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貿易量的搜尋結果,共275

  • 海運超級財報周 大咖潑冷水

    海運超級財報周 大咖潑冷水

     全球海運業超級財報周登場,馬士基、達飛、ONE等排名前六大航商,陸續公布第二季息稅折舊攤銷前盈餘(EBITDA)或淨利,但呈現年、季雙減,年減幅高達7~9成,排名第十的以星甚至開出第一槍,繼首季虧損後,預測今年全年可能轉虧,將在15日以前掀牌的貨櫃三雄,也引發投資圈多空論戰。

  • 我‧見‧我‧思-WCO推數位轉型 優化貿易便捷

     世界海關組織(WCO)最近要求會員國建立數位化環境,並建立廣集及運用資料模式,透過構建資料文化及資料生態系統,以現代化科技提升貿易便捷化。

  • 柯林頓是對的

    柯林頓是對的

     1930年代何以發生大蕭條,有一項重要因素是不該被忽略的,那就是美國國會所通過的史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美國原想以調高關稅來保護自家產業,未料各國群起效法紛紛調高關稅,導致全球貿易急速萎縮,一起陷入大蕭條。

  • 兩岸經貿開始脫鉤了嗎

    兩岸經貿開始脫鉤了嗎

     日前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台灣今年第1季GDP成長率為-3.02%,是自2009年第1季金融海嘯以來經濟表現最慘的一季,最主要原因在於我國對外貿易大幅下滑,其中出口成長率為-19.1%,進口成長率為-15.4%,出口不振可說是首季經濟衰退的元凶。

  • 俄國經濟悽慘 普丁要靠大陸救?他戳破背後真相

    俄國經濟悽慘 普丁要靠大陸救?他戳破背後真相

    自2022年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遭國際社會制裁,經濟愈發向大陸靠攏,不過表面上看似兩國之間貿易關係大幅升溫,但專家觀察貿易數據,俄羅斯對大陸經濟貢獻很低,大陸仍對與俄羅斯貿易持謹慎態度。

  • 倒吃甘蔗 貨櫃航運H2反彈

     美歐主要經濟體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高於預期,加劇通膨、升息疑慮,連同俄烏戰爭、高庫存去化持續,多家貨代、法人預估,貨櫃海運市場觸底反彈可能要到下半年,才會看到貨量與運價明顯好轉。

  • 台灣的偶然與必然

    台灣的偶然與必然

     台灣出口依賴全球景氣,全球好台灣就好,全球不好,台灣就不好,過去半個世紀大多如此,這應該是歷史的必然,但最近幾年似乎有些變化,這個必然性是否已經改變?

  • 非洲自由貿易試水溫

    非洲自由貿易試水溫

     新聞提要■非洲八國啟動貿易指導倡議計畫,為《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全面實施預做準備。

  • 向WTO申訴 蔡政府騙很大

    向WTO申訴 蔡政府騙很大

     因為無法完成註冊登記,台灣多家水產品和食品加工廠商將無法出口中國大陸。一如過去發生的鳳梨、石斑魚等事件,政府宣示不排除向WTO申訴,但不少人懷疑政府沒有向WTO提出申訴。經濟部澄清,政府9度在世貿技術貿易障礙(TBT)委員會提出「特別貿易關切」,美國、日本、歐盟也同樣在會議上要求中國大陸遵循WTO的技術貿易障礙協定。

  • 時論廣場》向WTO申訴 蔡政府騙很大(左正東)

    時論廣場》向WTO申訴 蔡政府騙很大(左正東)

    因為無法完成註冊登記,台灣多家水產品和食品加工廠商將無法出口中國大陸。一如過去發生的鳳梨石斑魚等事件,政府宣示不排除向WTO申訴,但不少人懷疑政府沒有向WTO提出申訴。經濟部發聲明澄清,針對大陸於2019年公布的註冊規定,政府9度在世貿技術貿易障礙(TBT)委員會提出「特別貿易關切」,美國日本歐盟也同樣在會議上要求中國大陸遵循WTO的技術貿易障礙協定。

  • 中沙關係升溫 牽動人民幣國際化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沙烏地阿拉伯訪問,全球皆關注雙方是否會達成大陸採購的石油,部分以人民幣計價,雖然目前各界研判此次達成共識機會不大,但隨著沙烏地尋求收入基礎多元化,中沙石油貿易量部分以人民幣計價指日可待,屆時將一舉衝擊美元霸權地位。

  • 俄中今年能源貿易額增64% 將進一步擴大俄中能源貿易比重

    俄中今年能源貿易額增64% 將進一步擴大俄中能源貿易比重

    大陸觀察者網19日報導,今年以來西方藉烏俄衝突加大對俄制裁,另一邊中俄貿易正實現穩步增長,俄羅斯也正加快推動貿易去美元、歐元化進程。俄羅斯聯邦副總理諾瓦克當地時間18日表示,今年俄中兩國能源貿易額增長達64%,貿易量增長10%。諾瓦克強調,雙方將進一步發展貿易關係,尤其是進一步擴大兩國能源貿易使用本幣結算的比重。

  • 擴大貿易? 中朝鐵路貨運時隔5個月重啟

    擴大貿易? 中朝鐵路貨運時隔5個月重啟

    日本共同社引述韓聯社報導,有一列裝載貨物的列車從中國遼寧省丹東出發,經中朝友誼橋駛往北韓西北部的平安北道新義州。這是中朝貨物列車自4月29日因新冠肺炎疫情暫停運作後,時隔150天重啟。報導指出,這被視為是中國與北韓兩國之間貿易擴大的跡象。

  • 德國研擬新貿易政策 對北京不再天真

    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今天表示,政府正在擬定新的對中貿易政策,以降低對中國原料、電池與半導體的依賴,承諾在與北京進行貿易往來時將「不再天真」。

  • 寧波力勤 鎳業巨頭擬10月招股

     大陸鎳全產業鏈公司寧波力勤資源科技,日前重新遞交在港上市申請,市場消息指出,該公司會在10月招股,預計將會集資最多港幣78億元,中金及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該公司曾在今年2月遞交申請,但該申請目前已失效。

  • 貨櫃量下修 運價恐續跌

     貨櫃海運市場沒有量哪有價,馬士基、達飛等航運巨頭陸續在8月下修今年貨櫃量,預期運費將持續全面下滑;航運市場情報基準平台Xeneta監測數據則直指旺季不旺,下半年運量將首度出現低於上半年的情況,全年海運量估減少近3%。

  • WTO示警 全球貿易成長放緩

    WTO示警 全球貿易成長放緩

     世界貿易組織(WTO)23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今年第一季全球商品貿易成長放緩,第二季增幅預估進一步下滑,且今年下半年恐怕都會維持疲弱成長。

  • 全球商品貿易成長 Q2增幅恐進一步下滑

    世界貿易組織(WTO)23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今年第一季全球商品貿易成長放緩,第二季增幅預估進一步下滑,且今年下半年恐怕都會維持疲弱成長。

  • 貿易制裁升溫 恐成七傷拳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8日指出,以去年進出口統計,台灣對陸、港出口占比約為42.3%,而大陸最大進口來源正是台灣,約占9.3%,其積體電路更有35.9%都仰賴台灣進口,顯見兩岸貿易高度相互依賴,幾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貿易制裁升溫,恐將成為七傷拳。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