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買廠的搜尋結果,共515筆
美國網路設備巨擘思科(Cisco Systems)21日宣布,將以全現金方式收購資安與資料分析軟體商Splunk,交易規模估達280億美元,創思科有史以來最大宗收購。
台中市政府追查進口蛋流向,查獲2間液蛋製造廠曾使用巴西蛋卻標示產地為台灣,且業者更驚爆是依照農業部指示,瞬間引爆各界討論,有網友就想到消基會抽查市面上的豬肉,卻全無萊豬一事,驚呼「市面上買不到萊豬的原因也是一樣?」
統一(1216)集團近期北中南擴展物流園區,除台南新市物流園區、台中園區等動工趕興建,15日代子公司南聯國際公告斥資3.8億元買下原倉庫旁廠地廠房近3,000坪,法人預估,在統一既有規劃物流園區未啟用即呈現不足狀況,南聯國際的大倉擴大有可能朝整體物流區規劃。
芒果王子楊哲推出新專輯《時也運也命也》,專輯與個唱同步推出,人生谷底驚喜翻身,近日投下千萬元購地蓋工廠,命運負債變資產,楊哲笑嘆好酒沉甕底,終於時來運轉。
普華國際財務顧問(PwC)暨普華國際不動產近期發布《多元投資季刊:2023第3季》,因上半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三讀通過並於7月正式上路、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及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陸續推出,對住宅市場採取更多管制措施促使部分投資人態度轉為觀望,進而影響土地及住宅市場的投資動能,資金逐漸轉移至商用不動產市場。
8月儘管有半個月的傳統鬼月淡季影響,不過國內新車買氣火熱,支撐各上市車廠營收續居高位,多數繳出較去年同期雙位數成長的好成績,三陽(2206)、和泰車(2207)、汎德永業(2247)8月及前八月營收更均創同期新高。
Certified Pre-Owned福斯原廠認證中古車以「德制工藝 歷久如新」概念,升級數位化服務,與Volkswagen官方網站全面整合,打造最完整擁車體驗,同時以八大保證2.0為核心,提供「數位化車輛認證系統」,呈現德國認證標準之車況履歷,消費者不僅能直接查詢車輛資訊,更可即時參考認證結果與評分。
外資本周連續3個交易日買超緯創(3231),而緯創昨天下午新竹湖口二廠,不明原因一度發生火警意外,公司已發聲明:沒有造成公司任何財務損失,生產及營運一切正常,並無受到任何影響。
新竹市政府昨(24)日公布委託美國職棒大聯盟指定場務單位所檢測的新竹市立棒球場工程報告,其中包括球場排水、土層等都有缺失。負責新竹棒球場工程的巨佳營造則強調,「契約是國產車的內容,不可能要求我們做出進口車等級」。對此,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則質疑三件事,並直呼「完全解釋不通」。
櫃檯買賣中心帶領峰安車業(7629)、卡訊電子(7497)、一等一科技(7492)3家創櫃板公司於「2023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活動設置「創櫃新星主題專區」,希望能推廣創櫃板制度並提升創櫃板公司知名度。
原定去年開始交車、陸軍花費405億台幣向美國採購108輛最新型的M1A2T坦克,首輛車即將出廠,並將在明年運交38輛。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弟子斯皮爾(Guy Spier)就今年以來人工智慧熱潮發表看法,他透露,手上並沒有持有輝達股票,主要原因是估值太高,唯一持有的晶片股是美光科技。
全台市場資金積極流動至商用不動產,帶動內科廠辦成長穩健,今年上半年即出現10筆總價億元以上的交易紀錄,企業砸重金搶進杜拜國際金融大樓、長虹NASDAK科技大樓、方元富基科技大樓等指標廠辦。隨著市場邁入下半年傳統旺季,在自用需求支撐下,預估全年內科廠辦交易量可望達到120~140億元。
日月光投控(3711)周三舉行重訊記者會,子公司日月光半導體向宏璟購入新建廠房之持有產權,以因應日月光集團未來產能擴充之需求。
當全台美市場緊盯輝達(NVIDIA)、超微(AMD)帶起的AI風潮之際,一股來自中東地區的強勢買家兵團悄悄興起,外資摩根史丹利在7月初報告中就指出,台系伺服器代工廠為緯穎(6669)將是受惠者。「最近確實有來自中東客戶的訂單,不過公司也還在觀望,畢竟現在供應很吃緊,基本上還是無法滿足客戶需求。」一位供應鏈主管告訴CTWANT記者。
美國晶片製造商邁凌(MaxLinear)宣布取消以近40億美元收購台灣IC設計公司慧榮科技(Silicon Motion)的交易。
全球電動車銷售量成長,加上鋰等關鍵性材料價格趨穩之下,中國大陸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上季獲利狂飆。而讓這家全球最大電池業者狂賺的背後推手,主要就是營收比重占了12%,上季銷售量創新高的大客戶特斯拉。
碳化矽(SiC)需求看好,日本IDM大廠羅姆(Rohm)宣布買下一家日本太陽能系統廠,擴大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產能,企圖與Wolfspeed爭奪市占龍頭寶座。
趁疫情強身,安力-KY(5223)在疫情期間斥資千萬美元在浙江湖州圈地設立新廠區,希望「以買代租」,取代既有承租的昆山廣禾廠,安力-KY指出,歷經二年多疫情施工不易的考驗,該廠預定於第三季峻工、並於今年底進入試產。
今年以來車市買氣夯!車廠上修全年業績目標動作一波接一波,台灣本田看好第11代Civic e:HEV及六代CR-V兩大重磅新車接連上市效益,上修本田(HONDA)品牌今年度在台銷售目標,自年初的2.8萬輛拉高至3.45萬輛,上修幅度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