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購房鬆綁的搜尋結果,共35筆
上海臨港新片區放寬非戶籍人才的購房限制,符合一定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才,按規定在上海繳納職工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滿一年及以上、且在本市無住房的,在新片區限購一套住房,同時購房資格由居民家庭調整為個人。
穩房市大陸官方連放大絕,中國人民銀行9月29日先是階段性下調首套房貸利率,30日晚間進一步加碼,宣布自10月1日起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個百分點。人行多箭齊發,力求拉抬房市儘速回溫。
大陸持續放鬆購房限制,挽救低迷房市,當前放寬措施甚至蔓延至二套房,相關機構統計,截至9月中旬已有逾40座城市降低二套房頭期比例,市場預估有望帶動9月房市買氣較7~8月回升。
大陸近日為穩定經濟與房市,多城陸續放寬房市調控措施。據傳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8月底表示,支持放寬除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外的所有大陸城市購房限制,並鼓勵地方政府根據每個城市的具體情況制定計畫,扭轉房地產市場頹勢。
大陸房地產企業債務違約爆雷、市場低迷,政府主導救房市行動重擔,放到金融機構肩上,但過於黯淡的行業前景,讓這些主打風險管控的銀行、資管公司出現異聲,是否全力以資金支持房企,打上問號。
大陸地方政府進一步放寬限制,挽救低迷不振的房地產市場,近期包括江蘇南京、蘇州、無錫以及山東濟南等二線大城大幅壓低二套房的頭期款比例至三成~四成,冀望帶動疲乏的房市與地方經濟。就連A股上市公司也配合官方,為員工提供無利息購房借款。
大陸挽救低迷房市,南京、蘇州、無錫、濟南等二線大城近日大幅鬆綁購房限制,降低二套房的頭期款比例至三~四成。專家表示,連江蘇等經濟大省都有大動作放寬,反映房市狀況不容樂觀,後續或還有放寬措施。
為拉抬生育率及重振低迷房產市場,支持多孩家庭購房需求正成為大陸各地優化調整樓市政策的重要方向。光是今年5月就有13城制定相關多孩家庭購房政策,包括透過降低首付比例、發放購房補貼與上調公積金貸款額度等作法。而這種生育政策鼓勵與限購政策鬆綁的政策引導,既促進房產市場活絡,也刺激年輕夫婦多生小孩的意願。
杭州、成都等「新一線」城市先後出台新房策為房市鬆綁。杭州今宣布放寬二手房交易政策,三孩家庭可多一個購房名額,落戶即可買二手房;成都最新規定,近郊住房不納入中心城區家庭住房總套數。
4月以來,大陸已經有14城鬆綁購房政策,涉及限購、限貸、限售、公積金貸款、房貸利率等內容。
大陸各地政府近期陸續調整房市政策,使冷凍已久的市場終現轉機。繼蘇州和南京等部分地區接連宣布取消限購令,以及鬆綁房貸利率,降低購房門檻的同時,部分銀行更將房貸利率調降至最低4.6%,活絡房市買氣。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表示,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要保障民眾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對照近日多個大陸城市先後推出各種放寬限購、降低購房門檻的措施,李克強此言也透露,大陸房市有繼續鬆綁的可能。
2021下半年大陸房企陸續爆發債務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高度緊張,加上大陸穩經濟壓力劇增,經過近期數度政策調整,大陸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2日表示,房地產泡沫化金融化形勢得到根本扭轉。
為穩定房地產市場,大陸政策開始轉向升溫,近30天內有多達25個城市新頒布購房補貼規定,有意大力清理近期規模達到5年來新高的三四線城市新房庫存。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今日發布最新一期《全國百城住宅庫存報告》,截至11月底,中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面積總量達5.21億平方米,創2016年8月以來新高。
2021年下半年大陸經濟逐季回落,第三季受到限電限產、能耗雙控、恒大事件影響房地產開工銷售、汽車缺晶片等影響因素,GDP增速達4.9%,低於市場預期。
有鑑於2020年首季疫情在大陸開始快速蔓延,全球各國也陸續傳出嚴重災情,衝擊國際經濟及金融面,各產業也面臨供給端、需求端同時下滑的窘境,在此情況下,大陸官方祭出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來搶救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大陸各行各業,經濟指標房市尤其面臨寒冬,逼得房企降價促銷、政策轉彎鬆綁救市,而新興「雲賣房」模式則為房市保持住需求端熱度。
大陸國家發改委日前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引發關注,甚至被解讀為替房市調控變相鬆綁。但分析人士指出,落戶放寬是讓對城市有貢獻的新市民住有所居,與「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基調一致,強調落戶放開不等於樓市鬆綁。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安徽省合肥市近日傳出悄悄鬆綁房市限購。據稱,合肥目前調整後所執行的限購政策是:合肥市四縣一區(長豐、肥東、肥西、廬江四縣及巢湖一市)家庭戶無需提供社保證明即可購房;合肥市(含4縣)集體戶、非合肥戶口(安徽省各地級市、外省)只需提供1個月社保證明(剩餘11個月社保科補交)即可購房。購房標準遠較先前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