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象魚的搜尋結果,共12筆
2021小鎮藝術節,以「日月浮嶼、印象魚池」為意象,在日月潭水社與魚池鄉街區,以藝術妝點山水人文;透過浮嶼藝文展演、森活市集、創生論壇、浮嶼島讀特色行旅及妝遊踩街等,讓大家品味小鎮藝術風情。
動物園裡的保育員,能夠近距離照顧動物,讓人看得非常羨慕,但他們的工作裡,其實也暗藏著危險。臺北市立動物園裡熱帶雨林室內館(穿山甲館Pangolin Dome)的保育員,會穿上潛水衣進入魚池,進行例行性清潔與照養,但由於池中的象魚等體型較大,不小心就可能驚嚇到魚,產生瞬間扭動身軀的力道,足以打斷人類骨頭。
自然教室開課啦!
宜蘭一名21歲釣客19日下午2時許,在宜蘭粉鳥林外海垂釣,不料卻因為被魚刺扎傷,立刻全身癱軟。海巡署北部分署第一岸巡隊粉鳥林安檢所值班人員獲報後趕往現場,將莊姓釣客緊急送醫。這才知道,原來莊男是被台灣5大毒魚之一的象魚(俗名臭肚魚)刺傷,一度休克。
台南一名王姓飼主的寵物很特別,是長達150公分的象魚,昨(15)日他PO文說,一切來得太突然,原來他心愛的象魚,跳缸摔死了,飼主特地幫寵物挖洞埋葬,事後還發文自嘲,有網友歪樓說不能火葬,不然會太香,他也笑笑回應,養牠4年多了,捨不得吃。
別老是誤會我!可愛的白鯧腹鰭和臀鰭邊緣是紅色的,所以經常被誤認為是食人魚!台北市立動物園即將開放的熱帶雨林區穿山甲館,進館映入眼簾的是仿河流生態的水域造景,水面有象魚悠游,水面下成群的紅銀板和穗鬚原鯉在底層水域沈木間穿梭,別看他們現在體型不大,假以時日,各個都堪稱是雨林河流的中的霸王。
為控管澎湖縣未上市水產品品質及使縣縣民買魚消費安心,澎湖縣政府農漁局配合漁業署政策積極輔導澎湖區漁會,於每月不定期在所屬第三漁港魚市場,執行抽驗進場魚貨衛生工作。
澄清湖風景區淡水館因改建遊客中心而走入歷史,9月下旬將1隻逾20年的象魚放養於湖泊內。高雄市議員邱俊憲今天批評是生態教育的錯誤示範,動物園也憂心澄清湖的生態恐有浩劫。
一名漁夫在野外捕魚時,意外的在水裡發現一個龐大的身影,剛開始還以為是水怪出現,後來仔細一看,這才發現,原來是一條體型非常巨大的魚,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於是他想盡一切辦法,將這條魚引了上來,最後,終於把牠捕獲到手,不過這條魚龐大的體積,也讓漁夫費了好大一番功夫。
3年前,徐州市民鄭先生當初花人民幣4000元在廣州買了4條海象魚,沒想到,這魚長得實在是太快了,買來才20公分,現在已經1公尺長了。這下可愁壞鄭先生,「即便我把自己的客廳騰出來改成大魚缸,也不夠這傢伙生活啊!」無奈之下,日前鄭先生只好把魚轉贈給徐州雲龍湖水族館。
大陸去年推出「習八條」禁奢令,為整頓內政風氣,沒想到卻有了外交新附加價值!由於禁止公務消費魚翅,讓魚翅使用量大減,在歐美人士眼中,給鯊魚一條活路,意外成為中國展現其環保意識與修正國際形象的一環。
台灣擁有7萬多隻珍稀魚類實體標本,居全球之冠,台灣標本藝術協會花了30多年時間進行研究及保存,卻從未公開展出,這次首度與紙風車台灣動物昆蟲創意展合作,展出從未曝光、長達7米的稀有鋸齒鯊、象魚與大白鯊(見圖,方濬哲攝)等7件珍貴標本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