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躉售費率的搜尋結果,共26筆
蔡政府上任以來,力推再生能源發展,但立法院預算中心研究報告指出,台電火力發電配比近8成,加上2024年將開徵碳費,鉅額的碳費支出,供電成本遽升,恐加劇財務惡化。另外,民營再生能源價格每度為5.364元,而台電售電價格為每度2.6306元,顯示台電公司每增加民營再生能源購電量,營運虧損隨之上升。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德維批評,錯誤的能源政策讓台電一根蠟燭兩頭燒。
下半年太陽能光電躉購電價不調降,加上大盤報復性反彈,帶動太陽能模組元晶(6443)、安集(6477)13日雙雙上揚,元晶股價上漲1.14%,收在31元,安集股價上漲0.21,收在48.4元。
今年是戰爭與疫情升溫並行的一年,在中短期內都看不到盡頭,許多人因此收入短少,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特別是中南部地區,日照充足,投資自家或他人屋頂太陽光電設備做全額躉售,是增加低風險被動收入的最佳選擇。
受烏克蘭危機影響,使得天然氣飆漲情況更加惡化,也讓面臨電費暴漲的民眾大喊吃不消!
聯合再生能源(3576)公告2022年2月份自結合併營收為15.4億元,較上月成長3.9%,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25.6%,營收成長主係國內外需求穩定成長,客戶拉貨力道強勁,模組出貨量持續提升。
為爭取政府制訂更合理的躉購費率(FIT),小水力綠能發電產業聯盟(簡稱:小水盟)理事長洪正中率會員出席經濟部於1月13日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的「2022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草案聽證會」,在現場呼喊口號、爭取聲量,並由常務理事陳曼麗前立委、韋峰能源經理管建明、小水盟秘書長林福如與主典興業董事長盧順從上台代表發言。
英國爆發天然氣短缺的能源危機,鋼鐵、玻璃、紙品、水泥、陶瓷與化學生產商同聲警告,若政府未能就飆漲的能源價格提供紓困,廠商只能被迫關廠,或是將高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歷經國民黨5次杯葛,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重新站上立法院備詢台;國民黨團人手一枝白菊花,為疫情喪生的800多人默哀一分鐘,並由黨團總召費鴻泰以千字文炮轟蘇貞昌及蔡總統,不願為3+11造成疫情破口負責;民進黨團則以人牆護衛蘇揆。隨後質詢,費鴻泰與蘇揆炮火全開,兩人都搬出清朝遺老、國學大師王國維《人間詞話》名句,苦了兩方手語老師,費連罵蘇5次「你需要那麼驕傲嗎?」;蘇貞昌也回嗆「你需要這樣蠻橫嗎?」。
國民黨立委費鴻泰今在立法院會,再提離岸風電為了國產化,躉售費率高價購電一事質詢行政院長蘇貞昌,雙方火氣不小,費更大罵前經濟部長、現任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是「國賊」;蘇真昌則打斷費質詢,「委員,可以依法追訴,不能藉由質詢罵人、污衊公務人員。」
太陽能模組的原物料今年以來失速大漲,造成電站系統建置商各項成本與造價增加20%、甚至30%,但經濟部躉購費率給予投資報酬率僅5.25%,等於「做一個、賠一個」,業者很難生存。目前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擔心買不到料或不堪虧損的部分太陽光電業者,將無法如期建置完工,恐將引發倒閉及違約潮!建請經濟部速開會討論,找出解套方案,至少參考政府公共工程調整的物調指數,給予較高的躉售物價指數反應成本費率。
因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太陽能電池/模組材料短缺,國內最大太陽能電池/模組廠聯合再生(3576)倡議引進東南亞生產的模組或電池!此引發太陽能業界的反彈聲浪,業者指出,其實大部分在台灣深耕沒有在海外設廠的製造商都持反對意見。多數台灣電池模組製造商認為,不能藉由新冠肺炎疫情來要求開放自東南亞進口電池或模組 (包括半完成品),因為這樣,經濟部先前執行的VPC認證形同無效。如果廠商不能照顧台灣員工而至海外設廠,這樣VPC的意義就會被抹滅,政府也無須培育在台認真生產的廠商。廣大的EPC或業主比較認同的是:政府應該將準備到期的躉售費率往後遞延一季以上才是上策。
爭吵不休的太陽光電費率由經濟部依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於30日完成審定作業,審定結果與太陽能業界先前的訴求相近,業者終於可以在冬天看到一絲陽光。
面對中央質疑彰化縣政府「卡關」離岸風電籌設許可計畫書,彰化縣建設處長兼代理經濟暨綠能發展處長劉玉平3日親上火線表示,縣府前天下午才剛接到能源局寄出業者補正公文,還來不及回覆同意或不同意問題,並強調縣府只是16個審查單位之一,離岸風電籌設許可權,仍掌握在經濟部能源局。
離岸風電暗藏太多魔鬼,以核養綠公投發起人黃士修說,英國能源研究發現,離岸風機發電的容量因素10年後會降至15%,效率急衰;同時,外商急著簽2018年的費率,其實是打算以2階段費率賣電給台電,每度7.1元的費率可以賣10年,如果成功,台灣人將成為全球僅存的盤子。
「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草案預告一個月以來,受到太陽能業者抗議及陳情!經濟部表示本次預告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是草案並非定案,會再經審慎研擬後至明年1月下旬公告正式方案。
經濟部於上月底公告108年度太陽光電躉購費率草案,大幅調降再生能源躉售費率,其中太陽光電躉售費率,地面型太陽能降到每度3.7728元,調降幅度為12.15%,水面型太陽光電則為每度4.1665元,降幅為11.16%,並且取消階梯式費率機制採單一費率,在離岸風電躉售費率則由每度5.8498元降到5.1060元,降幅高達12.71%,取消階梯式費率機制,另新增每年3,600小時售電量上限的規定。
KPMG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4)日舉辦「2018太陽光電投融資與風險控制論壇」,安侯建業綠能產業服務團隊主持人陳文正受訪時指出,能源局上周四(29日)公布108年預告離岸風電、地面型太陽光電躉購費率將大幅調降約12%,放貸銀行風險恐增加,甚至有可能扼殺供應鏈。
經濟部日前公告2019年度太陽光電躉售費率,大砍費率逾1成,引發業者反彈,昨日太陽光電產業代表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台灣建置成本為全球之最,政府調幅卻遠大於國際平均4.25%的降幅,同時併接台電電網所需的「自設昇壓站」成本支出,政府也應增加6%躉購費率。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表示,若費率維持草案不變,未來不排除淡出台灣市場。
經濟部11月29日公告108年度太陽光電及風電躉售費率,由於降幅超出業者預期,在市場投下未爆彈,國內三大太陽光電公協會(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SEMI太陽光電委員會、太陽光電產業協會)及風電業者昨(四)日同步站出來,對費率驟降表示「無法理解與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