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負資產的搜尋結果,共23

  • 中國重新考慮放寬房市限價措施 或迎來大幅降價潮

    中國重新考慮放寬房市限價措施 或迎來大幅降價潮

    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已進入最後階段,經過多種刺激房市政策仍難挽回頹勢下,外媒傳出中國政府已打算放鬆房市限制價格下跌的政策。許多經濟專家認為早就應該尊重市場與價格機制,但仍有不少人認為此舉可能是一項冒險舉動,放開房市價格管制對將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 政府一味打房 恐將導致經濟崩盤

    政府一味打房 恐將導致經濟崩盤

    房地產景氣冷,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指出,現階段房市因為央行升息、通貨膨脹、烏俄衝突、碳稅等因素交織停滯,即便政府不打房,市場還是不會轉好,但他提醒,台灣自住房比率高,不計成果打房恐將造成負資產,稍有不慎恐將導致經濟崩盤。

  • 政府一味打房 恐將導致經濟崩盤

    政府一味打房 恐將導致經濟崩盤

     房地產景氣冷,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指出,現階段房市因為央行升息、通貨膨脹、烏俄衝突、碳稅等因素交織停滯,即便政府不打房,市場還是不會轉好,但他提醒,台灣自住房比率高,不計成果打房恐將造成負資產,稍有不慎恐將導致經濟崩盤。

  •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喊話:應該要救房市了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喊話:應該要救房市了

     房市近年面臨貨幣政策、財稅政策、平均地權條例的打房政策三路夾殺,打到土增稅、房地合一稅、契稅稅收萎縮,建商直呼已傷筋動骨,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更痛批,房市已被打到死死昏昏去,連鎖效應不容輕忽,現在應該要救房市了,並建議政府,可朝鬆綁18個月限期開工令、土融管制、豪宅總價上限、及囤房稅2.0的建商未售餘屋課稅標準四大方向,研議如何救市。

  • 打房打出負資產效應 恐掀金融風暴

    打房打出負資產效應 恐掀金融風暴

     大選當前,政府打房祭霹靂手段,不動產業界大嘆,巿場已冷吱吱,政府根本為選舉而打房!台北巿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表示,政府不斷打房,如果造成房價崩盤,民眾資產變成負債,進而衝擊內需,造成產業蕭條,引發通貨緊縮等連串負面效應,而且若貸款呆帳太多,還可能衍生金融風暴,衝擊未來2、3年台灣經濟發展。

  • 提振大陸民企投資

    提振大陸民企投資

     民營企業的投資預期轉弱是中國經濟預期轉弱最為主要的方面,從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來看,民營經濟的固定資產投資,儘管占全國的比重從2013年的57.9%到2020年為55.7%,變化幅度非常小,但是其增長速度則從2013年20.1%下降到2020年下降的1.0%,下降幅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2020年和2021年兩年年平均不到4%,2022年上半年為3.5%。這意味著民營企業對未來中國經濟的信心不足,沒有意願增加資產投資。

  • 香港升息75個基本點

     美國聯準會(Fed)在台北時間16日凌晨宣布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香港金管局隨後立刻跟進升息步伐,將基本利率同樣上調75個基本點至2%,即時生效。這也是香港2022來第三次升息。

  • 俄羅斯奪蛇島 烏克蘭復仇狂炸 林濁水嘆一句:戰略負資產

    俄羅斯奪蛇島 烏克蘭復仇狂炸 林濁水嘆一句:戰略負資產

    俄烏大戰延燒超過兩個月,雙方在黑海的蛇島展開大戰,最終蛇島被俄軍佔領,而被俘的烏克蘭士兵則在遭囚禁一個月後被俄軍釋放;不過,近日烏克蘭在蛇島附近海域發動反擊,還以無人機摧毀俄軍的登陸艇。前立委林濁水直言,蛇島已經變成戰略負資產,「這就是自以為險要的海上迷你小島必然命運」。

  • 車子是負資產為何要買 網友一面倒:窮人才這麼想

    車子是負資產為何要買 網友一面倒:窮人才這麼想

    動產與不動產不同,如車子一落地就折價,不像房屋或土地還有機會增值。一名網友好奇問,汽車屬於「負資產」,為什麼還是要買?結果被其他網友噹爆,直呼「窮人才會有這種想法」。

  • 新浪董事長曹國偉帶新浪邁向私有化

    新浪董事長曹國偉帶新浪邁向私有化

     由於整體業務缺乏創新,大陸互聯網巨頭新浪在資本市場中表現長期低迷,相對於同時期出現的網易、騰訊等互聯網巨頭,新浪的光芒顯然黯淡不少。不過,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近期發起新浪私有化,揮別美國股市。下一步會否回流陸港股市,也將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 疫情撼動陸世界工廠地位 印度猛挖牆腳拉攏外企

