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貨幣市場型的搜尋結果,共22

  • 國內投資股票型基金 規模月增16%

     11月以來隨美國通膨觸頂回落,資金重回風險性資產,台股上演強勁修復行情,帶動主動式操作的國內投資股票型基金規模回升至3,595億元,創半年來新高,並較前一個月成長519億元,增幅逾16%,為境內各類型主動式操作基金之冠。

  • 《國際金融》比特幣跌破3.4萬美元 創1月來新低

    周一全球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價格跌破3.4萬美元大關,創下1月以來的新低價。股市大跌持續衝擊加密貨幣市場,目前數位貨幣的走勢通常跟隨科技股等所謂風險型資產。

  • 《基金》史上第二高 投信基金規模達4.43兆

    10月全球股市波動加大,不過,資金寬鬆浪潮延續下,帶動投信基金規模成長,達4兆4309億元,居史上單月第二大。法人指出,新冠疫苗傳出好消息、美國選舉結果大致底定,疫情、選情兩大變數逐漸消除,看好未來經濟動能復甦下,股票等風險性資產表現。

  • 加密數位貨幣的未來

     近年來各國政府加強管理數位加密貨幣的力道越來越明顯,政府及加密貨幣擁護者之間存在的問題是應如何取得一個適當之平衡點,這點是政府及相關業界值得注意的趨勢。

  • 16檔固定收益基金創新高 力抗市場震盪

    受到新冠病毒全球疫情擴散衝擊下,全球金融市場歷經了3月的暴跌、4月的反彈,而近期報章媒體的壞消息也比好消息多,無論是各國的GDP創新低、失業率創新高,油價震盪劇烈一波接一波等利空,使得股市也表現震盪,引發人心惶惶不過,對於持有固定收益資產的投資人來說,這段期間相對安穩。

  • 恐慌情緒降溫 基金規模創新高

    恐慌情緒降溫 基金規模創新高

     中美貿易衝突和緩,帶動資金同步回流股、債資產,根據統計,10月國內投信基金規模續創新高,達3兆8576億元。法人表示,美國大選、企業獲利、政經不確定等多空因素並存,建議投資人強化資產品質,聚焦美、台股市、高股息、高品質債券與稀有性的AI創新產業、富裕國家債券等資產,創造長期贏面。

  • 美市政債、新興債 配置收益首選

     隨著全球景氣擴張來到緩成長階段,提供收益的債券基金持續獲得資金流入。根據晨星統計台灣境內投信發行的境內基金,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固定收益資產占比為42%,遠高於股票型(23%)與貨幣市場型(22%)。

  • 避險 逾200億美元轉進貨幣市場

    避險 逾200億美元轉進貨幣市場

     中美貿易紛爭升溫,再度牽動市場敏感投資神經,避險買盤分別湧入公債市場和貨幣市場,使得美國公債殖立利率走低到過去一個月低點,美國貨幣市場基金5/2~5/8再獲203億美元資金進駐,至於主要風險性債券,除了投資級企業債仍有6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和高收益債券基金買氣都明顯受到壓抑。

  • 《基金》避險氣氛濃,資金湧進2市場

    美中貿易紛爭升溫,再度牽動市場敏感投資神經,避險買盤分別湧入公債市場和貨幣市場,使得美國公債殖利率走低到過去一個月低點,美國貨幣市場基金上周再獲203億美元資金進駐,至於主要風險性債券,除了投資級企業債仍有6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和高收益債券基金買氣都明顯受到壓抑,高收益債券更轉流出6億美元。

  • 《基金》去年國內投信基金規模淨增2534億元,創近9年新高

    2018年全球金融市場多空分歧,但國人投資意願不減反增,帶動國內投信基金規模全年淨增加2534億元,創近9年來新高紀錄,增幅逾1成。法人表示,2019年市場波動可能加大,投資人更應該加強投資紀律,透過定期定額、分散布局方式,創造未來的贏面。

  • 易憲容》大陸房產調控 明年不會鬆綁

    在中美貿易摩擦的陰影揮之不去、國內外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持續上升的情況下,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了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該會議不僅是對2018年經濟工作全面總結,也是為2019年經濟政策定調。所以,市場對這次會議十分關注,也對會議公告進行了不同的解讀,以此來瞭解2019年中國的經濟政策會有多少變化。

  • 元大投信3檔國內貨幣市場型基金 惠譽升評等

    元大投信3檔國內貨幣市場型基金元大得寶、元大得利、元大萬泰,國內信用評等獲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由AA+f(twn)調升為AAAf(twn),國內市場風險敏感評等為‘S1(twn)’。

  • 《基金》8月投信基金規模續胖

    儘管8月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劇烈,投信基金規模仍持續成長,達2兆5188億元,月增長0.63%。法人指出,短期市場波動雖大,股市緩步向上的走勢卻沒有改變,尤其是受貿易戰干擾程度較低的美國中小型企業,及著重服務、內需和軟體等族群,後市仍然看俏。

  • 比特幣一路飆 大戶不敢上車

    比特幣一路飆 大戶不敢上車

     CNBC報導,比特幣行情正火紅,專門投資數位貨幣的對沖基金因此湧現,平均每周新成立2檔基金,包括比特幣等所有加密貨幣的總市值今年來暴增10倍至逾1,700億美元,只是主流的機構投資人因存有疑慮,仍選擇跟這個新興數位貨幣保持距離。

  • 元大投信 發行國內首檔澳幣貨幣市場基金

    元大投信將於2017年1月9日起募集國內首檔澳幣貨幣市場型基金-元大澳幣貨幣市場基金,元大投信目前旗下的貨幣市場型基金,已有新台幣、人民幣及美元貨幣型產品,再次搶先市場推出澳幣貨幣市場型基金。

  • 川普震動金融市場 台灣投資人先知道

    川普當選讓全球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增溫,不過根據統計,台灣投資人10月大舉加碼跨國平衡型基金,顯見提早嗅到這股不確定性。

  • 《盤前》資金寬鬆 台股挑戰8500

    受惠國際油價持穩反彈,與北美製造業景氣回溫等經濟指標轉佳,激勵歐美主要股市周二多大漲,也使亞洲地區周二早盤率先開盤日、韓兩市場甫開市即跳高強彈,對台股短多持續向8500點挑戰具正向。

  • 小辭典-傘型基金

    傘型基金在國內是從2004年獲得主管機關開放,指的是開放式基金的組織架構,而非單一檔基金的類型,所以它可以是股票型、債券型、組合型、指數型等。傘型指該基金名稱下,包含多檔獨立的子基金,且有各自的基金經理人,這些獨立的子基金可不限於同一類型;例如今年3月展開募集的元大美元傘型基金,底下包括債券型和貨幣市場型兩檔,傘型基金好處是子基金轉換免手續費,投資人可根據自己投資屬性把資金配置到子基金。

  • 《金融》保德信:人民幣抗貶,看好貨幣市場、收益型基金

    國際貨幣基金(IMF)11月將決定是否把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成為「貨幣籃子」中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之外的第五重要貨幣,為爭取人民幣國際化,中國人民銀行近日也表態,人民幣下半年將保持「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 《基金》6月定期定額金額,再創逾4年新高

    雖然6月中下旬全球股市明顯回檔,債市也出現動盪,但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6月投信基金規模2.12兆,月減幅僅0.01%,主要是資金仍呈淨流入,沖抵了基金淨值下跌的影響;各類型除了貨幣市場型及債券型為淨流出之外,其餘包括股票型、平衡型等皆為淨流入。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