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財政健全的搜尋結果,共303筆
嘉義市審計室今天在嘉義市議會報告2022年嘉義市政府歲入歲出賸餘6億2361萬餘元,議員孫貫志詢問市長黃敏惠要如何運用這筆賸餘?黃敏惠表示,賸餘是財政紀律健全,嘉義市要負擔鐵路高架化50億元配合款,已支付16億元,請中央兌現承諾,全額負擔。
行政院會議近日通過財政部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專家認為,目前政府推出來的囤房稅2.0草案,要看想達到什麼目的,如果是想要健全租賃市場、鼓勵囤屋族將房屋拿出來出租,恐怕難達政策目標。
「台版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連年闖關失敗,投信投顧公會百折不饒,今年再向金融總會提出建言,雖仍遭財政部否決,投信投顧公會表示,台灣邁向高齡社會,可能潛藏的社會、經濟和財政問題,期盼政府能夠及早面對問題。
2024年總統大選已硝煙四起,執政的民進黨占了現任優勢,其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多項政策建言,透過總統蔡英文為其造勢,以及在行政院拍板助攻下,普遍引起大家的關注,尤其是與年輕人有關的政見。延續上次大選「0到6歲國家一起養」的訴求,7到18歲推動完全義務教育,國教高中職學費全免;再接上18到22歲大學教育,針對私立大學學費補助每年3.5萬元,拉平與公立大學的學費負擔,並對經濟弱勢生再額外加碼1.5到2萬元補助,放寬就學貸款及還款條件。在落實教育平權之際,也關注年輕人的住房、青年安心購屋優惠貸款等,建立「0到22歲國家跟你一起挺」的體系。
財政部10日指出,中央政府自2017年度起連續6年總預算歲入歲出有賸餘,2022年度賸餘更達4993億元,今年配合施政擴增歲出規模,總預算編列歲入歲出差短1095億元,實際執行會努力縮小差短;針對外界關注國債情況,將於官網設置債務專區供大眾檢視。
總統蔡英文日前稱自己沒有債留子孫、嚴守財政紀律等,引起各界熱議,財政部次長阮清華今(7)日上午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說明,強調蔡政府執政7年僅舉債4350億元,遠低於扁政府及馬政府;針對作假帳質疑,阮則認為此說法不可思議,「財政部若作假帳的話,我們都要下台了」。
台版TISA連年闖關雖失利,投信投顧公會百折不饒今年依然再向金融總會提出建言,但仍遭到財政部否決。投信投顧公會表示,台灣邁向高齡社會,可能潛藏的社會、經濟和財政問題,期政府能夠及早面對問題。
台灣債務管理受國際組織高度肯定,財政部表示,近年肺炎疫情肆虐各國,我國編列特別預算以財政政策振興產業發展,惟債務控管得宜,依110年度及111年度惠譽、穆迪及標準普爾等三大信用評等機構將我國信用評等調升或給予正向評價;瑞士洛桑管理學院112年6月20日公布「202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我國在64個受評比經濟體排名第6,較111年進步1名,整體排名連續第5年進步;其中「財政情勢」進步4名到第6名,主要反映政府持續減少舉債與增加還本,落實財政健全。
財政部今日3位國稅局新任局長交接典禮,財政部長莊翠雲對國稅局人事新布局期許,希望新任局長們可以在歷任局長良好基礎之下,稅政與稅制推動也要「創新」,讓國稅業務得以與時俱進。
台灣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2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拿下第六名,財政部長莊翠雲20日對此表示,「財政情勢」今年進步四名到第六名,是整體表現進步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且今年債務還本1,110億元已執行完畢。
標普(Standard & Poor's)發布新聞,確認維持自2022年調升我國主權信用評等為「AA+」,展望「穩定」之佳績,肯定我國穩健財政管理及堅實財政韌性。
財政部26日指出,標普確認台灣主權信用評等為「AA+」不變,展望也維持「穩定」,肯定台灣穩健財政管理及堅實財政韌性。
標普(Standard & Poor's)今日確認維持自2022年調升台灣主權信用評等為「AA+」,展望「穩定」之佳績,肯定我國穩健財政管理及堅實財政韌性。
新任財政部長莊翠雲上台後,急急續推證交稅條例修法,針對權證避險交易稅率從現行的千分之3降至千分之1;也優先推動貨物稅條例修法,延長節能家電退稅優惠二年等。然在這些減稅方案,應該從租稅公平與經濟效率等原則,評估其修法適當性外,對於當前財政所明顯存在的一些大問題,卻有「等閒視之」之嫌,實在令人失望。
近期政府公共支出面,挾國會多數,頻頻透過「特別條例」通過「特別預算」匡列多年預算,顯係違反預算法及財政紀律法,匡正特別預算,健全財政紀律,刻不容緩。
大陸財政部部長劉昆1日出席大陸國新辦「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說明「財政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指出從今年財政收支情勢與綜合分析判斷,經濟有望總體回升。但復甦基礎尚不牢固、財政收入存在不確定性,雖然2023年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強調不會在民生支出上退步,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繼續加大民生投入力道。
國民所得統計難懂,但相較於財政統計,還是有章程一點,財政統計有流量、存量之別,又有預算、決算之分,還有中央政府與各級政府範圍的不同,加以年度總預算之外,還有特別預算及非營業基金預算,名目繁多,帳外有帳,難怪不易懂。
去年全國稅收超徵4500億元,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表示「取之於民,就要回饋用之於民」。綠營質疑,新北市110年度超徵75億稅收,是否也應該回饋還稅於民?侯友宜回應,新北市長年六都人均預算及統籌分配稅款最低,財政困難仍不斷建設,新北市會做好統籌調度,讓民眾有感。
中國大陸前不久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的財政政策取向和安排提出明確要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應怎麼加力?如何提效?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接受大陸官媒央視新聞訪問時表示,加力、提效各分為三個層次。
春節大紅包要來了?今年稅收表現亮眼,實徵數估計超過預算數4500億元,原本是在野黨呼籲政府「還稅於民」,在九合一大選慘敗後,民進黨急欲拉攏民心,不分派系,昨天百家爭鳴,陸續表態支持,英系立委更呼籲「發放現金1萬元」。行政院長蘇貞昌昨表示,已指示各部會,研擬各項疫後振興及弱勢照顧方案,相關方案正在彙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