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詩詞選的搜尋結果,共06筆
新學期登場,本報獨家統計發現台灣古詩文教育每下愈況,小學國語課本3個版本古詩文平均6年僅6首,等於1年僅1首,比幼兒園還糟糕;相較之下去年起對岸小學統編本有112首古詩詞,且從小學一年級就有。學者表示,課綱裡只要求小學五年級起可漸次融入文言文,但沒規定一定要有,也沒寫比例,非常浪費我們擁有的古典文學寶庫,也不利於銜接國中教材;希望教育部重視及教科書出版商能編選更多古典文學作品,從小二到小六古詩詞應占課文15%,以銜接國中一年級規定的10%到20%。
教育部中小學課程審議大會討論高中國語文課綱,課審委員將選文交由網友票選10篇包含蔣渭水的文章講嫖妓,還有歧視原住民族的文章等。台師大國文系教授徐國能直斥教育部此舉「非常失當」,如果連高中生要念什麼書,都要「尊重各界」,放任說不清、不透明的投票機制,那每個人都可以當教育部長了,政策應該說明要給我們學生甚麼樣的能力,而不是放任討好所有人。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叫「燈節」,有吃湯圓、猜燈謎、賞燈等活動,各地懸掛著燦爛的燈火,並有熙來攘往的賞燈人潮。宋朝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動,玉壺頻轉,一夜魚龍舞。 蛾而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描述元宵燈火輝煌、車水馬龍,男女盛裝出遊賞燈的景象,也寄託了遺世獨立的孤獨寂寞。
高陽常能通過分析作品中的用典手法,破解隱藏在字面之後的歷史事件真相,與個人感情秘密,將詩中的時空事件,全都立體化,川言字謎如小說,妙斷詩謎如解結。
昨天下午池上飄著綿綿細雨,不過一年一度的「池上春耕野餐節」仍照常在大坡池舉行,詩人蔣勳、席慕蓉、謝旺霖及歌手陳永龍,各自朗誦詩詞、歌唱,歌頌大地的美好,活動現場湧入近五百名民眾,共同徜徉在動人的詩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