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跨國平衡組合基金的搜尋結果,共18筆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央行年會上,重申鷹派對抗通膨的堅定決心,造成股市震盪加劇,公債殖利率出現曲線倒掛,資金轉進投資等級債趨避風險,MG投資表示,目前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宜持有股債多元配置,最簡便的方式是透過平衡型基金布局,保持投資組合的彈性來因應。
儘管6月市場遭逢通膨壓力持續升溫、美國加速升息等多重壓力,上沖下洗,但若進一步觀察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股票型、多重資產和組合基金」仍是人氣首選,可以看出市場仍相對青睞追逐股市的成長機會,但可兼顧成長與收益的多重資產策略,也持續為投資人所青睞。
今年以來科技股回檔、俄烏戰爭、通膨及升息疑慮等不斷,風險趨避意識更強烈,反映在境外基金明顯從股債流出,轉進平衡型基金,自2021年以來已連續14個月淨申購,根據境外基金觀測站統計,至今年2月底平衡型基金維持淨申購,總持有金額達7,176億元。
近期全球受到新種病毒與聯準會加速縮減QE步伐影響,市場再度出現震盪,投信法人表示,跨國投資平衡組合基金因為股債皆有配置,且布局不同子基金能同時持有不同產業、國家等標的,達到分散配置和跟漲抗跌的效果。
第三季以來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增加,債市波動也明顯加大。法人觀察,自8月下旬以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再次走高。面對殖利率走揚,有攻有守的跨國多重資產、或是跨國投資平衡型組合基金,9月淨申購均超過40億元、分居第二、第三多。
近年來台灣投資人盛行投資配息基金,來當作退休理財工具,即便是像去年股市的大多頭行情,台灣投資人依舊偏好配息率高的基金。
退休金是人生最後最重要的一筆錢,因此退休金的規畫更應慎選標的,避開高風險投資或只投資於單一市場,以免大幅虧損造成血本無歸,而在理財工具使用上,共同基金是一般民眾可多加善用的商品。近年來台灣投資人盛行投資配息基金來當作退休理財工具,即便是像去年股市的大多頭行情,台灣投資人依舊偏好配息率高的基金。
全球股市2月以來上沖下洗,全球股市處於震盪態勢,法人表示,投資人可用股債平衡、多重資產組合投資策略因應。
全球股市2月表現不平靜,受市場對加速升息的擔憂,法人表示,居高思危又想投資股票基金的投資人,可選擇相對穩健的每月績效都是正報酬的基金。觀察近13個月每月以及2018年來都正報酬的海外基金共12檔,基金類型包括股票、平衡、高收益債、跨國組合平衡、跨國組合股票、投資等級債等,但清一色都是海外股票金,其中又以東協、跨國組合基金居多。
近年來,全球市場風格出現變化,不但易受全球主要央行政策主導,就連以往關聯性較低的股債資產,有時候也出現齊漲齊跌,股債匯市波動拉大,致使資金板塊快速挪移,投資人愈來愈不想猜測市場漲跌,加上另類資產的興起,還有對於退休金準備的需求逐年增溫,市場於是逐漸吹起一股多元投資風。
什麼都漲,唯獨薪資沒漲!退休理財規畫更重要,除了愈早啟動愈好,善用時間複利的基金投資,標的選擇及資金配置組合同樣應慎重。投信業者建議,長期的退休資金準備,基本原則就是風險分散,採跨區域、跨產業、股債平衡組合,即平衡組合基金,將是最佳選擇。
論起今年投信IPO基金,「多元收益」題材堪稱競爭最激烈!根據理柏統計,27檔今年成立的境內基金中,就有5檔是布局全球的組合基金,迎合台灣投資人擁抱收益的偏好;保德信投信分析,隨著美股屢創新高,回檔的風險也升溫,建議投資人可持續將多元收益基金納為核心資產,做好避風的準備。
全球經濟緩成長,多空雜陳加上政策步調難以捉摸、英國脫歐等不確定性干擾,使得市場明顯處於時而追逐風險、時而風險趨避的投資情緒中,這也讓國內5月底跨國平衡型組合基金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指出,截至今年3月底,跨國平衡型組合基金規模不但持續攀高,其占所有組合基金整體規模的比重也成長至近六成,這意味股債混搭、主動式管理的組合型基金,已漸為投資人因應時局變化的投資新選項。
努力7年,2015年境內外基金淨流入金額終於出現「黃金交叉」!法人更堅定指出,在主管機關力挺境內基金下,境內基金未來成長力道有機會繼續向上衝!
長年以來,安聯投信以集團豐富的全球研究資源為後盾,深耕台灣逾25年,培育在地專業投研團隊有成,深得投資人信賴;另一方面,安聯旗下多檔基金連年橫掃各大基金獎項,亦顯示安聯投資研究團隊主動出擊因應市場起伏的堅強實力。
2015年上半年金融市場經歷希臘債務危機、俄烏地緣政治風險、陸股震盪,加劇股債市波動程度。然而,股債靈活配置的跨國平衡組合基金、多元資產基金,展現能漲抗震實力,深受投資人青睞。
2015年上半年金融市場經歷希臘債務危機、俄烏地緣政治風險、陸股震盪,加劇股債市的波動程度。然而,股債靈活配置的跨國平衡組合基金、多元資產基金,展現能漲抗震實力,深受投資人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