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財富差距的搜尋結果,共52筆
民眾黨立委張其祿在臉書發文指出,2019年度所得稅繳納,年所得超過2百萬中竟有267戶不用繳所得稅,而年收入超過2千萬中,竟有2戶一毛稅未繳,國內稅制存在相當大問題,導致貧富差距正擴大。財政部官員表示已注意到這問題,將進行檢討。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股價持續飆漲,令該公司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世界首富的寶座越坐越穩,同時拉開他與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間的差距。穆斯克近日推文送給貝佐斯一個銀牌的符號,高調炫耀自己財富更勝一籌。
劉尚希現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該院直屬於中國財政部。另身兼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研究領域為公共理論與政策。
主計總處於上周召開國民所得評審會議,公布2020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這份報告除了讓我們明白這些年家庭設備、閱報書刊的普及率,也告訴我們所得分配不均度的變化,數據顯示,近年來這個不均度正逐年擴大。
依據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最新所公布的報告指出,儘管去年以來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各國,然而並未阻止全球整體財富從2019年的389.6兆美元,增長為2020年的418.3兆美元,增幅達到7.4%。同時,該份報告預估,未來5年全球百萬美元富豪人數將會持續增長,尤其是亞洲幾個國家的百萬美元富豪人數增幅,將遠超過美國。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2019年國富統計顯示,國人的財富更上層樓,以近十年(2010~2019)而言,每戶家庭資產由1,049萬元升至1,532萬元,成長極為驚人。然而,這是好消息嗎?家家戶戶真的都變富有了嗎?應該不是,但由於國富統計最後一里尚未完成,財富分配統計付之闕如,因此迄今仍難以一窺真相。
「從零開始賺一億」系列,在2015年正式問世,目前已出版到第四集,作者為億萬房產集團總經理呂原富,主要內容是傳遞如何致富的理念,藉此啟發許多年輕人願意勇敢追夢,也幫助很多的家庭,找到正確投資方法獲得財富,也獲致更大的幸福。
美國聯準會(Fed)周四(10日)發布報告指出,受惠於股價房價雙漲,美國家庭淨財富第三季再度刷新歷史新高。但經濟學家也警告,該現象其實凸顯美國經濟復甦不均,導致富者愈富、貧者越貧。
古典經濟學家所提的資本(capital)概念很紛亂,有人認為資本是生產工具,也有人認為耐久性資產(asset)才是資本,還有人認為土地、人及可以移動的耐久財都算,更有人認為資本是無形的,是存在物質資產內的生產力。
對沖基金界大老戴利歐(Ray Dalio)今年多次就資本主義危機發表評論,他最近接受財經網站MarketWatch專訪時警告,美國是資本主義的代表,將面臨貨幣信用循環、財富差距與中國大陸挑戰美國經濟霸主的三大問題。
7月18日,聯合國安理會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一場名為「消除普遍存在的不平等:新時代的新社會契約」(Tackling the Inequality Pandemic: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a New Era)的演講中,認為2019冠狀病毒傳染病(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好像一張X光片,人類社會脆弱的結構裂痕一覽無遺。他說:「26位最富有的人擁有全球人口的一半財富。而世界上超過70%的人口生活在收入和財富日趨不平等的環境。」
行政院通過國家發展委員會近期提出未來四年(2021至2024年)「國家發展計畫」,在其經濟發展目標中,除了訂定未來四年經濟成長2.6%至3.4%、平均3%,最為受到矚目的是,每人平均GDP(國內生產毛額)增加為2024年的29,006美元~29,584美元。亦即屆時蔡政府將會讓人均所得接近三萬美元,兌現2008年馬政府提出卻又無法達到之目標。
在各國政府全力灌水救經濟下,熱錢湧入股市,全球股市上演井噴行情,台灣股市更創近30年熱鬧榮景,央行祭出低利率救市下,周末全台各地新建案的接待中心人潮卻絡繹不絕,當大家正沉醉在資金盛宴中,新一波財富重分配正蠢蠢欲動。
全球金融市場每十年就有一場災難,2009年的金融海嘯、2020年的新冠疫情股,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資深合夥人鄧俊豪表示,雖然如此,這20年來全球個人財富幾乎增加了兩倍,亞洲地區等成長型市場的成長力道驚人,即將超越歐美地區等成熟巿場,估計扣除日本的亞洲巿場,財富在未來五年內將以每年5.1%至7.4%的速度增加,屆及2022年將取代西歐地區成為全球第二富裕地區。
胡潤研究院23日發布「疫情四個月後全球企業家財富變化特別報告」,在大陸(含香港)十強企業家中,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以人民幣(下同)3,200億元蟬聯首富,阿里巴巴馬雲家族則以3,020億元緊追在後。
渣打集團《全球財富預期》最新調查(Wealthy Expectancy Study)10個國際市場的財富族群,台灣人平均財富巔峰值87.7萬美元,約新台幣2,622萬元,連全球平均值100萬美元都不到,而10個調查市場中最高的香港地區,個人平均財富巔峰值則達到249.7萬美元,近乎是台灣人的3倍。
渣打集團發布《全球財富預期》調查,針對全球包括台灣、中國及香港在內的10個市場,根據收入與資產現況、存款、退休基金及投資等多項要素,藉此評估受訪者在60歲時預期擁有的財富巔峰值,報告結果指出,多數台灣人在60歲時所預期擁有的財富總值,將並不足以支付理想的生活品質。
一份研究調查指出,2018年大陸家庭人均財產為20萬8883元(人民幣,下同),比2017年的19萬4332元增長7.49%,增速高於人均GDP增速(6.1%),其中以房產淨值增長是家庭人均財富增長重要因素;城鎮與農村貧富差距達3倍之多。此外,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結構過於單一,依然集中於現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占比近9成。
根據國際非營利組織樂施會(Oxfam)周一發布的全球貧富差距報告,去年全球超級富豪的財富以每日25億美元的速度成長。
全球景氣復甦,有錢人變得更加有錢。根據最新調查,去年全世界最有錢的1%富豪竟掌握全球82%財富,反觀全球最窮困的37億人口中,財富絲毫沒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