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貢獻率超過的搜尋結果,共14筆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未來10年,中國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兆(美元,下同),服務進口總額將達5兆,兩者加起來將超過27兆,樂觀估計可能超過30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公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外媒援引數據計算顯示,中國在未來五年內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增長來源,增長貢獻率不僅遠超過其他國家,且較位居第三的美國多出一倍。此外,IMF預計未來五年,全球75%的經濟增長貢獻將集中於20個國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26日表示,當前俄烏戰爭和貨幣政策收緊都在抑制全球經濟發展。她預計,即便是2024年的展望會更好,但是2024年的經濟增長也會低於過去10年3.8%的增長。與此同時,受高通膨、地緣政治衝突與分裂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中期展望依然是疲弱的,而且金融穩定風險還在增加。
大陸國家發改委28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實施進展情況,指出近5年來大陸農村民生躍上新水準。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從 2017至2021年,全大陸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28.9%,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由2.71縮小到2.5。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於11日在北京召開,主題為「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與國際合作」,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唐登傑表示,從「十三五」以來大陸的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在60%以上,並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消費市場規模居全球前列。
據《證券時報》報導,2020中國農業展望大會20日在北京召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農業現代化有了質的飛躍,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9.2%,三大主糧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0%,農藥化肥的使用量連續3年實現負成長。
A股資金行情持續發燒,繼2019年9月北向資金淨流入逾人民幣(下同)650億,創歷史新高後,10月北向資金續流入320億,持續大吸金。法人表示,A股在資金加持、企業盈利回升、貨幣寬鬆等利多匯集下,第四季漲升力道看俏,建議趁短線回檔逢低布局,掌握甜蜜上攻行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日前在其亞太區專場發布會上表示,該組織預計亞太地區在2019年和2020年的經濟增速均為5.4%,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而其中大陸的貢獻率超過30%,佔亞太地區對全球貢獻率的一半以上。
大陸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8日開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8日「十九大」開幕式時表示,「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重要大會,大會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在工作報指出,去年國內生產總值達74.4萬億元,增長6.7%,名列世界前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工業企業利潤由上年下降2.3%轉為增長8.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北京市近日發布北京創新驅動發展監測評價結果,去年北京創新驅動發展總指數為130.7,連續5年穩步提升,年均提高6.1個點;去年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個百分點以上。結果稱,中關村的制度創新功不可沒,其商業模式已影響全球。
針對當前中國大陸經濟前景,多位大陸企業家昨(11)日表示,大陸經濟沒有「硬著陸」的風險,但今年下滑的壓力可能更大;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蔭環表示,面對產能過剩問題,轉型升級是企業唯一的出路。
大陸各地「二會」陸續舉行,許多省分調降今年的消費成長預測值,也訂出刺激消費政策。大陸商務部指出,「十三五」規畫時期,消費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會逐漸上升,對經濟貢獻率甚至會達到7成,重點會放在挖掘養老健康、汽車等產業。
大陸國家旅遊局副局長祝善忠近日指出,大陸公共假期全年有115天,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012年大陸出境旅遊人數超過8千萬人次,居全球第3,對世界旅遊市場貢獻率超過7%,大陸民眾強大的消費實力,讓「節日經濟」持續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