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貨幣政策的搜尋結果,共6,710筆
美國去年以來啟動暴力升息,全球主要央行跟進升息,金融市場震盪加劇,中央銀行最新報告分析,以近兩次聯準會緊縮政策來看,這波升息更快、力道更強,且外溢效應已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盪,資金也自新興市場大幅撤出,整體影響明顯較2015年啟動升息更大。
在美國聯準會(Fed)開會前一週,澳洲與加拿大央行本週6日與7日將召開決策會議,其結果被視為Fed利率走向的風向球。這兩大央行面臨的狀況與Fed類似,市場原本預期利率將維持不變,但近日數據意外強勁推高升息預期。鑒於上周五就業報告好壞參半,目前市場押注Fed6月將暫緩升息,但7月重拾升息步調。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俳徊今年低點,本周一度低見7.13,收報7.08。中國經濟數據未如預期、中美利差等因素持續拖累人民幣表現,人民幣兌美元自今年1月高點以來貶約5%,惟中國人民銀行未見顯著出手干預。分析認為,人民幣貶值即變相寬鬆,能為中國經濟復甦提供助力。
據CoinDesk報價,2日盤中每枚反彈0.9%報27,109美元,終止連跌兩天走勢,重回2.7萬美元水準以上。雖然比特幣等加密幣跟其他風險性資產價格走高,顯示市場的風險胃納增加,但跟4月中逾3萬美元相較,其走勢仍然往下,反映市場對聯準會貨幣政策走向仍持謹慎態度。
4月以來,大陸經濟修復動能出現見頂回落跡象,下半年經濟增長或經歷U型修復的打底階段。對此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指出,當前大陸經濟正面臨「高債務、弱需求」的組合,財政、貨幣政策都需要進一步加力,他認為,降準或下調政策利率,都在選項之內。
日本央行新任總裁植田和男4月28日首次主持日銀貨幣政策會議,被問到什麼時候會改變極寬鬆貨幣政策?植田回答,目前寬鬆貨幣政策是適當的,下半年到明年通膨率將降到2%以下,必須等通膨穩定回復2%才是調整時機。
升息進入尾聲,國人瘋買債券ETF,觀察近期債券ETF市場超夯,其中國泰20年美債ETF、中信美國公債20年ETF、元大美債20年ETF受益人數都暴增,今年至5月26日止受益人成長幅度驚人,分別成長1,009%、433%、141%,熱度持續升溫。
亞洲地區的部分央行仍在升息,但幅度有所收窄,由於通膨放緩和經濟增長減速,市場預期升息周期即將告一段落,防止了金融環境進一步收緊。科法斯表示,由於目前政策利率明顯高於幾年前的水準,企業仍然面臨嚴重經營風險中。
亞洲主要貨幣集體走貶趨勢明顯,日本首先跳出來大踩剎車。針對日圓近日急速貶值,日本政府30日召開緊急會議商議對策,財務省外匯官員會後表示,將密切關注日圓走勢,且不排除任何選項,暗示必要時可能出手干預匯市。
人民幣在過去一個月表現欠佳,目前美元兌人民幣徘徊於7.0關口上方。最近人民幣走軟主要是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中國經濟活動動能減弱所致。儘管前者不太可能完全消退,但瑞銀認為中國經濟復甦仍將持續,進而帶動人民幣在下半年走升,預計美元兌人民幣的下行趨勢保持不變。綜合而言,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將今年9月和12月預測值分別上調至6.7和6.6此前均為6.5)。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最近,人民幣國際化接連傳來新消息——5月16日,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馬爾文」輪在廣東順利接卸,成為中國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5月15日,中國大陸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以下簡稱「互換通」)正式上線運行;4月26日,阿根廷政府宣佈將使用人民幣結算從中國進口商品貿易。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在28日總統大選第二輪決選中獲勝,執政即將邁入第三個10年,令外界擔心土耳其延續非正統貨幣政策將使經濟深陷危機,里拉匯率因而貶近歷史低點。
大陸最新宏觀數據透露經濟復甦疲弱,對此大陸官媒29日撰文指出,當前投資結構不均衡、消費增長不及預期、出口形勢嚴峻,經濟持續增長還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呼籲貨幣政策仍需進一步發力,為經濟復甦提供持續動力。
市場雜訊不少,美國聯準會(Fed)鷹鴿立場分歧,美國6月升息是否告終不明確,牽動下半年全球匯率走勢,去年以來民眾大買美元定存,今年可否延續勢頭?國銀認為,升息循環近尾聲,此時除3成到5成保留美元資產,也可分散布局其他幣別,包括歐系貨幣及黃金有望走強,日圓、人民幣也有表現空間。
本週三(24)上海合作組織宣佈要使用金磚國儲備貨幣後,歐亞經濟聯盟(EEU)官員稍早也宣佈金磚國家(BRICS)和上海合作組織(SCO)應該要共同使用加密貨幣及推出新的金融卡類型的支付方式,官員稱,已經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和技術,本次釋放出來的消息,直接證實了金磚國儲備貨幣會採用加密貨幣形式發行。
被視為日本全國物價趨勢領先指標的東京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5月份數據衝上40年新高紀錄。在物價壓力升溫下,加重外界對日本銀(央)行可能退出超寬鬆政策的預期。
時序走到第二季中下場,儘管終端市場需求的確相對疲軟,但因庫存持續消化,加上利率政策目前來看似乎也不再是困擾市場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債市的布局上,或許可從美歐日央行利率政策方向來看,投資人可聚焦高評級的信用債。
韓國央行25日宣布基準利率維持於3.5%不變,此為連三次例會決策按兵不動,符合外界預期。但韓央總裁李昌鏞(Rhee Chang-yong)釋出鷹派言論,強調貨幣緊縮尚未結束,必要時仍可能升息。
一直以來,市場都對人民幣破七有種迷思。
韓國央行25日召開決策會議,決定利率維持不變,並且下修今年經濟成長預估,該央行暗示尚未完成緊縮政策,帶動公債殖利率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