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貿易總量的搜尋結果,共185

  • 大陸商務部:有能力加入CPTPP 外貿開門穩但嚴峻

    大陸商務部:有能力加入CPTPP 外貿開門穩但嚴峻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23日表示,中國有意願、有能力加入CPTPP,符合亞太地區甚至世界經濟復甦的利益。他同時直言,今年中國外貿實現了「開門穩」,但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另據大陸人民銀行估算,去年貨物貿易中,跨境人民幣結算規模年增37%。

  • 亞洲輸美貨櫃量 連八月萎縮

    亞洲輸美貨櫃量 連八月萎縮

     在美國消費動能減弱,及零售業仍有庫存壓力等影響下,3月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運輸量年減31.5%。其中,中國發往美國的貨櫃量更銳減4成,創下三年來新低。

  • 工商社論》大陸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台灣該如何應對

    工商社論》大陸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台灣該如何應對

     雖是情理之外,但也是意料之中,在總統蔡英文赴美後,大陸先是利劍環島軍演,接者就公告台灣禁止大陸農工產品進口的貿易壁壘案申請通過。此消息一出,台灣各界無不譁然,甚有產業界憂心,此為陸方將逐漸收回對台讓利的前奏曲。而我政府雖然表示願意與大陸磋商,但也暗指大陸此舉,無異是將兩岸正常貿易往來過度工具化、複雜化、政治化。

  • 航空城概念股 一次看明白

    航空城概念股 一次看明白

    台灣二二年進出口總量創下歷史新高,桃園航空城計畫持續進行,有助航空、倉儲與運輸業者擴大規模,未來營運成長可期。

  • E-bike 去年出口首破百萬台

    E-bike 去年出口首破百萬台

     自行車產業目前雖面臨高庫存壓力,但根據台灣自行車公會新出爐的2022年台灣自行車出口草本統計,台灣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去年出口量首度衝破百萬台大關創新高;至於傳統自行車則呈現「量減價增」,出口量雖微減1.65%,但因平均出口單價大幅提高,去年出口值大增逾2成。

  • 名家觀點》林民旺:發起印度版對陸貿易戰 莫走反了方向

    名家觀點》林民旺:發起印度版對陸貿易戰 莫走反了方向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林民旺3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印度商工部近期召開十幾個部委會議,共商削減從中國大陸的產品進口,解決「中印貿易不平衡」問題。據透露,印度政府正考慮採取措施、尤其是非關稅措施,「以逐步減少對不可靠供應鏈的依賴」。消息人士稱,印度正在加大相關反傾銷調查,主要在調查從中國進口的印刷電路板和某種鋼化玻璃等產品。一些分析認為,莫迪政府打算主動發起一場「印度版」的對中貿易戰。

  • 大陸海關總署:2022年進出口總值再創歷史新高

    大陸海關總署:2022年進出口總值再創歷史新高

    大陸國新辦13日舉行2022年全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大陸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指出,大陸2022年鋰電池和汽車出口分別增長86.7%和82.2%,外貿進出口主要有五方面特點。

  • 韓版印太戰略 將中國納入合作對象

    韓版印太戰略 將中國納入合作對象

     韓國總統室昨(28)日公開《自由·和平·繁榮的印度太平洋戰略》,這是韓國政府首次單獨制定的地區外交戰略。據韓媒報導,韓國總統室表示,韓國印太戰略包括「與中國的合作」,這大概是與美國印太戰略的差異所在。「拒絕與華合作是極度遠離現實的做法。中國是沒法分割的鄰居,在經濟上,中國的貿易量超過美國和日本的總和。」總統室有關人士表示。

  • 明年經濟成長 不保三

    明年經濟成長 不保三

     主計總處29日公布最新預測指出,考量全球經濟降溫,下行風險升高,出口動能下滑,將今年經濟成長率由3.76%大幅下修至3.06%,此外,預測明年出口將出現四年來首次衰退,因此明年經濟成長預測也不保三。

