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走兩岸鋼索的搜尋結果,共25筆
大陸對台軍演剛結束,商務部隨即啟動台灣貿易壁壘調查,箇中既有經濟理由也有「政治味」。一方面可能標誌大陸對台經貿將一改過往優惠讓利,轉而強調「公事公辦」。另方面,民進黨昨正式提名賴清德參選總統,而調查結束時程可能落在明年大選投票前一天;難免讓人有「敲打」台灣民眾的臆測。
美國總統拜登派遣他的老友、美前參議員陶德訪台;與此同時,美國氣候變遷特使、前國務卿凱瑞也奉命到了上海。這場「季辛吉式」的權力平衡遊戲,加上最近美國國內又針對「戰略模糊」與「戰略清晰」進行政策辯論,看得大家眼花撩亂。
美國總統拜登派遣他的老友、美前參議員陶德(Chris Dodd)訪台;與此同時,美國氣候變遷特使、前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也奉命到了上海。這場「季辛吉式」的權力平衡遊戲,加上最近美國國內又針對「戰略模糊」與「戰略清晰」進行政策辯論,看得大家眼花撩亂。
過往「中國議題」是美國大選眾多話題之一,但今年大選卻是有別以往,一躍成為選戰主軸。新冠肺炎在美延燒之際,兩黨候選人川普與拜登都不約而同打起「中國牌」,相互較勁誰對北京更強硬。但如此操作,美陸關係必然急轉直下,也將危及兩岸關係;一向扮演兩岸穩定閥的美國,如今卻成為引爆衝突的扳機。
蔡英文總統挾著總統大選、新冠疫情以來的海內外高人氣,在520前,一邊以大局穩定為重,續任蘇揆;一邊卻任由綠委提案修正《憲法增修條文》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加上起訴台協會長賄選等大動作,再興波瀾。說明政府在兩岸賽局中似無降溫想法,與其說是梭哈前的心理戰,更像是在走鋼索,對台灣來說相當危險。
川普上台後陸美對峙急遽升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催化,維持逾70年的陸美台戰略三角結構面臨崩解,前海基會副董長馬紹章出書提醒大家及早正視,勿視兩岸和平為理所當然,並提出5種崩潰模式,希望台灣能在大國博奕的環境中,選擇對自身最有利的位置。
新聞透視自大陸經濟開放以來,台灣是兩岸貿易贏家,每年從大陸賺取金額可觀的貿易順差,挹注台灣經濟成長活水,不過,陸美貿易戰開打後,在台廠悄悄轉移生產基地、總統蔡英文「親美制中」的策略,更讓我國出口結構悄悄改變,失去大陸重要貿易要角,大陸一旦「反報復」台灣,兩岸貿易恐從順差變逆差。
美國頻打「台灣牌」之際,蔡英文政府「聯美制陸」策略也有升級趨勢,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馬紹章以美陸台互動歷史提出警告,當陸美關係越敵對,台灣愈可能被出賣,就像美前總統尼克森出賣台灣時,陸美關係也是敵對;反之,當陸美關係穩定,台海反而安定。他直言,台灣已被賣過一次,要擺脫「籌碼化」危機,只有兩岸關係和緩,台灣才不會被二次出賣。
5月天高溫持續,台電估今天(29日)就在警戒紅燈邊緣,經濟部長出來喊話,供電很足只是備轉容量很低,因為都是從民生用電「降壓降頻」,和對用電大戶「強制限電」下手的關係嗎?盛夏還沒到,全民繼續陷在限電危機中?除此之外,全台水情也很緊繃,苗栗已經有稻子因為缺水灌溉枯死,結果政府只會呼籲節水?
兩岸關係極其敏感,在當前官方無互信下尤其脆弱,但這一個多月來,雙方卻頻頻在最敏感的國安、軍事等領域過招,猶如玩火走鋼索,王炳忠案這把火,更發酵到大陸民間。兩岸官方僵局已久,若連民間情緒也高漲,只會更重傷兩岸關係。
針對民進黨立委提出修憲版本,試圖重新定義兩岸關係性質,大陸涉台學者表示,這形同推動「法理台獨」,與李登輝「兩國論」無異,已觸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六個任何」對台紅線。這是對北京最嚴厲的挑釁,將進一步迫使大陸以「非和平」方式加快解決台灣問題;根本是拉著台灣民眾福祉一同陪葬。
隨著蔡英文去年就任中華民國總統以來,堅拒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日趨險峻。民進黨政府採取親美日對抗中國大陸的政策至今尚未改變,對外不斷嘗試乞求美國的軍事支持,對內則從未間斷的推行文化台獨的政策;北京政府則以緊縮外交空間、陸客及陸生來台等作為回應。兩岸關係無波起浪潮,現今則有從冷和走向冷戰的趨勢,大陸航空母艦及各式戰機不斷巡弋出沒在台灣四周。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熱線台灣總統蔡英文,令美中、兩岸關係掀起一陣波瀾,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昨日在臉書以「川英協奏曲」形容這通電話,表示兩岸卡在那4個字,美台卻靠這一通,這絶不只是道賀,它是精心設計的你儂我儂。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洪習會」閉門會談期間,脫稿強調反對台獨的堅定立場,他說,反台獨是基於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立場,大陸13億人不會同意台獨,「我們有決心有能力有準備處理台獨,如不處理,我們會被推翻。」習近平這番表態,凸顯中共政權存亡邏輯,這是中共最高核心價值,值得蔡政府仔細思量。
馬政府時期海基會副董事長馬紹章在其著作《走兩岸鋼索》中提到,兩岸當局缺乏溝通管道,一旦出現意外事件或戰略誤判,兩岸關係很可能會陷入「向下螺旋」發展困境。從ICAO大會的兩岸角力,到我方委派APEC特使遭北京打槍,兩岸「向下螺旋」已然成為現在進行式。
最近獲得一本贈書,作者--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發言人馬紹章從涉兩岸事務點滴,引發對台灣未來之思考,以兼具理論基礎、實務操作的方式剖析,令人無比佩服,我除追隨臉書上眾多線上同業及同事表達感謝及崇敬之意,坦白講,我更為其能以動人文采為此一嚴肅性議題進行鋪陳,覺得深深地感動。
除了台灣社會支持之外,國際社會也表示肯定,例如美國布希總統透過他國安會屬下說,這是「歷史性的訪問」。季辛吉也認為這是兩岸和解的先行者。
當時民調顯示,甚至有71.4%的受訪者希望陳總統可以在未來3年任期內,和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見面會談,達成對於兩岸前途的協議。這些民調顯示,和平之旅及其所帶來的和平發展訊息,獲得超過半數以上受訪者的支持。
連主席最後是把講稿全部背起來,這種不看稿的演講方式,在大陸可說是前所未有,而連先生現場幽默、自然的講話,讓全場掌聲不斷。
編者按前海基會副董事長馬紹章撰寫《走兩岸鋼索》一書,由《天下文化》出版,分析數十年來兩岸發展及破冰事件,連戰前副總統2005年跨出關鍵一步,開啟國共新局,為兩岸翻開新頁,目前正值兩岸關係的重大歷史時刻,重溫11年前連戰赴大陸的和平之旅,溫故知新、鑑往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