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謝芝朕的搜尋結果,共40筆
自今年初以來,我們樂觀看待債券前景,尤其看好投資級債券。即使在3月債市較為震盪,2023年初以來信用債券依然表現良好,全球投資級債券漲幅約3%,全球非投資級債券則上漲3.4%。
2022年是債券市場的分水嶺,全球債市均出現大幅下跌。美國公債在2022年下跌12.5%,是自1788年以來最大跌幅,也是63年以來首次連續第二年下跌。全球非投資級債券和全球投資級債券也是有紀錄以來,首度在同一年出現兩位數跌幅。投資級債券殖利率來到金融海嘯以來的最高水平,非投資級債券殖利率接近新冠疫情時的高點。好消息是,在美國公債250年歷史中,從未連續三年出現負回報。
聯準會在7月27日升息75個基點至2.50%。主席鮑爾表示,雖然9月份可能再次大幅升息,但任何決定都將取決於數據。最重要的是,他提到聯準會可能會在某個時點放慢升息步調,市場解讀為鴿派訊息使得市場大幅反彈,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跌至2.7%附近。
聯準會啟動升息和縮表當下,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大幅飆升,年初迄今上揚約133個基點,截至5月19日止,十年期美債殖利率為2.84%。
近期有兩個事件影響債券市場,即8月27日傑克森霍爾年會及中國最近宣布的「共同富裕」事件。
隨著全球利率接近最低水平,全球投資級債與全球高收益債殖利率分別約為1.48%與4.04%,債券投資者愈來愈難尋找好的投資機會。我們認為未來債券投資者不僅需觀察利差,也要觀察債券價格和貨幣升值的潛在資本收益,想要獲取資本收益,須了解短期與長期趨勢。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新冠疫苗進展有所突破,11月再度推升全球市場創下新高。野村投信表示,全球經濟溫和復甦趨勢明確,充足的流動性是推動市場的關鍵因子,2021年全球股票及債券可望延續多頭行情,建議投資人把握市場震盪時進場布局;股市以成長股為主軸,最看好美國、中國及台灣,產業看好科技以及消費類股;債券看好美國與亞洲高收益債、金融債以及新興美元主權債。
時序即將進入第四季,股債資產投資人該如何操作?野村投信表示,全球經濟仍在復甦的軌道上,股票及債券資產的潛在上漲空間可期,建議投資人漲多可適時獲利了結,並在回檔時分批重新投入,也就是採取波段操作;股市最看好美國、中國及台灣,產業看好科技以及消費類股;債券看好美國與亞洲高收益債、金融債以及新興美元主權債。低利環境下,建議投資人避免空手,因為修正總是短暫,錯過就很難找到進場的時機。
今年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全球政府大規模採取財政刺激,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政策。市場目前普遍預期,明年各國政府將回到緊縮的財政政策,但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Vincent Bourdarie)今天表示,市場的想法錯了,明年全球財政刺激不會縮手,2021年仍會有很大的財政擴張。
今年以來債券市場表現非常出色,全球高收益債上漲7.08%,投資級債漲幅為3.14%,新興市場也有突出的表現,新興高收益債上漲6.64%,亞洲高收益債更大漲8.31%,不過,近期阿根廷與土耳其金融市場與貨幣再度面臨賣壓,部分投資人擔心新興債市是否會像去年一樣出現大幅拉回,要探究這個問題,不妨回顧2018年債券市場下跌的原因,來看看現在環境是否已有極大轉變。
近期投資人都在關注美債殖利率曲線倒掛的情況,對於債券投資者來說,除了想了解殖利率曲線倒掛對於債券的影響,更想知道債市是否還有上漲空間?事實上,依據過去經驗,當10年和3個月利率倒掛後12個月,不論是高收益或投資級債,均呈現上漲走勢,繳出正報酬表現;此外,從領先的經濟指標來看,景氣尚未走到最末段,亦即現階段債市可望持續上漲。
今年以來全球債市表現遠優於多數投資人預期,其中美歐高收益債表現最佳,近期漲勢主要是受惠於資本利得,票面收入的助益有限,推升漲勢的動能來自中國人行挹注資金、鴿派的聯準會以及多數債市的價值面優勢,債市優異表現則提振了投資信心。
2019年伊始,債券市場表現非常強勁,在1月的前兩周,高收益債表現最好,美國高收益債上漲3.45%,新興高收益主權債上揚2.45%;投資等級債漲幅較小,新興主權債與新興企業債分別走揚1.5%與0.93%。即使中美PMI與貿易數據不理想,且延宕許久的美國政府關門情況則恐將影響今年美國經濟成長展望,但仍無損債市表現。
面對看似黯淡的前景,投資人不應忽視價值面,因為債市評價已大幅下降而顯得十分便宜。
接下來6周內的2件大事將決定債券市場在2019年的表現。
新興債市甫進入第4季即因一些負面消息而遭遇亂流,第4季以來亞洲債市下跌0.63%,年初以來下跌2.03%;新興市場債券方面,美元計價債券第4季以來下跌1.58%,年初以來跌幅為4.58%。
今年以來,新興債券遭受衝擊,新興主權債券指數下跌4.4%,亞債則是下跌1.9%,兩者僅在7月份出現強勁反彈,8月份因中美貿易戰情勢惡化而拉回整理。
美元計價的亞洲債券市場今年上半年表現受挫,年初以來至7月25日,亞洲債券下跌2.05%,亞洲高收益債則是下跌3.68%,同期間只有新興市場高收益債以及新興市場當地貨幣計價債券跌幅更重,分別下跌4.42%與5.81%。不過,越來越多跡象顯示,亞洲債市出現反彈走高契機。
過去幾個月以來,來自中國的負面消息逐漸增加,首先,投資人對中國境內債違約的擔憂不斷增加,因為執政者緊縮資本市場融資法規以降低企業槓桿。其次,今年以來持穩的人民幣近期迅速貶值,市場擔心新興市場貨幣及債券將遭受另一波大幅賣壓。第三,美國總統川普要求美國貿易代表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增加10%關稅,貿易戰有升溫跡象。
今年以來全球債市受到一連串負面消息衝擊,不過,我們認為債市最差的情況已經過去,接下來應可漸入佳境。回顧今年以來,1月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增加30個基本點,2月VIX波動指數急漲,全球股債市出現賣壓,隨後3個月LIBOR上漲53.4個基本點,增加企業與投資人的資金成本,進而減低投資債市意願,更重要的是,LIBOR上揚造成投資美元信用債的避險成本大幅提高,非持有美元的投資人開始減少對美元信用債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