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貿易救濟的搜尋結果,共185

  • 大陸貿促會指全球經貿摩擦衝突態勢 在今年3月回落

    大陸貿促會指全球經貿摩擦衝突態勢 在今年3月回落

    中國大陸貿促會30日舉行例行記者會,新聞發言人王琳潔指出,為幫助企業有效應對經貿摩擦,提供風險預警和決策支持,中國貿促會持續對20個國家(地區)的經貿措施進行跟蹤分析,

  • 金融業、研究單位剖析東協現況-中經院台灣東協中心主任 徐遵慈:布局加速綠色、數位轉型

    金融業、研究單位剖析東協現況-中經院台灣東協中心主任 徐遵慈:布局加速綠色、數位轉型

     中經院台灣東協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由於通膨、升息預期拖累經濟復甦腳步,全球與亞洲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區域經濟整合將加速進行,因應節能減碳、ESG以及產業升級後的需求,台商投資東協策略將加速「綠色轉型」與「數位轉型」,在政治、投資及營運風險以及成本提升下,需加快本土化及智慧生產的腳步。

  • 工商社論》解析亞太經濟架構與RECP的差異和發展

    工商社論》解析亞太經濟架構與RECP的差異和發展

     美國總統拜登的東北亞之行,公布「亞太經濟架構」(IPEF)藍圖,共有13個成員國,但沒有納入台灣。而今年1月起運行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也沒有台灣。而美國組建的IPEF,因為沒有關稅、市場、約束力的基礎,到底將如何發展,值得再觀察。

  • 美啟動337調查 涉及聯想等陸企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宣布再對多家大廠啟動「337調查」,引發關注。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29日公布,日本電子大廠麥克賽爾(Maxell)主張其產品專利權遭聯想集團等公司侵害,ITC將因此對「特定移動電子設備」啟動調查。

  • 工總調查:關稅貿易障礙 衝擊台商競爭力

    工總調查:關稅貿易障礙 衝擊台商競爭力

     依據工總最近出爐「2021出口障礙調查」報告顯示,受限於台灣未與主要貿易國家簽定FTA,產品銷往包括中國大陸、東協、印度、韓國等地,特別是東南亞國家明顯處於不利的局面,遭遇到的關稅及非關稅障礙,已經嚴重影響台商出口競爭力。

  • 美延長太陽能產品全球保障 中方:扭曲國際貿易秩序

    美國太陽能全球保障措施(201措施)於2022年2月6日到期。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建議,美政府2月4日宣佈將該措施延長四年。對此大陸商務部5日表示抗議,認為美方此舉扭曲了正常國際貿易秩序。

  • 社評/台美對話是溫柔鄉 還是英雄塚?

    社評/台美對話是溫柔鄉 還是英雄塚?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與經濟部長王美花視訊會談,雙方同意建立「台美技術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推動台美科技合作。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召開後尚未滿月,就接續召開此一會議,顯示美國十分重視和我國的經濟合作關係,對我而言當然是正面訊號。

  • 大陸在WTO起訴澳洲相關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

    大陸在WTO起訴澳洲相關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

    大陸就澳洲對自中國進口鐵道輪轂、風塔、不銹鋼水槽產品採取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24日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提出起訴。

  • 工商社論》歹戲拖棚的美中貿易制裁戰究將伊於胡底?

    工商社論》歹戲拖棚的美中貿易制裁戰究將伊於胡底?

     美國自2018年在川普總統任內片面掀起對中國的貿易關稅制裁戰以來,迄今已逾三年。但即使在今年1月拜登總統就任後,不再採取片面、粗暴以及民粹式的政策操弄,然而美中之間的對抗態勢,不只未見緩和,反而有再度拉高的趨勢。雙方所呈現的,儼然是正在進行一場不撕破臉前提下邊打邊談的連續劇了!