  • 產經解析-中國領頭衝 關注新興亞洲市場

     中國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漸趨舉足輕重,全球投資者較過往更關注中國的經濟增長情況、信貸系統、股市變化以及人民幣匯價。然而,不少投資者過度聚焦於人民幣近期的格局,結果忽略了宏觀情況:中國及整個亞洲地區正逐步與全球資本市場融合,新興亞洲在中國領導下,在全球資本市場和環球投資組合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 社評/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再平衡

    社評/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再平衡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香港主權回歸25周年談話,強調要保持香港獨特地位與優勢,支持鞏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角色,維護自由開放的經商環境。這番談話除了有為香港經濟打強心針的意圖外,也有反駁大陸經濟改革可能走回頭路的意味。

  • 《國際經濟》韓6月出口成長摔1.5年最少 連3月貿易赤字

    在全球通膨大漲之下,買氣縮手需求減少,韓國出口也受到衝擊,6月增幅創1年半最小。同時,國際能源價格還是處於高檔,韓國6月貿易逆差也連續3個月都出現赤字。

  • 陸總理李克強 力保今夏不限電

     大陸2021年夏秋大限電措施重擊產業界,如今噩夢可能重演。由於陸產煤炭品質低落、夏季氣溫高、企業復產等因素讓沿海地區電力供需緊張,限電陰影恐籠罩今夏。因此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1日對此強調,目前是迎峰度夏關鍵時期,要釋放煤炭先進產能,能開盡開,進一步加強電力保供,堅決防止拉閘限電。

  • 今年經濟成長 保四有難度

     主計總處將於27日(周五)公布最新預測,雖然第一季經濟表現優於預期,但由於俄烏衝突、美國升息,以致近月全球景氣擴張趨緩,世界貿易量下修,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要保四,有些挑戰。

  • 《貿易》貿協南非市場研討會 百位業者共襄盛舉

    外貿協會於3月24日與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共同舉辦111年度非洲市場研討會系列第一場「專家示範!南部非洲市場這樣做」,會中邀請到南非駐台代表Mr. Vermaak以及經營非洲多年有成的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簡湧杰總會長、理頓公司周艾頻總經理等前來分享經驗,吸引超過百名業者到場參加,反應熱烈。

  • 陸3月進口俄LPG 超去年總和

    陸3月進口俄LPG 超去年總和

     2月底俄烏戰爭爆發後,導致能源輸出大國俄羅斯遭美國實施禁止進口制裁,令國際能源貿易飽受干擾。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能源進口國,仍是俄國石油貿易的首要夥伴。數據顯示,俄國3月分輸往中國的液化石油氣(LPG)已超越2021年出口中國的總和。

  • 台南鳳梨4月盛產 虎哩旺禮盒預購

    台南鳳梨4月盛產 虎哩旺禮盒預購

     台南鳳梨產量排名全台第2,年產量約6萬9700多噸,經過去年鳳梨銷陸受阻震撼教育,外銷通路移至東北亞,台南市農產運銷公司預期今年外銷市場樂觀,惟去年拜「愛國情懷」推波助瀾,全台掀起搶購鳳梨熱,農產運銷公司今年甫推鳳梨禮盒「虎哩旺」預購,尚未感受到「關愛」眼神。

  • 俄烏衝突 是全球首場網紅戰爭

    俄烏衝突 是全球首場網紅戰爭

     王文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大陸教育部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國務院參事室金融中心研究員。

  • 《財政》海關進出口貿易總值 去年締新猷

    隨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減緩,全球經濟逐步復甦,台灣110年進出口報單數及實貨櫃數等業務量雙創新高,進出口貿易總值亦同創歷史新高,海關積極提升效能,整體通關時間不受影響。

  • 香港已提交加入RCEP申請 約18個月後加入

    香港已提交加入RCEP申請 約18個月後加入

    香港政府工業貿易署署長盧世雄21日在出席一個線上研討會時表示,香港已在今年1月中旬正式提交了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申請,約18個月後加入。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