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賴建承的搜尋結果,共51筆
盤勢分析:
盤勢分析: 美國通膨早已開始降溫,只是市場依舊是半信半疑,值得政府官員證實才能放心,其實美國10月CPI年增率已下降至7.7%,10月PPI年增率8%、核心PPI年增率6.7%,均比前值與預期來得低,顯示美國通膨壓力已明顯減緩,難怪美元指數領先自高檔拉回,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不再飆高。
盤勢分析: Fed於11月3日宣布升息3碼,基準利率上調至3.75%~4%,雖然鮑爾暗示未來可能放緩升息,但仍表示考慮或談論暫停升息為時過早,甚至Fed可能提高終端利率的預期,美四大指數拉回,美元與美債殖利率攀高,進而讓周四亞股震盪。
盤勢分析: 雖然上周美國公布8月份PCE物價指數,年增率6.2%,低於前值6.4%,但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率4.9%,高於預期,一度引發市場對通膨升幅加快之擔憂。不過美元指數並未攀高,顯示市場對於聯準會的升息周期已能接受,加上英國取消部分減稅措施,推升英鎊大漲,也是造成美元指數拉回的主因之一。
盤勢分析: 受到Fed官員不斷釋出鷹派談話下,美元指數與美債殖利率持續攀升,近期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宣布北溪一號延長關閉,且沒有提供重新開放的時間表,以對G7計劃對俄羅斯原油在國際市場的價格設置上限作為報復。
盤勢分析:
盤勢分析:
盤勢分析:
盤勢分析: 美國通膨陰霾揮之不去,即使一度化解升3碼的疑慮,但持續升息與縮表仍是美國Fed既定之政策。在通膨與升息衝擊下美國經濟數據已有放緩跡象,5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59.1,創下十年來新低;5月紐約州製造業指數為11.6,遠低於4月的24.6。即使4月零售銷售月增0.9%,連續四個月上揚,但是第二大零售百貨集團目標百貨財報獲利遜於預期,加上葉倫警告全球恐將陷入停滯性通膨,而鮑爾更揚言升息一路升到通膨降為止。讓美股於反彈數日後再度陷入重挫摜破所有均線,宜觀察美四大指數之前低是否有守,以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是否再度突破3%。
盤勢分析: 全球通膨壓力依舊居高不下,加上俄烏戰事仍未見曙光,國際商品價格維持高檔,在通膨壓力下,升息與收資金的趨勢難以阻擋,尤其是近期Fed官員談話更加鷹派,連5月可能一口氣升息三碼的聲音都出爐,顯示通膨已經讓Fed面臨龐大壓力。此外,俄烏戰事延宕恐重創歐洲經濟,加上中國疫情加劇衝擊供應鏈,及美國恐於下次Fed會議宣布「縮表」等因素,可能讓全球主要經濟體於2023年呈現衰退。
盤勢分析: 雖然俄烏戰事持續,不過全球股市在Fed 3月利率會議後呈現反彈,稍稍化解通膨壓力所帶來的衝擊,但問題仍未解決,因此,俄烏變數、升息、利率、收資金等仍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持續干擾,市場關注台股在清明長假前是否有機會挑戰萬八關卡。
盤勢分析: 俄羅斯宣布承認烏東2共和國,美法英等要求安理會緊急會商,同時祭出制裁,而烏克蘭宣布24日起實施緊急狀態,緊接著俄羅斯軍隊已登陸烏克蘭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和馬里烏波爾,俄羅斯大軍正式入侵烏克蘭,美元、黃金等避險資產大舉走高,原油價格逼近每桶100美元,加上前一日VIX恐慌指數已站上30大關,造成24日美期貨電子盤與亞股全面重挫。
盤勢分析: 雖然新型變種病毒Omicron疫情擴散,甚至部分國家重啟或加大管制措施,但在2021年底美股依舊維持強勢,主要是美國自11月1日至12月24日的零售銷售比去年同期成長8.5%,創17年來最大年度增幅,費半大漲創下歷史新高,SP500也持續締新猷,道瓊與那斯達克站上所有均線之上,暫時將Omicron病毒與通膨壓力拋之腦後,似乎有替元月行情暖身之跡象。
盤勢分析: 受到Fed偏鷹派言論,加上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的來勢洶洶,全球股市近期陷入動盪,不僅道瓊指數跌破200日均線,那斯達克、S&P 500也破了50日均線,僅費半指數相對強勢。
盤勢分析: 時序步入第四季,全球氣氛卻沒有因為疫情趨緩而感受到陸續解封的喜悅,反而來自中國與美國的負面事件不斷干擾,國際股市相對不穩,包括恒大事件、中國限電、能源危機、通膨壓力、美債務上限、縮減購債、預算等均陷入膠著,使得10月的股市顯得詭譎多變。在國際風險不斷升高之際,操作宜更加謹慎。
櫃買市場法人偏多及中實戶作價,中小型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股維持輪動,櫃買指數連四日站穩季線上震盪,3日收高216.36點周漲幅2.47%及周K線連兩紅,外資9月來主要買超合晶(6182)、台半(5425)及穩懋(3105)等題材股,下周走勢持續吸睛。
盤勢分析: 美7月新增非農就業94.3萬人,比預期的92.5萬人,及6月的93.8萬人來得優,失業率降至5.4%,一度使得美元指數呈現大漲,10年期美債殖利率也呈現攀升。所幸7月CPI年增率5.4%、核心CPI年增率4.3%,不再呈現惡化,美元指數也因此稍作拉回。
盤勢分析: 通膨與疫情仍是現階段全球各國所關注的困境,由於油價、原物料與運費等高漲衝擊,加上歐美需求回升所造成的搶購,通膨數據不斷攀高。另新冠變種病毒Delta 來勢洶洶,導致歐美疫情再度轉趨緊張,甚至有打第三劑疫苗的聲音,是否會造成復甦延後,經濟成長減緩等也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