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路面不平的搜尋結果,共102筆
把魚鱗變成仿生纖維技術的獨家研發者侯二仁,2019年騎乘電動滑板車因道路凹陷摔癱,他提告求償,台北地方法院認定,他騎乘滑板車經過凹陷處時亦無明顯減速情形應自負80%責任,但台北市新建工程處因設置或管理有欠缺須賠償467萬6955元,可上訴。
台北市政府將於31日舉辦「台北最High新年城2023跨年晚會」活動,市長蔣萬安重視跨年人潮疏散問題,而副市長李四川28日視察大巨蛋周遭交通建設,要求遠雄建設將施工圍籬退縮約6公尺,把人行道還給民眾,以及實施光復南路面銑鋪。蔣萬安29日表示,光復南路大巨蛋北向段已完成銑鋪,而南向段也會在跨年前31日前完成銑鋪相關工程,確保跨年活動順利進行。
路面不平是許多民眾在意的事情,雲林縣長張麗善透露,她上任3年多以來,親自到第一線會勘的道路工程多到數不清,刨鋪的路面長度達到451公里,大約是886座101,接下來也會繼續以嚴謹的態度監督工程,讓各工程能夠如期、如質的完工。
屏鵝公路是前往「國境之南」墾丁的重要交通要道,但行政院近期推動的種樹百里工程,卻造成地方交通壅塞、路面不平而引發民怨,甚至因路燈電線被挖斷,導致一名老翁不幸被車撞死,讓國民黨屏東縣長候選人蘇清泉感嘆,身為屏東人會希望屏東好,「屏東需要改變,讓我們一起改變屏東」。
民進黨在屏東推動種樹百里工程,卻造成地方交通壅塞、路面不平,甚至因為挖斷路燈電線,造成一名老翁不幸被車撞死,引起在地鄉親怒火。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怒批,民進黨執政荒腔走板,浪費錢、品質爛就算了,竟還鬧出人命,實在太可怕。
台北市光復南路因遠雄大巨蛋施工導致路面顛簸,民眾抱怨開車行經時像彈跳床一樣上下跳動,影響行車安全,台北市議員簡舒培怒批,北市府過了1個月都沒改善,「遇到遠雄就腿軟」,要相關單位於1周內研議咎責。建管處表示,路面不平部分,將依《建築法》第89條開罰遠雄1.8萬,並限期改善。
國民黨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發起祈福走台灣活動,他12日步行高雄,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柯志恩一早與羅智強會合,從國立科工館步行至鳳山北門公園,沿途發現高雄的人行道多處凹凸不平,羅智強批評是他環台走過最差的路段,柯志恩建議高市府少放一場煙火,就能填平高雄路面。
桃園市大園區台4線三民路車流量大,目前正進行桃園捷運綠線工程,6月底在三民路二段與坑菓路口發生死亡車禍,7旬機車騎士遭後方曳引車擦撞輾斃,這起事故引發民眾關注交通規畫,盼加強道路縮減警示、擴大機車待轉格與增加標線清楚度。
台中市清水區裕嘉、田寮等里有數10戶長期未裝設自來水,前年至去年陸續施工裝接管線,但民眾反映施工後路面凹凸不平,機車容易打滑,重車輾壓更是破損不堪。台中市議會議長張清照5日邀集經發局等單位實地會勘,市府同意撥款近1200萬元,將長達5000多公尺道路一次「燙平」。
台中市清水區裕嘉、田寮等里有數10戶長期未裝設自來水,前年至去年陸續施工裝接管線。民眾反映施工後路面卻凹凸不平,機車行經容易打滑,重車輾壓更是破損不堪宛如斷腸路!市議會議長張清照5日特邀集經發局等單位實地會勘,市府同意撥款近1200萬元,將兩里長達5000多公尺道路一次「燙平」。
台南市是科技大城也是農業重鎮,農地重劃區面積達5萬7758公頃,僅次於雲林縣,為全台第二大。農業經營核心命脈就是農水路,只有平坦健全的農水路系統,才能確保農作物從灌溉、施肥、收成,再從產地到市場的運輸過程都順利。
台中市神岡區圳堵里神清路是往來清水區東山里、楊厝里、吳厝里的重要幹道,長年累月經各型車輛輾壓,路面隨處可見龜裂、坑洞情況,路況劣化現象明顯。立委楊瓊瓔、市議員羅永珍協調溝通台中市建設局及公路總局納入前瞻計畫,並獲核定補助1200萬元,希望7月底前完成改善。
潭子區東寶里雅潭路面破損嚴重造成顛簸不堪險象環生,引起民眾強烈撻伐!市議員賴朝國接獲民眾陳情,今天和立委楊瓊瓔邀集市府建設局等單位到場會勘,爭取民眾行的權利。賴朝國指出,建設局允諾立即辦理工程改善,預計6月初進場施工,趕在8月底前完工,讓民眾不再飽受膽戰心驚之苦。
桃園市八德區主幹道介壽路上因捷運綠線動工,車道限縮、改道等陷入交通黑暗期,對行人尤其不友善。市議員蔡永芳拍外傭推著坐輪椅的長者一旁緊鄰大卡車,畫面險象環生,痛批人行道施工管線外露、路面不平,行人走路都不好走何況輪椅族;對此捷工局坦言督工不周會加緊改善。
高雄縣市合併已多年,但原縣區的道路平整至今仍與市區道路有一段差距,許多民代反映北高雄、偏鄉一些道路或可做自行車騎乘的道路坑坑洞洞,急需修復。養工處說,有對重要道路排程修繕,今年預算就比去年多編列了8000萬元。
台中市南屯區永春東路路面不平整機車騎士自摔狀況頻傳,網友紛紛敲碗何時要重鋪?每當網路討論文一出,常被標記回應的市議員張耀中21日到現場會勘,除解騎士自摔原因?還邀集建設局、地政局及重劃會等人提出改善意見及期程。地政局說,請重劃會路面不平部分提出改善計畫。
4年前就讀護專的羅姓女子,在桃園市龍潭區騎機車卻因路面凸起害她摔癱,她與父母提出國家賠償訴訟,最高法院認定,桃園市政府養護工程處維護道路不當,應負賠償責任,考量案發時她才20歲,因事故減損勞動能力100%且終身要靠人照護,判決須賠償2536萬多元確定。
台中市長盧秀燕積極建構台中友善道路環境,針對太平區中山路二段在用路人長期頻繁使用下,路面產生龜裂、不平等狀況,台中市政府建設局啟動「燙平專案」,施工前多次與管線單位會勘,並先辦理孔蓋調降,以孔蓋下地率達7成為目標,工程已完工,有效減少路面不平。
基隆市暖暖區過港地區因管線工程,不斷重複開挖、回填,路況不佳引發民怨,有市民寫詩反諷,「基隆馬路就是貼心」,許多民眾有感附和痛批,「爛路」。市府回應,過港路工程目前告一段落,近日天氣好會全面重新刨鋪。
台中市外埔區六分路、大甲區通天路、長安路為地方重要道路,經長久使用部分已破舊龜裂,部分轉彎視野較差處也亟需改善。市議員李榮鴻建議由建設局養護工程處提報至公路總局申請經費,目前經費核准約4560萬元,預計明年4月施作,26日特邀集相關單位於六分路現勘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