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貸款餘額的搜尋結果,共411筆
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購置住宅貸款餘額今年第二季與第三季雙雙突破10兆元,10年間國人的房貸金額就增加4.3兆元,顯示國人有許多資產都在不動產上,其中房貸金額第一名的是新北市,房貸餘額還有2.4兆元,不過10年間成長最多的是新竹縣,房貸餘額增加了1.27倍。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4日在《人民日報》撰文表示,要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要主動適應房地產市場重大轉型,戰略上,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策略上,弱化房地產市場風險水準,防範房地產市場風險外溢。
中央銀行27日公布10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在新青安房貸熱度帶動下,購屋房貸餘額達9兆8,398億元,較上月大增790億元,餘額續創新高,且年增率擴大為6.15%,增幅創下今年以來新高。
不動產市場出現警訊!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國內不動產放款龍頭─土地銀行7月底不動產逾期放款金額,較2022年底增加了1.35億元,上升0.009個百分點,逾放增加表示貸款人還款不穩定,提醒明年不動產市場經營環境混沌不明,相關放款須審慎小心。
第一屆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五大成績首度揭曉。首屆聯盟輪值主席、中信金控總經理陳佳文10日表示,去年五大金控綠色採購金額近新台幣15億元,較2021年成長67%;透過投融資投入前瞻戰略經濟及2050淨零排碳關鍵戰略產業總金額更逾5,800億元,較2021年成長24%。
國土署8日表示,「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專案」截至10月底,累計有44萬4,897合格戶,且有43萬8,356合格戶已領到3萬元「房貸支持金」,總撥付金額132億元。
國土署8日表示,「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專案」截至10月底,累計有44萬4,897合格戶,且有43萬8,356合格戶已領到3萬元「房貸支持金」,總撥付金額132億元。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於施政總質詢上,公開向行政院長陳建仁喊話提出「學貸利率歸零」,希望透過政府補貼,以降低青年負擔。行政院長表示,同意王鴻薇的說法,後續會請教育部及相關單位再做研商。
在新青安貸款、公教房貸助攻下,國銀房貸餘額9月增795億元,月增率0.83%,兩者皆創2021年12月之後的21個月新高,9月底國銀房貸餘額來到9兆7,100億元,亦繼續創新高,不動產放款比率也小幅上升到26.75%,已連兩月上升。
央行今公布9月本國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1.99%,創民國98年1月以來新高,較8月的1.95%上升0.04個百分點,主要係因週轉金及資本支出貸款利率較8月上升所致。若不含國庫借款,則本年9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016%,亦較8月的1.962%上升0.054個百分點。
大陸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初步統計,第三季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人民幣(下同)4兆元,較年初增加1,832億元,不良貸款率1.65%,商業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為87.5%,保持在較低水平。
大陸9月新增貸款低預期,中國人民銀行13日公布,9月新增貸款人民幣(下同)2.31兆元,低於市場預期的2.5兆元。今年首9個月,新增貸款19.75兆元,按年增加1.58兆元。
中央銀行6月祭出第五波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新增規範自然人特定地區(六都加上新竹縣市)第二戶貸款上限為7成,但據央行3日發布書面報告指出,國內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仍高,至8月底止仍有37.2%,略高於去年底的36.8%,從數據看,央行打炒房似乎尚未見效。
國銀對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8月續創新高,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至8月底本國銀行對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7兆2,300億元,前八月增加4,355億元,餘額最多前三名分別為民生及戰備產業、國防及戰略產業、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
鬼月前部分地區湧現交屋潮、財政部青安貸款政策發酵,8月國銀房貸餘額月增金額643億元,不管是月增率與金額,皆創15個月新高,8月底國銀房貸餘額來到9兆6,305億元。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也小幅上升到26.47%,終止連兩降,其中星展銀行因併購花旗,導致不動產放款比率超過29%,是睽違12個月後首度再有銀行超過29%紅線。
中國金融新聞網13日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金融數據示,2023年8月新增貸款1.36兆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多增868億元;8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3.12兆元,同比多增6316億元。社融和信貸雙雙回升背後,深層次反映了經濟供需兩端的恢復。
中國人民銀行11日罕見在盤中公布最新金融數據,其中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均超市場預期。分析認為,8月金融數據明顯強於季節規律,既有政策面的支持,也顯示市場預期和情緒出現好轉。
內政部住宅補貼8月31日截止申請,內政部表示,相關補貼申請採評點制度,審查期間兩至四個月,直轄市、縣(市)政府會依評點基準表評分,按分數排序後於計畫戶數額度內由高分至低分依序補貼,跟申請遞件時間無關。
中央銀行25日公布7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購屋房貸餘額達9兆6,164億元,較上月增加526億元,餘額再創歷史新高,年增率擴大為4.73%,罕見出現連二月走揚。官員解釋,主因去年疫情嚴重,整體交易量驟減,受低基期效應影響,7月房貸餘額年增率放大,但不代表房市反轉或回溫。
最近各國房市爛尾樓事件頻傳,台灣是否有此現象備受關注。馨傳不動產智庫25日表示,全球25個主要國家全體銀行2022年底的「不良貸款率」,多數國家約1%多,其中台灣不良貸款率居全球最低、僅約0.15%,同期住宅貸款逾放比更只有0.07%,房貸違約率同為世界最低,堪稱績優生,金融、房市都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