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貨幣大戰的搜尋結果,共60筆
美元得天獨厚的國際貨幣(國際通用交易貨幣,Vehicle Currency)地位,讓美國儼然成為全球的央行—擁有貨幣的發行權。當美國執行其貨幣政策,透過貨幣供給的增減來達到其經濟目標,其影響必然牽動國際經濟局勢。換言之,擁有國際通貨發行權的美國,是有能力透過其貨幣的發行來進行跨國的經濟干預。這個特殊權力有其歷史背景與要件,故引起其它新興大國的覬覦並企圖取而代之,乃屬常理。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日表示,為抑制大漲的通膨,全球央行幾乎都在升息且幅度不小,亞洲地區也需留意是否會受到無謂牽連。
從前總統川普到現任總統拜登,美中全面角力的戲碼持續上演;除表面上地緣政治競爭,檯面下一場「國際貨幣戰」也悄然開打。為打破美元霸權體系,中國從2009年起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並藉由「一帶一路」計畫推動人民幣走出去,而貿易戰開打後,更加速北京「去美元化」動作。但對美國而言,一旦人民幣崛起,不只美元優勢機制將不復存在,美國的金融地位也可能進一步崩塌。
上櫃建商亞昕國際(5213)自結2020年12月營收18.2億元,累計全年營收達55.8億元,表現不俗,董事長姚連地表示,中美貿易大戰,爆發台商鮭魚返鄉潮,加上全球貨幣寬鬆政策,資金豐沛轉向股市與房地產,今、明兩年房價易漲難跌。
人民幣貶破7元關卡,創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首見,專家指出,對在大陸當地電子製造出口商來說,人民幣貶值將抵銷因貿易戰加稅帶來的成本,讓廠商稍有喘息空間。不過,從川普啟動第四輪貿易關稅制裁、中方放手人民幣貶值「強硬」回應來看,這場中美貿易戰恐會持續4至6年左右,對全體台商來說皆受波及,無一倖免,建議台商加速產業升級,才是亂世不確定中的唯一確定之道。
《CNNMoney》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打算以弱勢美元刺激美國經濟有如司馬昭之心,但專家警告,川普若執意執行此一策略,恐將引爆全球貨幣大戰。
陸美貿易戰持續超過一年,不僅從關稅變成科技大戰,未來還可能衍伸成貨幣戰爭;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表示,人民幣、新台幣以及韓元等,自5月初以來貶值幅度都超過2%,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債殖利率倒掛曲線愈來愈明顯,這恐怕是全球景氣進入衰退循環的警訊。
中美貿易戰會演變成一場貨幣大戰嗎?今年春季和夏季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下滑達9%,來到近幾年的新低點。由於諸多因素,人民幣正在不斷被推低。隨著美國提高利率,它讓中國的利率相對不具吸引力。而現在貿易關稅不斷升級,外界擔心人民幣恐怕再度貶值,進一步加劇雙邊緊張關係。
近期全球貿易紛爭擴大、新興市場貨幣承壓,投資人買進美元做為避險資產,再加上歐美貨幣政策的背離,使得歐元延續4月份來的弱勢格局,截至9月初累計下跌幅度已經達6%以上,貿易戰火也帶動全球貨幣大戰開打,使得投資人面臨較高的匯率波動風險。
美中貿易戰,政院喊出戒慎但不恐懼,賴揆晚間接受非凡財經台專訪時說,目前第一波會受到影響的台商的產業主要是中低階的自行車,可能在中國生產銷往美國;至於是否擔任貿易戰演變成貨幣戰,賴揆說,在央行主持之下,台灣的貨幣相對穩定股市、匯市也非常穩定。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美國啟動第一階段340億美元關稅清單,大陸隨之在黃豆及汽車進口關稅上進行反擊,引發川普不滿,宣稱將再加碼2千億、甚至最高可能高達5千億美元的關稅清單。雙方隔空喊話、較勁意味濃厚,連帶也引起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新興市場貨幣出現競貶走勢。其中,人民幣更是在短短半個月內跌掉3.2%,年初低點迄今已狂貶8%,遠遠超過2017一整年的升幅6.3%,戰火似有從實體面擴大至金融面跡象。
◎中國時報
歐洲央行(ECB)決策官員諾沃尼(Ewald Nowotny)周一警告,以美元走強、人民幣走貶的情勢來看,一旦全球貿易戰愈演愈烈,最後可能演變成一場貨幣大戰。此外,針對利率政策,諾沃尼重申,ECB擬維持負利率至2019年夏,之後對於任何緊縮貨幣政策,ECB會採取「觀望」態度。
歐洲央行(ECB)決策官員諾沃尼(Ewald Nowotny)周一警告,以美元走強、人民幣走貶的情勢來看,一旦全球貿易戰愈演愈烈,最後可能演變成一場貨幣大戰。針對利率政策,諾沃尼重申,ECB擬維持負利率至2019年夏,之後對於任何緊縮貨幣政策,ECB會採取「觀望」態度。
陸美貿易戰「開火」倒數,戰事甚至擴大成貨幣大戰,人民幣昨早開盤重挫並狂瀉700點,貶破6.7元對1美元心理防線,創11個月新低;新台幣受人民幣重挫影響跟著「歪腰」,終場收30.586元對1美元,創近1年新低,而兩岸貨幣大貶,恐慌情緒蔓延,也造成兩岸三地股市巨震。
川普啟動對中國的關稅壁壘,中國也不甘示弱的揚言反擊,在貿易大戰的背景下,亞洲四大貨幣的前景會有什麼變化呢?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與總統蔡英文通話,遭美國部分主流媒體與政界批評。他今天繼續在推特貼文,質疑中國大陸操縱貨幣及南海擴軍,爭議似無退燒跡象。
面對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大陸政府高喊要去產能,但至今未有大刀闊斧的動作,改革不見成效。多位美國經濟學家15日表示,大陸在解決去產能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很有可能重蹈日本「失落的20年」覆轍,經濟陷入長期低成長的泥沼。
全球貨幣大戰愈演愈烈,只不過日本與歐洲卻都轉居下風。倫敦《金融時報》報導,全球貨幣戰爭已進入一個嶄新且更複雜的階段,日本銀(央)行與歐洲央行(ECB)在此一階段都出現弱化本國貨幣戰力大打折扣的情形,導致日圓與歐元雙雙走強。
《華爾街日報》報導,就在日圓兌美元升至近1年半新高價位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再也按捺不住,警告各國不應任意干預匯市,以遂行貨幣競貶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