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貨櫃航商的搜尋結果,共83

  • 航運股迴光反照?景氣變好也不見得賺錢 老董爆1內幕

    航運股迴光反照?景氣變好也不見得賺錢 老董爆1內幕

    縱然近期航運報價兩樣情,貨櫃往下而散裝上揚,不過整體航運類股近日出現轉強跡象,股價續航力仍有待觀察。

  • 股價指數期貨贏家專欄-航運期貨 陷5日線保衛戰

     全球報復性旅遊人口數激增,據世界旅遊觀光協會(WTTC)《2023年經濟影響研究》報告,今年全球旅遊市場規模預計將達9.5兆美元,已經接近2019年的疫前水準。因市場供不應求,近期機票價格恐持續居高不下。

  • 供需失衡 亞洲貨櫃航商剉咧等

    供需失衡 亞洲貨櫃航商剉咧等

     海運市場供需失衡拉警報,全球航商剉咧等。主要貨櫃航商今年首季獲利年減6成起跳,亞系航商長榮(2603)、陽明(2609)年減更逾9成,萬海、以星甚至虧損。歐系航商馬士基、達飛已釋出展望悲觀憂慮,陽明準備長期抗戰,長榮、萬海(2615)將在30日召開股東會,營運展望、運價走勢、應對挑戰、未來股利政策等受關注。 長

  • 鄭貞茂:貨櫃航商準備長期抗戰

     陽明海運董座鄭貞茂3日表示,台灣產業是全球供應鏈重要一環,以目前全球經濟來看,景氣落底可能遞延到第二季甚至第三季,而即便景氣變好,也不代表運價就會上升,因為今、明兩年貨櫃航運市場都處於供過於求狀態,他認為貨櫃航商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

  • SCFI強彈 周漲幅2年來最猛

    SCFI強彈 周漲幅2年來最猛

     貨櫃航商三力發功,讓跌深的美國線再現漲價行情!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於14日大漲8%,創2年來最大周漲幅,領漲的美國線大漲逾2成;接著15日北美線基本運價GRI也喊漲成功,是船公司今年以來首次順利推動漲價計畫,美國線每40呎櫃漲幅600美元上下。

  • 《航運股》現貨價跌破成本+庫存去化未明 本土法人看淡貨櫃航商營運

    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上周小幅反彈,結束連9跌,不過,本土法人出具的報告認為,SCFI美西線、美東線、歐洲線運價指數第1季都呈現雙位數下跌,並已跌破成本線,加上庫存去化恐怕延續至第2季,持續保守看待貨櫃三雄獲利展望。

  • 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 第一期將於5月正式營運

    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 第一期將於5月正式營運

    台灣港務公司與長榮海運公司簽署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S1至S5貨櫃碼頭租賃契約,新購機具已於上月抵港,第一期S5至S3B碼頭預定5月1日起正式營運,第二期S3A至S1的營運期程為明年5月1日,正式啟用後可優化港埠設施及提升作業效能。

  • 長榮海運分階段啟動 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5月營運

    長榮海運分階段啟動 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5月營運

    高雄港為台灣第一大國際商港,為提升高雄港競爭力、穩固貨櫃樞紐港地位,也滿足大型船舶進港作業需求,高雄港務分公司與長榮海運簽約承租第七貨櫃中心,並將分兩階段啟動營運,第一階段將在5月1日正式營運。

  • 散裝航運業者注意! 高雄港過年停止裝卸作業時間看這裡

    散裝航運業者注意! 高雄港過年停止裝卸作業時間看這裡

    年節將至,為讓碼頭勞工、裝卸業者安心過年,台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表示,散裝貨碼頭將於明年1月21日(農曆除夕)下午5時許至1月23日(農曆初二)停止裝卸作業,直到1月24日(農曆初三)彈性配合、1月25日(農曆初四)恢復正常作業;貨櫃則由貨櫃航商自主管理,港務公司配合作業。港務公司表示,請業者提前規畫,注意裝卸作業調整時間。

  • 運價跌 航商掀搶貨大戰

    運價跌 航商掀搶貨大戰

     中美歐消費與生產同步放緩,造成全球航運貨量急縮、運價急跌,貨櫃海運、散裝航運、航空貨運搶貨大戰愈演愈烈!尤其是運價跌深的貨櫃航商,第四季大動作跨界搶貨,一面跟散裝航商搶運鋼材、木材、遊艇等,一面也跟航空業搶運消費性電子產品、大型機台、高價內衣等。

