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跨國組合平衡基金的搜尋結果,共138筆
由於1月非農數據明顯好轉,以及近期通膨數據快速下降趨勢放緩,加上多位聯準會理事發表鷹派言論,相關訊息促使市場預期6月繼續升息1碼的機率超過五成。目前看到的市場還是在美聯儲緊縮和經濟衰退兩個主題之間來回搖擺。短期內,基於最近美聯儲官員的鷹派發言,以及通脹放緩趨勢可能顛簸,市場存有戒心,但對於聯準會政策調整仍充滿期待,持續進入多空交錯的投資氛圍下,建議可透過組合平衡型基金,在市場波動中掙取資產回升機會。
投信法人表示,市場持續反應央行鷹派言論及財報表現,加上對今年經濟衰退恐懼,金融市場波動度短期仍將非常大,投資人可藉由多元資產配置降低波動風險。
升息、通膨與地緣政治多方議題導致去年股、債齊跌極端狀況,投信法人認為,今年須關注包括通膨見頂回落情形、經濟衰退還是軟著陸,由於風險因素仍多,投資人可藉由多元配置降低風險。
投信法人指出,美元通常在升息至高點前就會有高點出現,明年若僅升息2碼,美元不易過高點;美國投資等級債CDX點數從高點滑落,從長期來看,投資等級債已快回到2011年的水準。整體來看,由於市場風險變數仍多,投資人可藉由多元資產配置以降低風險。
面對高通膨流動性收緊,主要央行升息動向與強度,持續受關注,且國際地緣政治干擾並存,金融市場料維持高度波動,穩健型布局可透過具有跨資產、跨區域配置思維的跨國組合平衡基金因應,以利掌握資產輪動表現契機。
美國通膨數據仍未回落,強化聯準會繼續大幅升息可能,導致第四季以來全球股債市持續修正。投信法人表示,因景氣有衰退風險,使風險性資產震盪幅度加大,建議可布局多資產配置的跨國組合平衡型基金,增添資產防禦力。
美國通膨數據仍未回落,強化聯準會繼續大幅升息可能,導致第四季以來全球股債市持續修正。投信法人表示,因景氣有衰退風險,使風險性資產震盪幅度加大,建議可布局多資產配置的跨國組合平衡型基金,增添資產防禦力。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央行年會上,重申鷹派對抗通膨的堅定決心,造成股市震盪加劇,公債殖利率出現曲線倒掛,資金轉進投資等級債趨避風險,MG投資表示,目前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宜持有股債多元配置,最簡便的方式是透過平衡型基金布局,保持投資組合的彈性來因應。
儘管6月市場遭逢通膨壓力持續升溫、美國加速升息等多重壓力,上沖下洗,但若進一步觀察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股票型、多重資產和組合基金」仍是人氣首選,可以看出市場仍相對青睞追逐股市的成長機會,但可兼顧成長與收益的多重資產策略,也持續為投資人所青睞。
近期市場波動幅度加大,投信法人表示,跨國組合平衡型基金布局分散投資多元且低相關的全球各大類市場,兼顧資本利得和股息債息收益,提供多元獲利來源,相對適合目前動盪的投資市場環境。
市場仍持續反應主要央行鷹派、通膨壓力、俄烏戰事三大不確定性,金融資產評價波動風險仍在,投資操作更需重視波動管理,可透過布局多重資產基金或跨國組合平衡基金,廣納各類資產,降低單一市場與資產的集中投資風險,平衡投資組合波動。
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8.3%,高於市場預期,美股再創波段新低。投信法人表示,投資人可布局涵蓋全球各主要金融資產類別、採動態配置的跨國組合平衡型基金,讓在通膨升溫、地緣政治變動及各國不同貨幣政策差異下,皆能掌握多元收益獲利契機,追求收益與控制波動。
市場仍持續反應主要央行鷹派立場、通膨壓力、俄烏戰事三大不確定因素,金融資產評價波動風險仍在,投資操作更需重視波動管理,可透過布局多重資產基金或跨國組合平衡基金,廣納各類資產,降低單一市場與資產的集中投資風險,平衡投資組合波動。
2021年金融市場動盪起伏,國泰投信依舊憑著實力堅強的投研及經營團隊拿下第25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兩項大獎肯定與兩項入圍。共同基金獎項,國泰全球積極組合基金五度獲得評審團肯定,本次拿下「海外基金獎-跨國投資組合型平衡型基金」大獎;ETF獎項中,國泰臺灣加權反1 ETF(00664R)兩度贏得「ETF基金獎-反向型(單日反向一倍)」殊榮;此外,國泰股利精選30 ETF(00701)、國泰5Y+新興債ETF( 00726B)也入圍ETF基金獎。公司ETF及基金產品連年獲得金鑽獎肯定。
今年以來科技股回檔、俄烏戰爭、通膨及升息疑慮等不斷,風險趨避意識更強烈,反映在境外基金明顯從股債流出,轉進平衡型基金,自2021年以來已連續14個月淨申購,根據境外基金觀測站統計,至今年2月底平衡型基金維持淨申購,總持有金額達7,176億元。
俄烏戰爭雖不致外溢而衝擊全球景氣復甦,但觀察近期情勢發展,及美歐未來通膨數據,與央行貨幣政策方向,仍牽動市場情緒,現階段投資操作難度顯現提高,可透過資產配置,以具有跨資產、跨市場配置的跨國組合平衡基金因應,掌握不同資產輪動行情,並分散投資組合風險來拉高勝率。
農曆年後紅包、年終獎金如何發揮最大效益?投信建議趁金虎年之初,將紅包、年終導入理財三招,幫自己種一棵「招財樹」,未來除每年工作領年終,還可自己年年養年終,透過錢滾錢的投資機制,打造資金正循環,循序漸進累積資產。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可能加快升息腳步,同時Omicron持續肆虐,引發近期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今年來漲多的股市紛紛高檔拉回修正,經驗顯示進入升息循環階段,各類型資產波動度增加,想降低波動干擾,必須從分散風險做起,投信建議布局平衡型基金,且挑選波動度穩定且較低的標的。
展望2022年全球經濟可望持續擴張成長,股市仍具續漲空間,但通膨及升息效應,波動增加,觀察疫情發生前的20年,發現全球股市報酬最大的上漲波段,主要發生在經濟復甦與擴張期,投信建議,2022年迎戰波動升溫的多頭市場,可用定期定額、循環理財投資術,創造投資正循環。
展望2022年全球經濟可望持續擴張成長,股票市場因此仍具續漲空間,惟通膨升溫、美國升息在即,波動增加勢必成為上半年首要課題,回顧2019年疫情發生前的20年,可發現全球股市報酬最大的上漲波段,主要發生在經濟復甦期與擴張期,2022年迎戰波動升溫的多頭市場,可利用定期定額、循環理財投資術,藉由更加紀律的投資機制,克服人性容易追高殺低的弱點,創造投資正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