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財政懸崖危機的搜尋結果,共20筆
美國債務違約危機落幕不久,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突然於8月1日將美國的長期外幣債務評級由最高的「AAA」下調至「AA+」,以反映未來三年美國財政料將惡化、政府治理能力削弱,以及總體政府債務負擔提高等情況。
「債」字意謂欠人錢財,有責任與義務償還;而當公司或一國債台高築無力償還時,債務危機隨之而來。國際金融協會(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IIF)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累積債務為303兆美元(以下同),有8成的新債務來自於新興市場國家。去(2022)年美國聯準會(Fed)進入升息循環,今年經濟成長全面下修,新興市場國家償債壓力加速上升,債務危機恐一觸即發;美中兩大經濟體債務累積占GDP比重頻創新高、以及台灣高額的「潛藏負債」,均不容小覷。
今年入秋以來颱風接踵而至,造成不小災情,但有「護國神山」美譽的中央山脈做屏障,整體而言台灣中西部受損程度低於東部。野村投信表示,投資也需要為資產建立屏障,才不會在遭遇黑天鵝衝擊時,蒙受巨大損失;長期經驗顯示,運用「波動管理」投資哲學的多元資產基金,可望在遭遇黑天鵝事件時,有效發揮護國神山實力,讓資產在危機中逆勢上漲。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力挺金融營業稅加稅政策,備受金融業議論。其實,曾銘宗浸淫財政部多年,深知我國財政嚴峻,他寧可選擇做一位「中華民國的金管會主委」,也不願做一個「少數金融業的金管會主委」,展現他在大是大非擇善固執的一面。
民主政治的真諦在於透過公正的選舉制度,及規範明確的議事程序,以尋求全民最大利益。若民意代表與行政單位對某些議題有對立意見時,則須透過合議制度的協商與妥協,找出符合集體最大利益的政策方向。正常情況下,美國財政僵局其實是政治人物大展身手,為長期經濟發展尋求最適定位的最佳時機。然而,過去一個月的發展,卻令人十分失望。此一僵局能否化解,今明兩天將是關鍵。
日前監察院對財政部提出糾正,大意是今年年初開始實施的證券交易所得稅在制訂的過程思慮欠周,造成股市交易量萎縮、資金外流、政府證券交易稅收大幅減少等不良後果,對於政府財政和整體經濟均不利,請行政機關檢討修正。
歐盟小國塞浦路斯爆發金融危機之際,中國區域性暨系統性金融風險正日益增加。2012年全球因歐債危機與美國財政懸崖受盡煎熬,中國大陸再度成為全球增長引擎。表面上中國在國家主權債務領域處於強勢地位,其實中國金融系統正面臨放貸泡沫危機,新一代領導班子如何妥善解決區域性、系統性金融危機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編按:大陸前國務院副總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昨天在台北圓山大飯店敦睦廳舉行在台唯一公開演講,曾培炎指出,大陸30年改革開放,增速換檔、結構轉型、創新驅動、民生為本等為關鍵;展望兩岸關係發展,曾培炎強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勢不變、兩岸經濟合作共贏的格局不變、兩岸制度化協商方向不變。他呼籲兩岸要深化經濟合作,必須加強兩岸政策協調與商情溝通,創新實務合作的內涵與方式,發揮企業家增進和平發展紅利的作用。以下是演講全文:
大陸國安部對台智囊陳鳳英21日在大陸記協舉辦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中表示,台灣強項在於精緻服務業,過去台商只考慮大陸市場,但現在一定要升級,不能僅在低層次合作,不然會失去很多機會。
2013癸巳年又稱水蛇年,雖然蛇有小龍之稱,然而不是每個水蛇都能蛻變為小龍,要看它的機運和努力。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只有1.25%,雖是龍年,卻是「龍困淺灘」的一年。由於從去年第三季開始,呈現逐步由谷底復甦的趨勢,加上去年各項指標數據偏低,今年相對而言,應有較高的成長率,當此新春開年之際,盼望能夠「忽遇風雲交會處,自然變化得成龍」。
在馬英九總統的主導下,行政院提報「軍教人員退休制度與勞保年金制度改革規劃」,考試院銓敘部也針對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提出改革方向提案,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涉及全體國民荷包,拯救財政破產危機的年金制度改革,終於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美國眾議院終於在當地時間1月1日深夜以257票對167票,通過參議院當天凌晨剛通過的跨黨財政協議,讓美國暫時免於「財政懸崖」的危機。但此案通過並不意謂美國經濟將撥雲見日,因為在此次協議中,雙方把削減1100億美元聯邦政府支出的議題,延後兩個月再處理;對於挫敗的共和黨絕對會於下次決議扳回一城,屆時兩黨對抗將在所難免,預料共和黨將以提高舉債上限做為減支的威脅。
高市議會十五日召開臨時會審預算,藍、綠議員為總預算唇槍舌戰,民間社團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理事長陳銘彬也到議會陳情,搖負債鐘警示財政危機。市長陳菊否認市府已瀕臨財政懸崖,強調市府有資產一兆一千多億元,負債二千一百餘億元,沒有破產危機。
為因應6都(含桃園)升格為直轄市的新情勢,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已在去年底完成公債法的初審,藉由中央政府與台北市釋放出約2,000億元的舉債額度,讓其餘縣市獲取更大的舉債空間。
美國好不容易才躲過「財政懸崖」危機,但民眾對國會的怨氣未消,要知道美國國會目前在民眾心目中的評價有多低,不妨參考「公共政策民調基金會」(Public Policy Polling)的一項新調查,這項調查把國會和廿六項最不受歡迎的人、地、物對比,要八百卅位受訪選民從中選出比較討厭的對象,結果顯示國會輸多贏少,被討厭程度還超過蟑螂和蝨子。
美國財政懸崖趕在2012年最後一刻達成協商,為2013年經濟帶來了好彩頭,也讓許多經濟學家鬆了一口氣,至少經濟衰退最大因素消除,不過眼前仍然面對著充滿挑戰與期待的一年,全球經濟還存在許多疑慮,台灣必須戒慎恐懼。
美國總統歐巴馬已在周三簽署國會參、眾院通過的「財政懸崖」法案,不過危機並未落幕,未來2個月,總統和國會共和黨陣營還有更激烈的預算攻防戰要打,而雙方陣營都自覺握有勝券。
美國參、眾兩院分別陸續通過財政懸崖協商,激勵亞股在2013年第1個交易日全面走揚,除中、日股市仍休市外,台股盤中一度突破去年12月高點,收盤上漲79點,漲幅1.04%,收在7779點,是去年9月底以來最高;預期在國際股市氣氛樂觀、外資歸隊下,元月行情不看淡。
就全球經濟而言,眼前面對的可能將是充滿艱辛,又充滿期待的一年。進一步言之,許多國際著名的研究機構均指出二○一三年全球的經濟成長較去年為佳,但成長幅度並不大。
歐巴馬總統與美國國會在最後一刻達成加稅協議,順利渡過財政懸崖危機,為充滿危機的2012年畫下了先苦後甜的句點。2013年雖然不會再有震撼人心的金融風暴,相對平穩的總體經濟與政治環境,能見度較去年高出許多,有利於產業布局與投資策略規劃,可能是金融海嘯之後,又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