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越冬的搜尋結果,共36筆
往年入冬時,紫斑蝶、青斑蝶都會南遷台東過冬,隔年春天再北返,台東初鹿牧場每年冬天都會出現大量紫斑蝶漫天飛舞的夢幻景象,今年卻僅剩少數。學者推估,可能是遷徙路徑改變,或與近年冬季氣溫偏高有關。
百貨周年慶最後壓軸登場,SOGO百貨天母店打出北區百貨最強回饋,可達20%,再搶櫻桃小丸子獨家來店禮;新光三越台北站前店看好接下來的降溫商機,主打冬被、大衣外套下殺1.5折,尾牙禮品、家電都一站式購足。
蝴蝶回來了!2009年八八風災,台東許多斑蝶越冬棲地嚴重受損,經過10多年休養生息,今年在大武山區又見斑蝶回來,數量穩定出現難得盛況;義守大學教授趙仁芳表示,蝴蝶回到原棲地,是山林復原的生態指標,人類不應再做過多的開發。
10多年前的88風災,台東許多斑蝶過冬的棲息地遭到破壞,讓斑蝶必須離開原來的蝴蝶谷,尋找新的棲息地過冬,經過10年的休養生息,今年看到斑蝶又回來了而且數量穩定,而且出現難得的盛況,讓保育人士感到欣慰。
台南市關子嶺紅葉公園蝶類生態極為豐富,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6年前曾記錄到園內逾3000隻紫斑蝶出現,但今年受氣候影響,紫斑蝶數量已不如當年。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副理事長陳瑞祥分析,年初雨水少,園內草本植物花開欠佳,年中又遇到連日大雨,許多花朵遭打落,4日觀測的數量僅約300隻。
寒流接連過境,嘉義沿海文蛤池混養的虱目魚幾乎全死光光,而深水專養的虱目魚,魚屍也在近日逐漸浮出水面。「給孩子的紅包錢,不曉得怎麼辦!」專養虱目魚戶黃健翔苦訴,這些越冬魚本來等春節後賣個好價錢,如今約死一半,近5萬尾全部沒了,到現在還在撈死魚。他痛批,混養虱目魚可報災損,專養的卻不行,一樣是虱目魚寒害,為什麼還要分?實在不合理。
蝶飛千里來作客,日本青斑蝶族群近期現蹤離島澎湖東昌營區,今年提早跨海過境越冬,生物專家們特地飛來實地記錄研究,熱情迎接嬌客。
江西省林業局發布消息,已有3萬餘隻越冬候鳥抵達江西鄱陽湖,「省鳥」白鶴也已到達,今年最早一批候鳥抵達時間較去年早了11天。
繼高屏香蕉價格崩跌,進入產期的虱目魚也傳魚價低迷。今年氣候穩定,台南地區虱目魚飼養狀況不錯,卻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銷卡關,內需市場也減少,致池邊價逼近成本32元,嘉義縣虱目魚池邊價比往年同期下跌2至3元,漁民很怕價格崩盤。
600餘隻白鶴近日順著氣流在空中盤旋滑翔,從江西鄱陽湖起飛,向北而去。這是鄱陽湖最後一批北遷的越冬候鳥。每月10月至翌年3月,鄱陽湖水落灘出,大批來自內蒙古大草原、東北沼澤和西伯利亞荒野的珍禽候鳥飛臨鄱陽湖越冬。
入冬以來,新疆巴音布魯克濕地的野生天鵝陸續飛到新疆庫爾勒市內的孔雀河、杜鵑河上越冬。隨著氣溫下降,博斯騰湖、開都河等湖泊河流逐漸結冰封凍,逗留的天鵝等禽鳥也將集聚到庫爾勒市內的河流上越冬,數量將會急劇增加。
江西鄱陽湖,大陸最大的淡水湖。古稱彭蠡澤、彭澤或彭湖,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的名句:「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描述的正是鄱陽湖上的漁民捕魚歸來的歡樂情景。最近,鄱陽湖煙波浩渺,九江、都昌、永修幾大保護區內,7萬餘隻小天鵝或在覓食或在自由飛翔,遠處是暮靄中的山巒,畫面如夢如幻。
419號白鶴在5日清晨6時由北向南抵達江西鄱陽湖越冬。這隻白鶴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考察委員會副主任、原瀋陽理工大學生態研究室主任周海翔教授夫婦安裝衛星跟蹤器,配帶了彩色環誌,以方便國際鶴類考察與研究。
境內擁有「候鳥天堂」鄱陽湖的長江中下游省份江西,28日通過一項決定,確定白鶴為該省「省鳥」。
境內擁有「候鳥天堂」鄱陽湖的長江中下游省份江西,28日通過一項決定,確定白鶴為該省「省鳥」。
新北市農業局去年結合公所、農會、產銷班,首次在北海岸實施金山甘藷苗越冬計畫,成功抗寒並孕育出口感極佳的金山甘藷;今年金山甘藷越冬苗種植面積擴大,若順利,產量可望比去年進一步成長。
一隻丹頂鶴因受傷與遷徙越冬的鶴群在瀋陽走散,被送到瀋陽猛禽救助中,但長期與雞住在一起,讓保育人員憂心,終於在3日上午,由南航航班載著這隻丹頂鶴飛往江蘇南京與同伴「會合」。
金山甘藷產銷班第一班在農業局與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及金山地區農會輔導下,嘗試以塑膠布隧道保溫方式幫助甘藷種苗過冬。8月16、17號農業局與農友試挖甘藷結果,結藷情形良好,未來可望推廣自行栽培優良藷苗,減輕農民負擔。
冬春交會,從大陸西南的昆明到沿海的青島,再到台灣沿海,可愛的紅嘴鷗在經過近5月越冬季後,最近續北遷,返回繁殖地。在昆明湖畔和青島海邊,處處都可見到民眾餵食牠們的溫馨畫面。台灣鳥友則忙著用長鏡頭,捕捉牠們離台前的最美身影。
1月16日,2014年至2015年環洞庭湖越冬水鳥調查圓滿收官:共記錄鳥類6目13科51種131265隻,較3年前的調查資料103363隻增加近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