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貿易戰黑名單的搜尋結果,共18筆
中國政府在7月初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自8月1日起,管制半導體材料鎵、鍺及30多種相關品項的出口。由於中國生產全球90%的鎵及68%的鍺,產業集中度相當高,此出口管制令有不可輕忽的意涵與影響。
中國大陸宣布從3月1日起禁止台灣鳳梨進口,農委會除表達遺憾及不解外,表示將增加多元銷售管道。行政院長以下各級官員也開始大力推銷鳳梨,強調「吃鳳梨救台灣」,動員民間團體採購。但這可能搞錯方向,水果有替代效果,多吃鳳梨,其他水果就會少吃;如果真的每人一天吃一顆鳳梨,其他水果銷路都會往下掉。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在連日整理下,於11月19日收盤再創歷史新高,來到312.5元價位,台積電市值也站穩8.1兆元新高點。台積電先進製程狠拋三星電子等競爭對手,不僅7奈米製程幫助台積電營收成長,甚至連5奈米也預計在明年第一季正式量產,但是台積電要處理的問題其實不是技術。
即使美陸達成初階貿易協議,夾在貿易戰中的華為仍未從美國出口黑名單上排除,仍在「實體清單」中。對於要如何向美證明自家5G資安無虞,華為總裁任正非日前表示,5G只是將來支撐人工智慧的工具,這些工具的數據將存在核心網路,由主權國家的營運商經營,其受主權國家法律管轄,沒有什麼根本的安全問題。
從9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一輪美中關稅大戰,讓兩國關係再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個階段讓美中貿易關係以歷史上未曾出現的方式發生了極重大改變,美中關係反轉了過去40年來不斷和緩並轉趨熱絡的關係,兩國將自此進一步疏遠與敵對。分析人士認為,美中關係目前完全是處於「自由落體」狀態,不論最後雙方是否達成貿易協議,已經不可能再回復到貿易戰前的狀態。
華冠投顧分析師范振鴻表示,華為禁令雖再延長,但因旗下40多家子公司被納入黑名單,引發市場修正,但整體仍屬穩定,且貿易戰的利空鈍化也越來越明顯。
中美上周開始恢復貿易談判後,雖說最終會有什麼樣的具體結論,仍舊充滿不確定性。但從幾個面向來看,前景較兩個月前樂觀,應該趁市場波動之際,加碼布局。
盤勢分析:
國際經濟情勢: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於大阪G20高峰會上會晤,商討美中貿易問題,不過美商務部21日發布聲明,在美國出口管制「實體名單」上新增五家中國大陸企業,禁止這些企業在未經許可下,購買美國零組件,外界認為恐是增加川習會上美方的談判籌碼。
安永(EY)執業會計師林宜賢18日指出,台企、台商應重視長遠的供應鏈利益,未來三大主要市場仍為美國、中國大陸與歐洲,因此台資企業設廠應該是在大陸而非東南亞。
中美貿易戰越打越兇,逼使外資急忙從大陸股市撤出。倫敦《金融時報》報導,在貿易戰久拖未決與人民幣的穩定出現疑慮的雙重利空夾擊下,大陸股市又成為外資提款機,4到5月份一共遭提領120億美元,創有此項統計以來新高。
中美貿易戰越打越兇,逼使外資急忙從大陸股市撤出。倫敦《金融時報》報導,在貿易戰久拖未決與人民幣的穩定出現疑慮的雙重利空夾擊下,大陸股市又成為外資提款機,4到5月份一共遭提領120億美元,創有此項統計以來新高。
上市櫃公司第一季認列大陸收益降至438.19億元,約占上市櫃公司整體獲利的近一成,遜於去年全年認列大陸收益占整體獲利逾17%,同時季減更接近七成,然而,統一、和碩第一季認列收益季增29億元、26億元,逆勢交出好成績,另還有台化、台塑等多家公司都由虧轉盈。
在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重啟貿易戰、並對大陸華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美方貿易談判主談人之一、財長梅努欽有意近日再赴北京與陸方談判;對此,具官方背景的微信公眾號「陶然筆記」批評美方「沒誠意,來也白來、談也白談」,透露北京對川普政府的強硬態度。
在貿易戰升級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再對華為出手,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企業使用有國安威脅的公司生產的電信設備。日媒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出,華為早就做好準備,在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前,已備妥長達6個月至一年多的零件供應量。
台股今先漲後跌,早盤一度漲大逾90點,指數重回10500點,惟將近11點之時,台股開始急殺,股匯齊跌,不僅台股出現新一輪提款撤退潮,新台幣匯價盤中更重貶1.26角,創下2017年1月底來的新低,美中貿易戰升溫,也成為本波台股急殺的最大壓力,終場台股收跌90.5點、報在10384.11點、成交量1309.67億元;台股本周收跌328點、周線連2黑。
民進黨政府打算祭出陸企黑名單,禁止公部門使用華為等陸企產品,對此,國民黨立委許毓仁質疑,封鎖華為等企業只是假議題,只是民進黨政府要表達對美國的忠誠度而做的行為,實質意義不大,但台灣何必捲入陸美貿易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