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資訊披露的搜尋結果,共223

  • 美商務部長雷蒙多:經商風險增加 美企反映中國「不適宜投資」

    美商務部長雷蒙多:經商風險增加 美企反映中國「不適宜投資」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結束在北京的行程,29日晚上乘搭高鐵前往上海。她在高鐵上向記者說,越來越多美國企業向她反映,中國已經變得不適宜投資,因為在中國做生意的風險太高。

  • 寶能地產444億元股權遭凍結

    寶能地產444億元股權遭凍結

     中國房地產商資金風暴又起,中國寶能集團旗下「寶能地產」1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台幣444億元)股權日前遭法院凍結3年。同時,寶能董事長姚振華持有的寶能投資集團3億元股權亦被凍結。

  • 恒大指各區域公司資金政府共管統籌 全力配合保交樓

    恒大指各區域公司資金政府共管統籌 全力配合保交樓

    中國恒大21日發布公告,通報內控評估及對前任審計師提出的某些問題檢討的主要結果。強調目前各區域公司資金一般由政府共管及統籌,全力配合保交樓相關工作。

  • 金玉瑩:董事應充分掌握相關資訊

    董事在經營權爭奪中如何確保利害關係人的權益?建業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金玉瑩說,董事在經營權爭奪中負有重大責任,應在維護公司之最佳利益、公平對待所有股東及避免利益衝突的原則下,維護公司和利害關係人之利益,確保公司的經營權在合法和公正之情況下進行轉移。此時亦應該特別對公司及利害關係人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包括是否影響公司股價波動,造成投資者信心下降,造成客戶流失等。至於應如何確保利害關係人的權益?董事應在經營權爭奪中充分披露相關資訊,包括收購方之背景、收購價格、收購計劃等,都應請公司檢附清楚,以作為反對與贊成的依據。

  • 《國際金融》蜜糖變「毒藥」 日股重返高峰有3難

    彭博社報導,日股想重返逾30年高點所面臨的阻礙似乎越來越多,包括今年引爆日股大漲的全球基金開始反手拋售。

  • 求償30億美元!Chatgpt被控竊盜資訊侵犯隱私與版權

    求償30億美元!Chatgpt被控竊盜資訊侵犯隱私與版權

    捲起一陣生成式人工智慧(AI)風潮的ChatGPT最近爆發金融機構客戶個人資訊外洩疑慮,美國已有一家律師事務所已向加州北區聯邦法院提起集體訴訟,指控OpenAI和微軟使用網路抓取的資訊來訓練ChatGPT時,嚴重侵犯了無數人的版權和隱私,要求ChatGPT所屬的公司賠償30億美元。

  • A股房企股權融資開放 5家先行

     大陸去年11月結束針對開發商的股票融資禁令後,A股房地產股的股權再融資顯出加速跡象,包括招商蛇口等五家A股公司定增(定向增資)融資計畫,近日先後獲大陸證監會同意,合計募資規模達人民幣(下同)283.9億元。

  • 逾3成A股公司披露ESG報告

     在ESG風潮席捲全球下,ESG指標逐漸成為海外投資者投資陸股的重要決策工具之一。截至7日,已有1,755家A股公司披露2022年ESG相關報告,占全部A股公司逾3成。其中,銀行業披露率高達100%,機械設備業披露率最低(19.17%)。

  • 陸訂GDR條件 38家蓄勢出海

    陸訂GDR條件 38家蓄勢出海

     上交所及深交所2日針對全球存託憑證(GDR)上市交易暫行辦法徵求意見,明確上市公司發行GDR應上市滿一年,且申請日前市值不低於人民幣(下同)200億元,包括牧原股份、隆基綠能等38間上市公司蓄勢待發。

  • 恒大2022財報難產 遭滬深交易所批評

     大陸地產巨頭中國恒大深陷債務危機,旗下恒大地產日前公布,預計無法在今年4月底前披露2022年度審計報告及債券年度報告。同時,由於恒大至今未能公布2021年報,近日遭到滬、深兩證交所批評。

  • 專家傳真-生物多樣性與淨零碳排同等重要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正在加速,並對全球經濟和供應鏈構成嚴重威脅。企業和投資人務必密切關注相關涉及的風險,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 陸銀行差異化監管 擬分三級

    陸銀行差異化監管 擬分三級

     中國大陸為提升銀行業風險管理水準,擬修訂「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本次修訂重點在於「差異化監管」,將根據銀行業務規模和風險差異列三種分級,每一分級有不同的監管規定,同時調整曝險部位的權重計算,可提高風險計量的敏感度。

  • 大陸證監會促推動形成中美審計監管常態化合作機制

    大陸證監會促推動形成中美審計監管常態化合作機制

    中國大陸證監會網站21日消息,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日前主持召開黨委會議,傳達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強調推動形成中美審計監管常態化合作機制,營造更加穩定、可預期的國際監管合作環境。

  • 美國搞顏色革命露出冰山一角

    美國搞顏色革命露出冰山一角

     沈逸,現任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助理、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兼任中國外交部網絡外交專家委員會成員。長期從事全球網路空間治理、網路安全、中美網路安全關係等研究。

  • 德企高度依賴中國 德加強監管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11月初出訪中國時曾強調反對與中國「脫鉤」,但仍積極為德國降低對中國依賴布局。近日傳出,德國正研擬新版對中國商業策略,加強監管高度依賴中國的德企,計畫要求相關企業披露更多資訊,並進行壓力測試。

  • 陸薪資行情 金融服務業大贏

    陸薪資行情 金融服務業大贏

     每年秋季為大陸職場招聘旺季,近期,中國人社部公布2021年企業薪酬調查資訊,披露了工資價位資料。資料顯示,金融服務人員仍是所有行業薪資最高水平,遙遙領先其他行業,金融科技人才更是該領域最為搶手的人員。

  • 大陸嚴打證券犯罪 起訴年增率近1倍

    大陸嚴打證券犯罪 起訴年增率近1倍

     大陸對證券相關犯罪查核持續趨嚴,統計2021年到今年6月止,全大陸檢察機關共起訴各類證券犯罪376人。其中1到6月起訴147人、年增93.4%。大陸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更聯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大陸證監會發布5起證券犯罪典型案例,進一步亮明「零容忍」懲治證券犯罪的態度,彰顯證券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打擊合力。

  • 大陸嚴懲財務造假、違規披露一條龍犯罪

     大陸最高檢察院聯合最高法院、公安部、中國證監會等四部門針對上市公司要求應嚴格把握資訊披露真實、準確、完整的基本原則,並發布證券犯罪典型案例。對於財務造假、違規披露「一條龍」犯罪行為,要求依法從嚴懲處。此外,上海公安經偵部門組織開展「百日行動」集中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330餘名,搗毀犯罪窩點170餘個,涉案金額181億餘元(人民幣,下同)。

  • 大陸四部門嚴懲財務造假違規   披露一條龍犯罪行為

    大陸四部門嚴懲財務造假違規 披露一條龍犯罪行為

    大陸澎湃新聞10日報導,大陸最高檢察院聯合最高法院、公安部、中國證監會等四部門針對上市公司要求應嚴格把握資訊披露真實、準確、完整的基本原則,並發布證券犯罪典型案例。對於財務造假、違規披露「一條龍」犯罪行為,要求依法從嚴懲處。

  • PCAOB將啟動中概股審計 阿里列首批

     儘管中美26日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但根據美國證交會(SEC)公布的Q&A問答集顯示,中美雙方對協議內容有不同表述。投行瑞銀30日分析,中美達成協議,降低中概股下市風險,但未披露更多細節,因此仍存在不確定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