際供應的華堡比起圖片大幅縮水,遭民眾一狀告上法院後,連鎖咖啡巨頭「星巴克」(Starbucks)也被人指出,販售的果汁飲料中「沒有水果」,有坑錢的嫌疑,經聯邦法院判定消費者的提告有理,星巴克必須面對法律訴訟。
美國電源模組廠Vicor針對台達電(2308)、鴻海(2317)及廣達(2382)3家台灣一線大廠提起伺服器電源侵權訴訟。據了解,此次的訴訟對象主要是台達電,而台達電是廣達的供應商,因此,廣達並不表示官方回應。
美國電源模組廠Vicor針對台達電(2308)、鴻海(2317)及廣達(2382)3家台灣一線大廠提起伺服器電源侵權訴訟,雖然電源廠預期,此次訴訟只是商業手段,應該不會對3家營運造成顯著影響,但也突顯全球各大廠面對AI伺服器龐大商機,為搶佔市場份額是卯足全力,台廠必須做足準備,以免成為專利訴訟下的輸家。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美國加州今天對全球5大石油公司提起訴訟,指控這些公司淡化化石燃料風險造成數十億美元損害,並且誤導公眾。
去年李姓高中生通過台灣大學醫學系第1階段篩選,參加第2階段指定科目甄試後被不錄取,他提行政訴訟主張,蘇姓台大醫學系就讀學生也參加考試,卻未排除該生或增額錄取害他無法錄取,請求法院判令撤銷蘇的報考及錄取資料,改錄取他,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定,李是因總分未達最低錄取標準未錄取,判決駁回其訴訟。
一名男子離婚提起民事求償訴訟向前妻求償51萬多,指她在離婚前就與他人外遇,他的8歲兒子證稱「晚上叔叔跟媽媽抱在一起睡覺」,台北地方法院認為無法證明兒子的證詞講的是「離婚前」,判決駁回他的請求、前妻免賠,可上訴。
ESG報告太膨風,就有可能被投資人提告,目前大型國際保險集團公司在承保董監事責任險時,已將ESG報告列入風險評估項目,國內產險公司也跟進。
日本福島縣、宮城縣等地大約150名居民、漁業從業人員,以「核處理水」排海侵犯平穩生活權利等理由,今天向福島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停止排放。
司法院不久前舉行記者會說明6年來司法改革的重點成效,其中一個重要面向是施行《憲法訴訟法》,促成憲法審查的司法化、法庭化、裁判化,也透過裁判違憲審查,讓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更加全面。
美國一個政府監督團體今天提起訴訟,以川普(Donald Trump)違反就職宣誓參與叛亂為由,要求剝奪川普競選總統的資格,試圖阻止他參與2024年的總統大選。
台北市號稱最貴社會住宅的明倫社宅,有多位住戶投訴,一名87歲獨居長者在家中屯積雜物相當髒亂,室內蟑螂亂竄、尿味四溢,多次向市府、社區物業管理公司反映都沒有改善,6日在牆外拉起白布條抗議,讓路過民眾議論紛紛。台北市住都中心回應,已對該名長者提出訴訟,並加強清潔及消毒頻率。
英國第2大城伯明罕(Birmingham)昨(5)日宣布破產,市議會指出,其中一個破產原因在於無力支付11年前的同工同酬訴訟賠償,未來還有7.6億英鎊(約新台幣305億元)的賠償金缺口。值得注意的是,伯明罕是香港人移居英國的熱門城市,當地港人表示,伯明罕物價水準較低,因此吸引他們遷入,但比起其他城市,確實「各方面都不太優」,有港人表示,公共服務停擺後,擔憂市容變差,另外也擔心會被加稅。
男星林彥俊今(5)日遭到台灣網紅千不二子爆料,提到男方交往過程中不只冷暴力,甚至還會去嫖妓的指控。對此,林彥俊稍早也透過工作室發出聲明,嚴正否認。
20年前耶魯大學法學院院長柯隆曼(Anthony T. Kronman)發表了一本批判法律界的重要著作《迷失的法律人》,細述美國法律人的心靈,原先自詡為法律政治家的法律人拋棄了理想與堅持,把法律變成了工具。柯隆曼針砭美國法律人的巨著,卻像在諷刺時下的台北。一群高舉公理與正義大旗的法律人撼動了長久的威權政治,但在浸淫於臭氣熏天的權力財富後,利用法律人冷冽的理性操弄法律;用法律人凌厲便給的口舌矇騙民眾,法律人的理想與熱情早已斲傷罄盡。
台灣在2020年亞洲公司治理評鑑中從第五名躍進至第四名,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指出,台灣相較OECD國家發展公司治理最大不同,在於「投資人保護」,台灣散戶占6成,相對亞洲國家高,20年前財政部就設立投資人保護中心,成為保障投資人權益、發揮股東行動主義重要機構。
十四屆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1日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大陸《民事訴訟法》的決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修法後,當事人訂立排他性管轄協議選擇外國法院管轄且違反該法對專屬管轄的規定,大陸法院可認定外國法院無管轄權;而外國法院裁決若涉及中國主權、安全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等情事,大陸法院經審查可裁定不予承認與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