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詩詞的搜尋結果,共198筆
2023「兩岸大V跟著詩詞走江蘇」第五季聚焦「邂逅蘇式生活」,邀請兩岸文史學者、詩人、旅遊作家、導演、創作歌手和美食部落客,穿越千年,跟隨蘇東坡在江蘇的足跡,拜訪大文豪終老之地江蘇常州和宜興,走訪蘇東坡紀念館、東坡書院、東坡公園朝聖蘇仙生活。在宜興陶瓷博物館學做紫砂壺,陽羨貢茶院體驗採茶、製茶、煮茶,感受千古大吃貨蘇軾對茶的情有獨鍾。在常州品味首個被列入非遺的東坡宴,跟著詩詞走江蘇,邂逅蘇式生活。
新北市灘音吟社為倡導台語詩詞吟唱及推動在地藝文傳承,12日舉行第六屆「全國台語漢詩詞吟唱比賽」,以台語吟唱的方式詮釋古典詩詞,參賽者來自全台,立法院長游錫堃上台吟唱98年前由蔡惠如創作的《意難忘》,高亢激昂的嗓音,唱出當年蔡入獄前的悲壯情緒,贏得台下如雷的掌聲。
今年是大陸對台「大交流年」,已過近半,觀察近期陸方推動的兩岸民間交流活動或節目,可以用「文化」與「青年(新世代)」兩個關鍵字概括,除了既有活動恢復,新創建的活動也常循此思路舉行。
電郵傳來高中的國文老師李老師,因眼疾復發,再度入院。望向窗外,木棉花高挺的樹枝上,如傷口般分裂出一朵朵雄奇的花朵,蒼勁有力,如老師一生的寫照。
詩詞迎春
前總統馬英九率大九學堂學生今天到上海復旦大學座談交流,除校長金力外,還有4位老師、30名大陸學生出席。馬英九在開場白時總結此行參訪過的城市,念出當地著名的詩詞,並說湖南衛視製作他返鄉祭祖和掃墓的視頻,點閱超過了1億多,「這是一個非常正面的現象,讓兩岸都感受到我們其實是有一樣的家國情懷。」
唐朝曾是當時世界上最富強之地,除了在正史、詩詞中被記載,考古發掘的唐墓壁畫,更是像時空膠囊般封存了當時的社會、文化風情。作為《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展》的主辦方之一,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祕書長劉芃指出,從唐壁畫不僅可一窺華人審美基因,更能從中感受文化中的浪漫與自信。
被譽為戲曲泰斗、中研院院士曾永義10月10日上午過世,享壽81歲,消息傳開,藝文界紛紛表達不捨。曾是他的論文指導學生、戲曲研究學者王安祈表示,「曾老師可說是整個戲曲界的領袖,是兩岸甚至是全球的戲曲學術領航者,是一代宗師,大家都很捨不得。」
被譽為戲曲泰斗、中研院院士曾永義10日上午過世,享壽81歲,消息傳開來,藝文界紛紛表達不捨。曾是他的論文指導學生、戲曲研究學者王安祈表示,「曾老師可說是整個戲曲界的領袖,是兩岸甚至是全球的戲曲學術領航者,是一代宗師,大家都很捨不得。」
音樂學者施德玉應邀策展,臺北市立國樂團(TCO)將推出「吟詠性情.歌樂相得」詩詞曲歌唱跨界音樂會,以中央研究院曾永義院士的絕妙詩詞為主軸,透過歌樂在舞台上展現,除了聆賞精緻藝術之美之外,也試圖對於「歌樂融合」有更深沉的文化叩問。
著名醫師藝術家陳持平游於醫亦游於藝,創作質量均佳,接連幾個月均有作品展出,觀賞者人人稱好,連日理萬機的企業家、藝術團體、文化界亦同聲說讚。
馬偕醫院前副院長、名醫藝術家陳持平「中國詩詞字畫展」,目前正於中正紀念堂1樓藝廊展出中,展現其在醫術之外的另一面藝術才華。展至9月4日止,歡迎愛好藝術的民眾前往參觀。
「醫」、「藝」雙全的名醫藝術家陳持平,以唐代詩人岑參邊塞詩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為創作靈感,將詩詞的涵義以畫筆化為繪畫創作,讓觀者有機會欣賞到詩中絕美的邊塞風光及意境。
多少年來,臺灣作曲家,常把現代詩譜成曲,舉行歌唱音樂會,受到藝文界的重視和欣賞。而今年(2022)5月7日晚上,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陳鄭港和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特聘教授施德玉生發奇想,要在臺北市傳統藝術季,於中山堂舉辦一場「別開生面」,以「吟詠性情.歌樂相得」為旨趣,又要以我所作傳統詩詞曲為唱詞而「跨界」呈現的音樂會,試圖使樂壇重新思考「歌樂融合」的走向問題,何去何從。
「將進酒,君莫停」逢年過節,免不了飲酒作樂,古代文豪飲酒、嗜酒、釀酒軼事不少,喜愛詩詞又是成癮科醫師的廖泊喬,結合「唐宋詩詞文學」和「成癮科學」的著作《文豪酒癮診斷書》(聯經出版),從詩詞到文豪飲酒的故事,科普讀者小飲雖可怡情,大飲、成癮可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詩詞就和古人一樣,就是美文,用簡潔文字展現美的意境!」有「都市中的隱逸詩人」之稱的周清河,用簡單語句道出詩詞的意義。
飽學之士陳持平醫師,是著名的婦產科醫師,也是深受矚目的藝術家,跨領域進入藝術圈已有八年,表現出色,尤其將中華的固有文化唐宋詩詞發揚光大,融入創作,在藝術圈引為美談。
「詩意鹿港 詩詞藝術創作展」,即日起至12月26日於福興穀倉C展覽館登場,由文開詩社社長陳岸策展,邀請來書藝家林俊臣、陳昭坤、施承佑、吳肇勳、吳肇昌、許崑杉、尤祖和、謝金德等大師級共襄盛舉,展場滿足視聽誦等各種感官認知,開展想像力,16日的開幕記者會,彰化縣長王惠美親自與會,歡迎各界觀眾踴躍前來感受、欣賞。
為推廣台語詩詞吟唱之美及在地藝文傳承,新北市中和區公所與新北市灘音吟社今(13)日共同舉辦第4屆「全國台語漢詩詞吟唱比賽」,立法院長游錫堃受邀到場,他致詞時表示,台語吟詩是種吟唱藝術,不但可以豐富文學修養,也能強化台語傳承。
日前某位立委堅持用台語質詢國防部長,再度引起社會對語言使用的關心。雖然該位立委台語講得非常「輾轉」,尤其曾在「大港開唱」活動大飆粗口,引起年輕人的同聲附議拍手鼓譟,但是這樣使用母語就是愛台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