  • 台灣首家 德翔海運赴港申請掛牌

     德翔海運正式向港交所申請掛牌上市,法人估最快今年底、明年初,成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台灣貨櫃航商。德翔目前排名全球第19大航商,據招股書說明,截至今年8月按每周靠港次數、航線服務量,在大陸大灣區至日本、菲律賓及大洋洲等航線,德翔都居三大航商之列。

  • 安恩嘉揪長榮 打造智慧運籌商港

    安恩嘉揪長榮 打造智慧運籌商港

     新漢集團子公司安恩嘉股份有限公司,於今年7月與長榮海運正式簽訂海港智慧AI貨櫃辨識及自動化系統合約,共同打造高雄港第七碼頭貨櫃中心,成為台灣第一個落實國際智慧運籌商港和世界跨國企業高附加貨物輸出入的據點之一。

  • 洲際一、二期助陣 高港裝卸量大增 鞏固轉運地位 牽動亞灣科技與觀光發展

    洲際一、二期助陣 高港裝卸量大增 鞏固轉運地位 牽動亞灣科技與觀光發展

     歷經近30年,高雄港洲際一期、二期建設計畫,在長榮海運的第七貨櫃中心設備陸續到位、華新麗華和銘榮元兩企業得標進駐後,總面積572公頃的臨海和外海區域,迎來近20家企業、逾千億元的投資,招商終於走到最後一哩路。比十年磨一劍還艱辛的高雄港,海運樞紐港的地位至此更鞏固,並將牽動高雄市亞灣的科技發展和觀光蛻變。

  • 搶發言權 韓HMM投15兆韓元擴運力

     韓國最大貨櫃航商現代商船(HMM)13日宣布,計劃未來五年投資高達15兆韓元(約新台幣3,460億元),強化運力。此一發展引來國內航運界高度關注,認為HMM此舉的目的,是想加強在THE聯盟地位與發言權,對同一聯盟的陽明,將造成很大經營壓力。

  • 顏益財:貨櫃雙雄今年仍會大賺

    顏益財:貨櫃雙雄今年仍會大賺

     貨櫃雙雄長榮、陽明上半年營收寫三高,近日股價卻緊貼公司淨值,陷入超跌。對此,業內投資大戶台驊董事長顏益財13日大膽預測,貨櫃雙雄今年有機會大賺五至七個股本,到年底淨值雙雙突破百元大關,現在閉著眼睛都可以投資,長榮、陽明股價都在100元以內,只要敢進場,穩賺不賠。

  • 長約價鬆動 航商彈性因應

     運價牽動股價引爆市場多空論戰,今年農曆年後貨櫃海運高運價小幅修正,外媒報導5月起跑的美國線合約價恐將重談,更震撼市場。對此,多家航商、貨代業者透露,繼美西線現貨價跌破合約價之後,近日部分美東線、歐洲線也跌破,但目前船公司都不考慮修改合約。

  • SCFI連三跌 運價拚Q3回穩

     貨櫃航商運價保衛戰全面開打!航運界稱,歐美除了庫存仍待消化,高通膨也壓抑終端需求,期待中的上海復產報復性出貨潮未現,進入第三季傳統海運旺季拉貨稍有減緩或遞延,讓已集結搶市的船隊出現填艙壓力,6、7月只要有貨量、運價好談,業界期待8月庫存、通膨因素消化,出現補貨潮。

  • 美西線運價倒掛 長約價恐重談

    美西線運價倒掛 長約價恐重談

     貨櫃海運現貨價近期弱勢,據悉美西線部分貨櫃運價「保七」(每40呎櫃7,000美元)不成,現貨價跌破長約價,出現「倒掛」現象,歐洲線現貨價死守1萬美元,也岌岌可危,市場傳出有托運客戶計劃與航商修改長約價,恐危及航商獲利。

  • 台驊駁斥馬士基重創說 航運景氣 年底才可能現拐點

     航運巨頭馬士基示警運量將下跌,貨櫃運輸可能最快8月重創,此說法一出,20日引發貨櫃三雄股價下挫逾6%~8%,不僅創波段新低,甚至出現棄息賣壓。

  • 通膨、解封改變歐美消費行為 SCFI運價指數 中止連四漲

     最新一周上海航交所SCFI運價指數中止連四周回升走勢,17日報價下跌0.27%至4,221.96點,歐、美四大航線全面修正,美西線、地中海線跌幅都逾1%。據航商、貨代業者觀察,通膨、解封等二大因素,正在改變歐美消費行為,6月下半開始預訂7月艙位,第三季是海運傳統旺季,啟動年底聖誕、感恩購物季拉貨,屆時通膨、解封對歐美買盤的影響程度將更明朗。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