    疫情撼動陸世界工廠地位 印度猛挖牆腳拉攏外企

    新冠疫情在全球擴散後,過度集中於大陸的商品供應鏈紛紛斷鏈,許多供應商與製造商都打算重新調整布局,降低大陸供應鏈的比重。長期以來與大陸有類似人口與地理條件的印度,則將新冠疫情視為取代大陸成為世界工廠的絕佳機會,積極地與有意遷移企業接洽,趁機猛挖大陸牆腳。

  • 禮賓司長秦剛 升任陸外交部副部長

    禮賓司長秦剛 升任陸外交部副部長

    據大陸外交部官網顯示,大陸外交部部長助理、禮賓司司長秦剛,已升任外交部副部長,並分管拉美地區事務和新聞、禮賓工作。他也成為外交部領導團隊中,最年輕的副部長。

  • 股市房市私募… 踩賠錢大坑

    股市房市私募… 踩賠錢大坑

     外界眼中光鮮亮麗的影視明星們,對投資理財也深感興趣,不論是股市、房市、私募,或是前段時間大陸市場最流行的P2P互金平台,明星們透過廣闊人脈,有時確實能比散戶掌握更多勝算。然而,踢到鐵板的人也不在少數,包括趙薇、范冰冰、李嘉欣、黃曉明…等,堪稱族繁不及備載。

  • 大陸學者:台灣問題成中美關係負資產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副研究員童立群14日撰文表示,2017年下半年以來,《台灣旅行法》等一系列事件紛至沓來,對中美關係的負面影響快速上升,台灣問題已然在「負資產」道路上越走越遠。

  • SARS重創樓價 爆發10萬筆負資產

    SARS重創樓價 爆發10萬筆負資產

     總結回歸20年來的樓市,施永青指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來闡述。首階段是大跌市,時間往前拉到1997年3月25日,當日為港英政府1996/97年度的最後一次土地拍賣,由信和置業以破紀錄的118.2億元投得小西灣住宅地皮,亦即現時的藍灣半島,成交價較底價高出87%,焉知此時卻是樓市下跌的序幕。

  • 公告地價創最大漲幅 市民將面對有感加稅 負資產壓力來了

     台北市2016年公告地價創下12年來最大漲幅,市民今年將面對「有感加稅」;其中,部分路段調幅超乎想像,包括「華固松疆」、「敦南樞苑」、「潤泰南港車站」等大樓的地價稅,今年起將大漲1.5倍~1.89倍;其餘超過5成、1倍的比比皆是,若加上高額房屋稅,將面臨「兩稅雙漲」的沈重壓力。

  • 飆升14倍 港首季1300件負資產

    飆升14倍 港首季1300件負資產

     港近半年樓價拾級而下,令負資產宗數按季大幅飆升。香港金管局日前公布,今年首季住宅負資產宗數由去年底的95宗激增1337宗,增至1432宗,按季飆升14倍;涉及住宅貸款由4.18億元(港元,下同),按季大升10.77倍至49.19億元。儘管市場希望金管局調整針對樓市的逆周期措施,金管局總裁陳德霖重申,需要更多時間觀察市場發展。

  • 香港房價暴跌 成為負資產住宅

    華爾街見聞30日消息,受房價下跌影響,部分香港住宅的房價,甚至低於房貸金額,被稱為「負資產住宅」。今年,此類房屋數量狂飆猛進。香港金融管理局29日公布的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負資產住宅抵押貸款件數,增加至1432件,去年第四季則為95件,單季激增近15倍。這項增幅,創下自2011年第四季以來的17個季新高。

  • 徐巧芯、李正皓專訪》黨產成國民黨的政治負資產

    徐巧芯、李正皓專訪》黨產成國民黨的政治負資產

    短短一年多內國民黨歷經兩次大選挫敗,從地方到中央、行政權到國會,更從執政的最大黨淪為中型的在野黨,很顯然地,目前國民黨正面臨如何救亡圖存的生死關頭,此時國民黨的青年軍組成草協聯盟要力推改革,遭受到的黨內外正反聲浪不斷,這集《為所欲為》邀請到草協的發起人徐巧芯、李正皓接受中國時報副社長張景為專訪,暢談草協的改革理念,也面對檢驗。

  • 日議員拜靖國神社 陸批負資產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靖國神社是日本自身的一筆負資產,時隔一夜這筆負資產又加重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