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距離地球的搜尋結果,共217筆
依行政院規劃,預計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20GW,因此多個縣市大規模開發光電,但引發多起爭議,甚至頻頻傳出光電蟑螂,近期更傳出要推動「綠能發展區」加速推動,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光電的推動要有社會、在地居民理解與支持才能順利推進,呼籲應先提出「能源用地白皮書」再談「綠能發展區」,並支持部分案場應納入個案環評標準。
科學家今天表示,他們首次觀察到一顆垂死的恆星吞噬一顆行星,可能預示地球在大約50億年後終將被太陽吞沒的命運。
美國天文科學家於近期首次捕捉到一顆垂死的恆星吞噬掉一顆行星的剎那。這次意外的發現讓許多天文學家認為,地球可能將在數十億年後遭遇類似的命運,屆時太陽也將吞噬金星、水星等鄰近的行星。
永續標竿獎項《遠見》ESG企業永續獎3日舉行頒獎典禮,遠傳在環境永續、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三大面向表現優異,蟬聯「電信暨資通訊業綜合績效楷模獎」,創下第六度獲獎紀錄。
現代人便利的生活少不了手機,但你可曾想過,遍布各地、上百萬座基地台可能成為外星人刺探消息的入口嗎?最近科學家以地球附近幾個星系為目標,模擬外星人可能接收到的無線電訊號,相關研究成果將發表在6月出刊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人類對外星人充滿好奇,而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團隊認為,他們最快可能2029年就會和地球聯絡。
響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帕莎蒂娜國際餐飲集團2023「自然生活節」以「慢嚐在地味,減碳愛地球」為主題在旗下青海法式&義大利餐廳舉辦。並再度與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型農大聯盟」合作,運用型農栽種的食材入菜,於即日起推出「自然生活套餐」,倡導「吃在地,愛地球」,縮短產地到餐桌的距離,讓消費者吃得安心美味,同時也為地球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心力。
古曜威20日拍攝新EP主打歌〈384公里〉MV,找來好友原子少年呂尊揚及陳柏諦,以及小優、大胃王路路、方琦、夏乙薇等人化身韓系高校生,師長角色請來宛宛兒擔任魔鬼女教官,搭配良師宋少卿,陪伴這群偶像高校生朝畢業目標前進。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一顆貨車大小的小行星將於26日下午(台灣時間27日上午)掠過南美洲南端上空,屆時它跟地表的距離只有3600公里,「極其接近」地球。
一顆小行星將在美東時間周四晚上7:27(台北時間周五早上7:27),以極接近地球的距離掠過地球,是有記錄以來最接近的小行星相遇事件。所幸,它的體積不大,只有卡車的體積,而且它也確定不會撞到地球。
明天(8日),2年僅一次,未來10年內最接近地球、最為明亮的「火星衝」即將登場,讓不少愛好天文人士摩拳擦掌準備迎接。據了解,此次火星衝在市區肉眼都可見,星座專家小孟老師也透露,當天有6大禁忌,其中2類人更要注意交通事故。
位置!位置!位置是好萊塢電影成功的祕訣,是賣出房地產的要件,也是生命散布宇宙的關鍵。宇宙中有許多地區明顯不適合生物生存,只有少數地方可能成為生命賴以存活的綠洲。空曠的太空、恆星的核心、嚴凍的氣體雲和氣體行星如木星的「表面」,必定都沒有生命。我們無法明確掌握生命生存的環境限制,但觀察地球生命的所需條件得以讓人類有所根據,預測宇宙何處可能會有生命。此外,我們也明白自己懷有偏見,身為地球的居民會以地球的角度來看全宇宙,認為地球似乎是個近乎完美的棲息地。
近期一項刊登在本月份《天文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的天文創舉,科學家意外發現距離地球100光年,有顆疑似存在汪洋大海的「海洋行星」(TOI-1452 b),彷彿1995年末日電影《水世界》真實上演。
天文學家表示,1顆比兩座足球場還寬的小行星(asteroid),即將掠過地球,時間是美國東部時間8月4日上午12 點23分通過(台北時間8月5日中午12點23分)。
2022世界地球日前夕,Facebook病友平台《我們都有病》首次發起線上公益健行活動「公益一七行」,以「沒有健康的地球,就沒有健康的我們」為號召,邀請台灣拜耳攜手廣大網友們一起以實際行動響應世界地球日。為期不到二周的健行活動,台灣拜耳員工與網友共累積走出近半個台灣的距離,付諸行動,為地球健康發聲。
近期俄烏戰爭中,烏克蘭戰區多項基礎設施因大規模轟炸而癱瘓,戰時的通訊及網路服務不能再靠地面管線和設備,而後在SpaceX和Tesla創辦人馬斯克協助下,烏克蘭全境依舊透過星鏈(Starlink)的低軌衛星(Low-Earth Orbi, LEO)使用通訊和網路,甚至將戰況隨時傳送到全球各地。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一顆體積相當於紐約帝國大廈2倍大的小行星今晚將掠過地球,不過它與地球的距離夠遠,因此不會造成任何問題。
全球最大共享汽車平台Zipcar,於4/22世界地球日發佈2021 Zipcar Taiwan白皮書,公佈Zipcar會員的使用習慣及用車數據,報告顯示Zipcar一年可幫助台灣減少18萬公斤碳排放,相當於12公頃森林面積的年吸碳量,去年, Zipcar讓全台灣的路上少了21,061車次。而Zipcar 會員也對於打造綠能都市生活不遺餘力,根據Zipcar調查顯示,Zipcar會員綠運輸市占率高達54%,且有4成會員平均一週使用7次以上的大眾運輸。
綜合外媒報導,天文學家透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觀測到一顆重500兆噸、直徑128公里的彗星C/2014 UN271(Bernardinelli-Bernstein),這顆彗星比普通彗星大50倍,比美國羅德島州(Rhode Island)還大。目前正以每小時3.52萬公里的速度往地球飛行。
天文學家發現超過100萬顆型態各異的小行星,其中編號130號的「慫女星」(Elektra)是唯一擁有3顆衛星的奇特小行星,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慫女星」在3月6日最接近地球,距離4億公里,估計亮度僅約2.5等,天文館將透過大型望遠鏡捕捉其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