  • 觀念平台-從RCEP的結構尋找突破空間

     在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呈現「變天」的同時,已歷經8年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11月15日在東協十國加上中日韓澳紐五國,共計15個亞太國家領袖透過視訊會議下完成簽署。這項協定涵蓋人口22億人、全球占比約三成,經濟總量26兆美元、全球占比約三分之一,其規模超過「美墨加協議(USMCA)」與「歐盟(EU)」,堪稱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地區。

  • RCEP衝擊面面觀系列五-提升供應鏈位階 台商就會成為被拉攏對象

     2018~2019的美中貿易戰促使兩大市場朝脫勾方向發展,華府積極呼籲美商回流投資之外,更在2020年5月拋出供應鏈去中化的「經濟繁榮網絡」(EPN),以供應北美市場需求為目標。貿易戰以來加上疫情衝擊,已經使得中國對美國出口銳減,並失去美國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為了因應,北京於5月宣布將以視訊方式加速「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談判,最終在11月15日完成簽署。

  • RCEP前兩天簽署 議員為台中機械、工具機產業請命

    RCEP前兩天簽署 議員為台中機械、工具機產業請命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前兩天簽署,台中市議員李中24日透過總質詢時,替台中機械、工具機等產業向市長盧秀燕請命;建請盧秀燕市長積極向中央發聲,儘速提出因應對策;另針對萊豬進口政策,也請利用行政院會,強烈表達地方反對的心聲。

  • 川普認敗 盧秀燕:應暫緩萊豬進口、重啟各國單邊貿易談判救經濟

    川普認敗 盧秀燕:應暫緩萊豬進口、重啟各國單邊貿易談判救經濟

    美國大選落幕川普承認敗選!台中市長盧秀燕24日建議中央,有機會重啟談判應掌握契機,暫緩萊豬進口政策;否則民眾心生疑竇,究竟蔡政府和川普政府有何私下協議,暗盤交易違反陽光政治。盧秀燕強調,台灣經濟兩大隱憂無法參加RECP匯率定位困難,對出口產業是致命傷;政府應重啟和各國單邊貿易談判,爭取減免關稅互相協定、救經濟。

  • 陸RCEP開放承諾 達FTA最高水準

    陸RCEP開放承諾 達FTA最高水準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日正式簽署,大陸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16日表示,大陸在RCEP當中的服務貿易開放承諾達到了已有自貿協定的最高水準,承諾服務部門數量在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約100個部門基礎上,新增研發、管理諮詢、製造業相關服務、空運等22個部門,並提高金融、法律、建築、海運等37個部門的承諾水準。

  • 陸商務部:RCEP服貿開放承諾已達FTA最高水準

    中國大陸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16日表示,中國在15日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中,服務貿易開放承諾達到了已有自貿協定的最高水準,承諾服務部門數量在入世承諾約100個部門的基礎上,新增了研發、管理諮詢、製造業相關服務、空運等22個部門,並提高了金融、法律、建築、海運等37個部門的承諾水準。

  • 《國際經濟》印度對中國部分鋁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為回應印度鋁業公司Hindalco的指控,印度政府相關單位將對來自中國或從中國出口至印度的扁平軋(flat rolled)鋁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Hindalco聲稱印度國內產業因傾銷產品而受害。印度官方的貿易救濟總局(DGTR)將調查2017財年到2019年底的傾銷情形。

  • 工總2020白皮書 定調防疫、紓困、救經濟

    工總2020白皮書 定調防疫、紓困、救經濟

     工業總會25日將發表以「防疫、紓困、救經濟」為主題的「2020年工總白皮書」。面對中美貿易戰、疫情雙重夾擊,白皮書內容直言,台灣將面臨三項隱憂:一是,疫情有可能成為新常態,進而形成新衝擊;二是,疫情帶來了「新保護主義」的新障礙;三是,兩岸日漸極端的對立情勢中,台灣的自由貿易協定覆蓋率又偏低,不利於長期經濟發展,更成為是產業長遠發展的致命傷。

  • 《國際經濟》下周國際新聞事件

    下周國際新聞事件

  • 美4月失業率14.7% 二戰後新高

    美4月失業率14.7% 二戰後新高

     美國經濟在4月遽損2,050萬個工作機會,除了創下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慘,並還推升失業率狂飆到14.7%的二次戰後高點。然而這些數據,也是自從新冠肺炎疫情在美爆發以來,對其經濟造成重創最明顯的證據。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