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資產購買計畫的搜尋結果,共134筆
泰山公司突襲賣掉全家股權,遭證券交易所開罰200萬元;最近因為寬量國際顧問合約、高價買畫、預計購入台開土地,違反內控內稽及資產取處辦法,證交所又開罰250萬元,並決定對泰山的資金運用暨資產保全情形,自即日起採取強化監理的五大措施。
台灣房屋根據聯徵中心及財政部資料,以10歲為區間,觀察台灣男性的房貸與所得狀況。統計結果顯示,現年40~50歲的6年級男性,平均房貸授信額度約946.5萬元,平均綜合所得達127.5萬元,房貸所得比為7.4倍,償還貸款的壓力屬各年齡層最低;初入社會的20~30歲8年級男性,房貸所得比則高達13.4倍,購屋成家的負擔最為吃重。
台灣房屋根據聯徵中心及財政部資料,以10歲為區間,觀察台灣男性的房貸與所得狀況。統計結果顯示,現年40歲~50歲的6年級男性,平均房貸授信額度約946.5萬元,平均綜合所得達127.5萬元,房貸所得比為7.4倍,償還貸款的壓力屬各年齡層最低;初入社會的20歲~30歲8年級男性,房貸所得比則高達13.4倍,購屋成家的負擔最為吃重。
今日歡慶父親節,許多父親的最大願望,就是早日付清房貸。台灣房屋根據聯徵中心及財政部資料,以10歲為區間,觀察台灣男性的房貸與所得狀況。統計結果顯示,現年40~50歲的6年級男性,平均房貸授信額度約946.5萬元,平均綜合所得達127.5萬元,房貸所得比為7.4倍,償還貸款的壓力屬各年齡層最低;初入社會的20~30歲8年級男性,房貸所得比則高達13.4倍,購屋成家的負擔最為吃重。
美國5月CPI創下近40年的新高,加上消費者信心跌至歷史低點,富達表示,近期將迎來眾多央行的利率會議,美聯準會、英國央行、日本央行都將陸續公布利率決策,央行面對通膨的強勢來襲,可能採取的積極升息政策將對金融資產表現造成重大影響,然全球股票入息型基金及美股基金都連5周買超。
歐洲央行政策會議結束資產購買計畫,承諾將在7月會議升息0.25%。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歐元區通膨處於不可接受的高位,將確保通膨率在中期返回2%目標。若9月時預測通膨前景繼續惡化,升息幅度將超過25基點。歐洲央行對通膨態度轉向鷹派。然而,歐元區國家經濟情況差異很大,預計未來升息幅度將有不少爭議,因此升息步伐仍充滿不確定性。
3月歐洲央行利率會議釋出鷹派消息,並使其之後的利率政策朝向正常化邁進,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宣布,規模1.85兆歐元的緊急疫情資產購買計畫(PEPP)將在3月底結束,預期資產收購計畫(APP)購買金額從4月開始將為400億歐元、5月300億歐元、6月200億歐元,比原先規劃在第二季購買400億歐元、第三季購買300億歐元、第四季購買200億歐元的時程還要快。儘管烏俄衝突仍未明朗,日後歐洲可能將面臨能源價格攀升對通膨加劇的影響,歐洲央行亦轉向鷹派,並比先前預期更早結束購債計畫。
歐洲央行將於周四公佈利率決議,市場預期該行將保持按兵不動。美國CPI料將續創新高,導致歐元兌美元受到拖累。歐洲央行會議紀要與總裁拉加德講話將決定歐元走勢。目前歐元匯價居於均線下方,空頭占據上風。
美國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創198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美股本周收跌。富達國際表示,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續創40年新高,市場波動加大。
歐洲央行(ECB)2021年12月宣布維持基準的再融資利率0%,隔夜貸款工具利率0.25%,與隔夜存款利率負0.5%等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進入2022年,儘管全球經濟已呈現逐步復甦景象,中租投顧指出,仍有3項因素將影響市場投資情緒,包括升息循環、通膨議題及Omicron變種病毒蔓延擔憂等,提醒投資人仍須謹慎看待。
隨英國央行上個月意外升息15個基點,提高政策利率到0.25%,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次升息的G7主要央行。歐洲央行也跟進決議將緊急購債措施加速退場,但重申2022年「非常不可能升息」。ECB也提到,2022年第一季將繼續縮減「新冠疫情緊急購債計畫」的購買規模,並於3月結束,但「若有必要,PEPP購債措施也可恢復執行,以對抗疫情的負面影響」。
歐洲央行(ECB)治理委員會成員Robert Holzmann周三表示,ECB可能在明年底加息,而且停止債券購買是一強烈訊號,顯示ECB將在未來兩個季度或之後採取行動。
為了抑制通膨飆升,英國央行(BOE)16日決議將利率調升至0.25%,令英國成為疫情爆發以來首個升息的主要央行。歐洲央行(ECB)同日決議利率維持不變,疫情緊急購債計畫(PEPP)如期於明年3月結束,但擴大明年資產購買計畫(APP)以支持經濟,整體來說,每月購債規模將從如今的800億歐元降至明年4月的400億歐元。
美聯準會(Fed)為對抗疫情所祭出的激進貨幣寬鬆措施,在實行長達20個月後預料將逐漸畫下句點!據CNBC對經濟學家與分析師的訪調指出,Fed可望在本周會後宣布加快縮減購債腳步,讓每月1,200億美元資產購買計畫能在明年3月結束,並於6月展開升息。
全球超級央行周再度登場,包括美國、歐洲、英國、日本與土耳其等十多國央行,都將在本周召開今年最後一次利率會議。不過,受到全球通膨壓力升高與Omicron導致疫情生變的拉鋸,這些央行的決策動向,將再次牽動市場敏感神經。
當歐洲央行(ECB)下周四開會時,似乎需要作出一重大決定,即決定結束大規模債券購買計畫。
美國11月非農就業數據增加21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加上新變種病毒Omicron席捲全球,恐造成大流行,市場原預計,美聯準會(Fed)將暫緩收緊購債及升息腳步。但隨通膨居高不下,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對通膨的態度大轉變、出乎市場預料,表示Fed將開始討論提前收回資產購買計畫(原預估2022年中收回該政策),並表示放棄暫時性通膨的論述,這也意味Fed可能將提前升息。Fed加快收緊貨幣政策,提供美元持續上揚走升的力道。
上周在南非發現更具傳染力的變種病毒Omicron,引發全球投資人恐慌,分析師認為這將影響歐洲央行(ECB)12月例會決策,與市場溝通逐漸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態度勢必更謹慎,並且可能預留更多政策彈性空間。
儘管歐元區通膨持續攀升,但歐洲央行(ECB)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19日表示,通膨壓力終將消散,ECB不該倉促收緊貨幣政策以免傷及經濟復甦。換言之,明年不太可能升息,購債計畫也將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