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貿易救濟調查的搜尋結果,共62

  • 美啟動337調查 涉及聯想等陸企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宣布再對多家大廠啟動「337調查」,引發關注。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29日公布,日本電子大廠麥克賽爾(Maxell)主張其產品專利權遭聯想集團等公司侵害,ITC將因此對「特定移動電子設備」啟動調查。

  • 美延長太陽能產品全球保障 中方:扭曲國際貿易秩序

    美國太陽能全球保障措施(201措施)於2022年2月6日到期。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建議,美政府2月4日宣佈將該措施延長四年。對此大陸商務部5日表示抗議,認為美方此舉扭曲了正常國際貿易秩序。

  • 社評/台美對話是溫柔鄉 還是英雄塚?

    社評/台美對話是溫柔鄉 還是英雄塚?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與經濟部長王美花視訊會談,雙方同意建立「台美技術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推動台美科技合作。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召開後尚未滿月,就接續召開此一會議,顯示美國十分重視和我國的經濟合作關係,對我而言當然是正面訊號。

  • 美337調查 台美中5企中槍

    美337調查 台美中5企中槍

     中美科技摩擦再升級,美國337調查成為雙方煙硝指標之一,最新公告顯示,美專利公司Tela於18日在積體電路領域提起337申請,除中企聯想、美企英特爾以外,宏碁、微星、華碩也被列被告。

  • 商務部:美方認定2019年人民幣低估5% 站不住腳

    美國政府日前宣布,在對中國紮帶(束線帶)反補貼調查中,認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低估5%,隨後引發中國商務部官員反駁。

  • 《國際經濟》印度對中國部分鋁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為回應印度鋁業公司Hindalco的指控,印度政府相關單位將對來自中國或從中國出口至印度的扁平軋(flat rolled)鋁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Hindalco聲稱印度國內產業因傾銷產品而受害。印度官方的貿易救濟總局(DGTR)將調查2017財年到2019年底的傾銷情形。

  • 人民幣匯率低估? 陸敦促美方停止反補貼調查

    針對美方在對中國紮帶反補貼案中首次調查所謂「人民幣匯率低估」項目一事,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23日回應,中方對此堅決反對。而匯率問題超出一成員按照世貿組織(WTO)規則進行反補貼調查的許可權。

  • 美緩徵關稅 陸製鋼鋁未入列

     美國為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傷害,將允許進口商在3~4月進口的產品,可延繳關稅三個月(90天)。

  • 美企提337調查申請 涉海信、TCL

    大陸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官網20日公告「美國企業對流媒體播放機等電子設備提起337調查申請」,海信集團、TCL科技集團涉案。

  • 工商社論》美國啟動新一波貿易政策之風險評估

    工商社論》美國啟動新一波貿易政策之風險評估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日前公布,縮減「開發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的名單。包括中國、印度、韓國、新加坡、香港等25個經濟體都被排除在外。緊接著美國還將修改貿易救濟法,降低未來美國啟動反補貼調查的門檻,以瞭解相關國是否藉由不公平的補貼政策,而損害美國本土企業的競爭力和權益。

  • 美撤25經濟體特殊待遇 中入列

    美撤25經濟體特殊待遇 中入列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在美東時間10日公布,縮減「開發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的內部名單,包括:中國、印度、韓國、新加坡等25個經濟體均被排除在外。該措施將能夠降低美國反補貼調查門檻,以了解相關國是否藉由不公平補貼政策損害美國企業。

  • 陸去年前11月有83起貿易救濟立案 涉案金額降64%

    大陸商務部8日在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前11月,中國出口產品遭遇83起貿易救濟立案,涉案金額約116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立案數量和涉案金額分別減少了19%和64%。商務部表示,會統籌運用政府交涉、法律抗辯、產業對話等多種方式,積極應對貿易摩擦,探索互利共贏化解摩擦的方法。

  • 反擊美377調查 TCL集團:將提管轄權異議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根據Global Foundries公司申請,對包括TCL集團在內的多家公司提起337調查。TCL集團29日指出,涉案的業務不屬於公司經營範圍,原告專利主要涉及電視業務所用主晶片的製程技術,公司將指派律師對此提出管轄權異議,此案件不會對TCL集團業務造成實質性影響。

  • 陸美經貿研討會 專家陸反制有理

    陸美經貿研討會 專家陸反制有理

    陸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昨天(25日)舉辦陸美經貿關係研討會。與會專家表示,陸美貿易不平衡的根源在於美國自身發展模式,美國通過進一步升級經貿摩擦對大陸極限施壓,無助於解決美國經濟存在的問題,其遏制大陸的目標不會達成,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大陸被迫反制,反制有理有力,盡可能減少對人民生活的影響。未來大陸還需積極應對,做好自己的事,提升自身實力。

  • 陸對美國正丙醇展開反傾銷立案調查

    中國大陸商務部23日發布公告稱,決定自當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 烏克蘭對陸、俄鍍鋅板課徵反傾銷稅

    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公告指出,6月28日,烏克蘭跨部門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對進口自中國與俄羅斯的鍍鋅板分別徵收22.78%與47.57%的反傾銷稅,為期5年。

  • 美337調查連發 聯想中彈

     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根據中國貿易救濟資訊網近日發布公告顯示,美國本周共發動三起「337調查」,分別針對觸控行動設備、電腦、LED等產品,對中國本土PC巨頭聯想集團在內多家企業啟動調查。

  • 林士清》WTO改革不能走回GATT老路

    打從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廢除世界貿易組織(WTO)已降,成員國關注WTO改革議題一直甚囂塵上。尤甚,在美中正式開啟貿易戰後,大陸商務部隨即向WTO提出申訴,稱中國從2001年加入WTO以來,一直是自由貿易的強力倡導者,並指控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不符合WTO規定。

  • 一生為產業發聲-前國安會諮詢委員 蔡宏明辭世

     前國安會諮詢委員、本報主筆、同時也是工總副秘書長蔡宏明11日傍晚辭世,享年50有7,工總理監事們對此都深感痛惜。

  • 危及產業疑慮 我對陸5項進口鋼品補貼、傾銷繼續調查

    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貿調會)於今(14)日完成對大陸進口碳鋼冷軋鋼品、不銹鋼熱軋鋼品課徵平衡稅及反傾銷稅調查案,以及碳鋼鋼板、鍍鋅鋼品、不銹鋼冷軋鋼品課徵平衡稅調查案,認定上述5項貨品雖未對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但有造成實質損害疑慮,將繼續調查程序。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