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負面影響的搜尋結果,共248筆
老年生活有親密關係支撐,能帶來穩定的安全感,可是一旦失去伴侶,哀傷所帶來的衝擊不僅是心理上,也可能影響到身體健康。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最新研究顯示,比起沒有喪偶的人,喪偶者有較高的死亡率和醫療支出,其中又以男性比女性更顯著,可能與男性「復原力」較脆弱有關。
上周中國大陸「兩會」結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事布局底定,其安排與原先外界的預期相去不遠。接下來大家關心的應該就是,在以李強總理為首的國務院班底,未來推出的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會和以往有哪些不同。尤其現在大陸面臨許多國內外政經情勢的重大壓力,今年經濟表現會如何?值得進一步探究。
台南市警五分局交通分隊去年接連傳出警員利用公務電腦觀看動漫、小隊長辦公桌被外人偷翻公文等影片外流並上傳網路事件,對警譽造成負面影響。事後,警方查出,2案疑與該分隊宋姓女警有關,還涉及其現任、前任男友,除依洩密及違反個資法等罪嫌移送宋員及其程姓男友,經檢方聲請羈押禁見獲准外,還對宋員報請停職處分。
中日兩國外交及防衛高層22日在東京圍繞安全領域議題舉行安全對話。針對包含釣魚台在內的東海局勢、與俄羅斯合作的中國軍事活動頻繁、中方偵察氣球等議題,日方向中方表達憂慮。中方也對日本安保3文書表達嚴重關切,稱日方對台灣問題表現出負面動向。
公股銀行最新經濟展望出爐,由於台灣通膨於首季後,可望因基期效應回落至2%以下,預料央行將權衡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對經濟成長的負面影響,預估今年將停止升息,重貼現率將維持1.75%水準至年底。
最新數據顯示,儘管有關美中正在進行經濟脫鉤的討論不絕於耳,但兩國去年貿易額有望創下紀錄。研究美中貿易關係的專家認為,這顯示美中之間存在「選擇性脫鉤」。
儘管美中兩國正在經濟脫鉤的討論不絕於耳,但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兩國貿易額有望創下記錄。專家認為,這表明美中之間存在「選擇性脫鉤」。與此同時,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等多個行業機構發表報告說,美國對中國實施的301條款關稅對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帶來了不利影響。
我國外交處境艱難,對美外交常年雇有公關公司,做為助力。國民黨立委李貴敏受訪表示,若為台灣人民著想,政治遊說的錢當花則花,但不該為了民進黨一人或一黨的利益,砸錢做公關,或營造對民進黨有利政治環境。
美國女明星羅莉洛林(Lori Loughlin)和費麗西蒂荷夫曼(Felicity Huffman)涉入的大學招生騙局的主謀今天遭判刑,將入獄服刑3年6個月。
依照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在2020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前十名的疾病,第一名是憂鬱症。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造成人類社會整體疾病負擔前十名的疾病,第二名也是憂鬱症。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今天否認對烏克蘭的軍援,影響對台軍售交貨速度。美國聯邦參議員霍利日前也致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國防部長奧斯汀,呼籲優先武裝台灣,以阻擋來自中國的可能入侵。
新北市長侯友宜和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林佳龍的選前之夜地點相距3百米,有媒體人分析稱,林佳龍陣營想要靠選民衝突,造成市府的負面影響,對此侯友宜受訪時強調,其實他板一運動場前廣場6個月前就申請好了,後續如果其他的單位有任何一個想法,都尊重權責單位審查。
美系外資針對大聯大(3702)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有鑑於第四季持續處於庫存修正,加上全球升息環境的影響,故重申大聯大「減碼」評等,將目標價由45元下修至40元。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9日汪濤表示,隨著防疫形勢大幅好轉、房地產下滑的負面影響逐漸消退,預期2023年大陸GDP年增率有望反彈至4.5%。她還預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2023年初可能觸及7.5元,2023及2024年底人民幣將走強,美元匯價在7.1~6.9元之間。
財政部12日將公布9月稅收概況。雖疫情趨穩、消費也回溫,但9月股市並不平靜,總計稅收預估有千億元規模,1~9月總稅收規模估計達到2.3兆~2.4兆元,全年可達預算數2.7兆目標。
美東當地時間2022年9月21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會見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王毅呼籲,烏克蘭局勢負面影響加劇,停火止戰乃當務之急。
ESG評級可能是當今金融業中最少被審視、但卻最具影響力的部分,該評級不僅主導ESG基金的持股,同時也為投資人提供了指引。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今指出,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提出的政策可以更清楚一點,像公車政策到現在還沒辦法弄清楚真正意涵是什麼。蔣萬安則強調,政策推出都需要創新,若因有負面影響而拋棄改變的勇氣,只會停滯不前。
德國默克集團(Merck KGaA)周四公布第二季調整後獲利大增13.1%;該公司的生物實驗室設備,以及半導體生產所需的化學品業務,都在推進營收的成長;另外匯率也出現順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