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財政策略的搜尋結果,共49筆
香港政府期望在今年,最遲明年進行《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工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昨接受香港商業電台訪問時說,國家安全在過去一年出現新挑戰,去年英國及美國情報組織公布加強在香港及大陸的情報蒐集工作,法律必須防範他們,必須令想違法的人,連違法都不敢,事後懲處已經太遲。
新北市政府近年推動都更三箭、公私合建等政策,積極開源,減少歲入出短差,財政局今在市政會議報告,財政局長李泰興表示,市府透過資產開發、增加稅收、開源節流等策略,去年地方稅收686億元,創下改制後新高,更首見17億元收支騰餘,減債幅度也達到最大,市府統整財政資源有成。
在英國政府公布的新財政計畫將英鎊兌美元匯率打入歷史新低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周二表示,美方正緊盯英國的情勢發展。白宮經濟顧問迪斯(Brian Deese)表示,保持財政紀律很重要,英國在此時做出這項舉動,可能使央行不得不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國際貨幣基金(IMF)則公開批評英國新政府此舉將影響貨幣政策的效果。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則警告英國政府這項減稅計畫可能威脅其信用評級。
歐元區各國的財政部長在周一達成一致性協議,逐步將財政政策從今年的支持性取向,到2023年轉為中性財政政策。
拜登政府針對俄羅斯與中國提出「整合威懾」策略,強調美國將整合涵蓋所有作戰領域與衝突層面的力量,並協調所有盟國及夥伴勸阻並擊潰任何形式的侵略。具體而言就是,整合、運用所有軍事及非軍事工具,其中包括傳統陸、海、空、核子、太空與網路的軍事力量,及外交、經濟制裁等非軍事手段。「傳統基金會」以《不良的構想》為標題發表評論,認為與其「整合威懾」不如建構軍事力量。這篇文章不幸言中,發表不到3個月,俄羅斯就入侵烏克蘭。
2022年法人都為股將優於債,因股市漲多,變數也將變多,波動將加大,因應市場的千變萬化,法人認為,投資多元、也要靈活配置,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全球策略收益債券能夠大幅提升投資效率,是波動年必備的資產之一。
變種病毒、通膨攀升、成長趨緩,以及貨幣緊縮,是當前全球金融市場的主要挑戰,預期2022年政策面及市場表現將逐漸「回歸常態」。預期上半年美國和歐洲的商品與服務需求得到釋放,經濟成長將高於疫情前的長期水準,成熟國家繼續帶領全球經濟復甦。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官方政策由緊轉鬆,中國經濟有機會在上半年「軟著陸」。2022年下半年,估計美國和歐洲的成長將逐漸放緩,財政措施趨緊,且貨幣政策不再那麼寬鬆。
法國和義大利在周四呼籲修改財政規則,讓各國留有更大餘地進行投資,並讓27個成員國在疫情後時期能更走向綠色投資。
工商時報「2022投資趨勢論壇」,台新銀行執行副總經理黃培直以「迎戰2022 掌握投資趨勢」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他解析,2022年面對經濟復甦長多持續,新舊經濟雙線運行,在機會與風險並存下,關注「3個2」的特徵,掌握「上半年布局、下半年收成」最佳策略。
2022年面對經濟復甦長多持續,新舊經濟雙線運行,台新銀行執行副總經理黃培直解析,在機會與風險並存之下,投資布局關注「3個2」的特徵,進入攻守兼備的時期,延續股優於債,並且成熟市場好於新興市場,可掌握「上半年布局、下半年收成」的最佳策略。
屏東縣109年度預算執行情形經審計機關審定歲入歲出餘絀數11億1838萬餘元,連續7年正成長。縣府表示,屏東縣財政曾一度被媒體評為「重度昏迷葉克膜」級,但縣府展現堅韌的應變力與執行力,不僅減債有成,自103年度起連年歲入大於歲出,累計歲入歲出決算賸餘99.51億餘元,且預算規模逐年成長,7年增加超過120億元,主要投入教育文化、社福建設等施政,展現亮眼的縣政成績單。
經濟復甦動能強勁下,整體印度稅收優於預期,法人表示,此有助支撐印度債券價格,同時印度債殖利率也有不錯的表現,甚至超過其他的新興債。
近期市場回穩,大中華股市也在資金輪動下,循環、成長類股輪流接棒演出,逐步回穩,表現上尤以台股、港股相對亮眼。據理柏資訊顯示,截至2021年3月30日,大中華基金類別中若以原價計,可以看到從去年疫情衝擊最大的去年3月底迄今近一年期的表現,前九強都有六成以上的表現。
外部利率風險及內部流動性疑慮,使陸股近期波動劇烈。法人認為,雖然中美政治看似劍拔弩張,大陸內需市場展望佳,加上政策偏多,陸股整理過後攻勢將再起。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呈現高檔震盪走勢,導致近期估值偏高的科技股下挫、債市的波動度也因此加大。儘管如此,柏瑞投信表示,若從過去歷史經驗來看,即使面對美債殖利率大幅上升的時期,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仍然保持正報酬,且具備較好的抵禦利率上行風險的能力,若此時債市拉回,反而是逢低布局高收益債市的好時機。
由於剛創逾一年新高的美國10年債息未進一步攀升,歐美股市周一同步上漲,美國道瓊工業與標普5百指數保持近來多頭氣勢,持續改寫歷史新高。
新冠疫情害英國經濟陷入300多年來最嚴重衰退,面對疫情帶給國庫沉重負擔,英國率全球主要經濟體之先,計劃自2023年起調高企業稅,由現行19%調高至25%,不僅是50年來頭一遭,稅率也是逾半世紀來最高,以修補疫情對政府財政造成的損傷。
工商協進會財政、金融委員會日前召開委員會,會中決議,函請金管會、財政部為維護租稅公平,提升金融、保險業的國際競爭力,2022年將現行金融營業稅率由5%調降至2%。
美國民主黨奪下喬治亞州兩席參議員席位,奪得參院控制權,掀起完全執政的「藍色浪潮」,翻轉原本市場的預期,料將有利拜登上任後推行政策刺激經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