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課綱微調的搜尋結果,共489筆
故宮一年多發生3件文物損壞,立委要求行政院究責,故宮博物院長吳密察下台,當初上任就曾遭到質疑的聲浪再起。
108課綱實施至今3周年,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提出4項建議,如課綱與考招的連動性應全面檢討,呼籲教育部立即實打實解決問題,不要再講空話。
台中一中爆發高一學生因音樂課的一份報告遭老師斥責,引發師生爭論,甚至影片被PO網後引來網友撻伐,台中市議員賴佳微也接獲家長及劇場工作者陳情,她表示,新課綱的多元性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該名老師的作法恐澆熄學生學習熱忱,也違反新課綱精神。
法律系是第一類組高中生的熱門選項,但每年學測、指考公民科的「法律」部分,總有許多讓法律專業人士看了昏倒的題目。不是極度繁瑣,就是似是而非。
法律系是第一類組高中生的熱門選項,但每年學測、指考公民科的「法律」部分,總有許多讓法律專業人士看了昏倒的題目。不是極度繁瑣,就是似是而非。
在知名統派人士王曉波教授追思會上,馬英九主動談起「課綱微調」的往事。當時馬邀請王擔任召集人,具體負責課綱的修訂,沒想到哪怕只是微調也沒逃過獨派的猛烈反撲,還釀成轟動一時的「反課綱」運動。與此同時,一些統派亦對王曉波頗有微詞,認為課綱未能徹底撥亂反正,王難辭其咎。對此,馬英九終於在多年後承認「這點我確實做得不夠,讓你為難了」。然而,馬英九豈止做得不夠。如今回過頭看,輕易棄守這一思想陣地是馬英九8年執政的最大敗筆之一。
在知名統派人士王曉波教授追思會上,馬英九主動談起「課綱微調」的往事。當時馬邀請王擔任召集人,具體負責課綱的修訂,沒想到哪怕只是微調也沒逃過獨派的猛烈反撲,還釀成轟動一時的「反課綱」運動。與此同時,一些統派亦對王曉波頗有微詞,認為課綱未能徹底撥亂反正,王難辭其咎。對此,馬英九終於在多年後承認「這點我確實做得不夠,讓你為難了」。然而,馬英九豈止做得不夠。如今回過頭看,輕易棄守這一思想陣地是馬英九8年執政的最大敗筆之一。
台灣民意基金會20日發布民調指出,相較於2016年61.9%的人認為蔡英文統獨傾向是支持「台灣獨立」,2020年選後的民調則顯示53.3%的人認為蔡的統獨傾向是「維持現狀」。該基金會更據此論斷,在國人的眼中,蔡英文是「現狀派」、「中華民國派」,而不是獨派,更不是統派。蔡英文大膽地向中間選民靠攏,嚴重擠壓了韓國瑜和宋楚瑜的爭取支持空間,是此次大選勝選的關鍵因素。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在「歷史教育自己救」記者會上,對自己8年任內調整課綱努力不夠,表達了歉意。在場的歷史學者則認為,馬前總統此種表態,有為其自己的歷史定位做「辯誣」的意思,在某種程度上,馬的公開致歉,也是在課綱問題上尋求「救贖」。從道歉、辯誣到救贖,如此高來高去,聽起來文謅謅又輕飄飄的說法,對照今天台灣在文化上的失根與國家認同上的疏離,實際上又是多麼令人痛心!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在「歷史教育自己救」記者會上,對自己8年任內調整課綱努力不夠,表達了歉意。在場的歷史學者則認為,馬前總統此種表態,有為其自己的歷史定位做「辯誣」的意思,在某種程度上,馬的公開致歉,也是在課綱問題上尋求「救贖」。從道歉、辯誣到救贖,如此高來高去,聽起來文謅謅又輕飄飄的說法,對照今天台灣在文化上的失根與國家認同上的疏離,實際上又是多麼令人痛心!
趕在光復節前夕,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召開「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記者會,剛剛完成百萬字《台灣島史記》的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怒批,南一版歷史課本謊話連篇,稱「本省人有85%帶有原住民基因」,稱日人伊能嘉矩是「台史公」,卻不提比伊能更早為台灣寫史的連橫;稱呂赫若是台灣第一才子、為白色恐怖而死,卻不提呂赫若的中共黨員身分…「對於歷史你可以說你不確定,但是不能說謊!」
「去中國化就是自我殖民!」明史專家、台大前歷史系主任徐泓表示,前一陣子他遇到一位中研院所長,談到台灣歷史問題,對方說:「你們這些沒有經過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的人沒有資格談日治時代的歷史,因為你們不懂我們的心理!」暗指徐泓的外省人身分。徐泓犀利回答:「你出生的時候已經光復十年了,你也沒有被日本統治過,你又怎麼知道日本統治是怎麼回事?」
搶在「新三自運動」記者會之前,國家教育研究院30日一早就發出新聞稿,表示108新課綱與歷史教科書兼顧品質與多元,並未去中國化。
搶在「新三自運動」記者會之前,國家教育研究院30日一早就發出新聞稿,表示108新課綱與歷史教科書兼顧品質與多元,並未去中國化。對此吳昆財表示這是「睜眼說瞎話」
民進黨透過頒定108年高中新課綱,陸續推出新的高一歷史課本,堂而皇之灌輸青年學子早已過時的台灣地位未定論,否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的效力,宣稱《舊金山和約》、《中(台)日和約》未明定台灣的歸屬,為台灣獨立預留法律空間,不啻表示台灣國名國號未定。
108新課綱將於開學後正式上路,究竟未來執行上會出現哪些問題?許多家長相當憂心,立法委員何欣純有感於家長的焦慮,特別舉辦「108新課綱及大學考招座談會」,邀教育部次長范巽綠、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等人與民眾面對面說明、溝通,盼讓新課綱與大學考招制度更完善。
恢復中國史課綱公投,進入首階段連署!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如果要趕上2020年總統大選,公投必須先在明年二月前達到2000人連署,做為共同提案人,才能夠送審及展開後續行動,希望社會大眾多加支持。
選在台灣光復節這一天,歷史教育界帶來「新三自運動」!活動發起人、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蔡政府粗暴對待高中歷史新課綱,他希望集合海內外有志之士,共同「自救、自寫與自教」歷史課本,正面論述一部可以疏通致遠的中國史;活動特別邀請重量級歷史學者許倬雲跨海「聲」援,前總統馬英九也與會,呼籲家長們「搶救歷史教育、搶救下一代」。
前總統馬英九25日參加歷史教育界的「新三自運動」,表示自己任內遏止了歷史課綱中國史的「量變」,卻仍被認為未能完全撥亂反正,讓他也深自反省。他並呼籲家長們支持「新三自運動」,因為搶救歷史教育,就是搶救下一代。
課審大會強渡關山,硬是通過了滿是爭議的高中歷史新課綱,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未來高中歷史只有台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三部分,並且東亞史將以專題方式進行討論,將五千年的中國史割裂得支離破碎而混雜在東亞史當中。從此以後,中國史就將成為外國史,而台灣史成為本國史,對中國史的片段知識再加上美化日本殖民的媚日史觀,「一邊一國」的「台獨課綱」至此告成,未來的高中生受此教育下勢將被迫全面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