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躲避球錦標賽的搜尋結果,共18筆
位處頭份市河背地區,學生總數僅259人的新興國小,訓練出一批躲避球常勝軍,日前才以直落2成績擊敗勁敵,奪下全國躲避球賽混和組冠軍,並且是三連霸,依照全國躲避球協會規定,可以將總冠軍龍鳳旗繡上全隊師生姓名,永久留校紀念,消息傳回頭份市,市長羅雪珠和鄉親立即獻上祝賀,讓全縣師生與有榮焉。
中華民國縣市體育聯合總會與新北市體育總會今(27日)舉辦「中華民國109年秋季體育活動聯合競賽」,共分為9個項目,分別在板橋、土城、新莊、八里、樹林等場地進行,參賽人數多達2600人。大會會長蔡家福表示,藉此擴大全民體育參與,鼓勵國人多多從事運動。
由中華民國縣市體育聯合總會與新北市體育總會聯合主辦的「中華民國109年秋季體育活動聯合競賽」,27日在新北市進行為期1天的比賽,上午9點在新北市板橋體育館舉行開幕典禮,由大會會長蔡家福與新北市議長暨體育總會會長蔣根煌主持,新北市副市長陳純敬代表侯友宜市長出席、體育署全民組組長呂忠仁蒞臨指導。
大部分鄉親小時候都玩過躲避球賽,一想起來還覺得刺激,有時勇於接球回擊、有時靈活閃躲、有時挺身而出擋球,除了兩軍激烈攻防吸睛,各隊的合作默契,有時更是精采中的精采!11月9日、10日兩天雲林縣立體育館將舉行2019豐泰文教盃亞洲躲避球錦標賽。
不負眾望,分別成軍9年與13年的溪州國中與三條國小躲避球隊,在今年全國躲避球錦標賽中,勇奪國中男子組冠軍、國女組季軍和國小混合組亞軍,在強敵環伺下,一路過關斬將,全部挺進全國前三名,是成軍歷年來最好的成績。
宜蘭縣冬山國小盛行躲避球運動,1961年起在全國躲避球錦標賽創下3連霸紀錄,但從1967年奪冠後,冬山國小始終與全國第一無緣,在校方的支持與教練「防守就是王道」的特訓下,終於睽違拿下逾半世紀的冠軍旗。
嘉義市嘉北國小男童躲避球代表隊榮獲第18屆全國躲避球錦標賽亞軍,將於3日代表參加「2017年香港閃避球錦標賽暨國際邀請賽」,1日正值嘉義市中小學聯運躲避球賽,市長涂醒哲到賽場為嘉北國小躲避球隊授旗,為小國手們加油打氣。
「孩子,你永遠是第1名」!溪州鄉三條國小躲避球隊遠征台東參加第18屆全國躲避球錦標賽,過關斬將挺進前4強,雖然無緣前3名,成績卻是史上最好,前晚家長迎接球隊凱旋,燃鞭炮又戴花圈,陣仗就像是迎接冠軍隊。
首度在台東舉辦的全國躲避球錦標賽,7日最後一天的賽程競爭激烈,經過廝殺後各組名次出爐,其中國小組3組冠軍全由台中市包辦,公開男女組冠軍也都由新北市搶下,去年的冠軍全都衛冕失敗,顯見競爭激烈程度,會後大會也宣布明年比賽將會再回到台東。
18年來首次在台東舉行的全國躲避球錦標賽,將從5日起連續3天登場,有各縣市及來自香港的158支勁旅,共3200位選手參賽,台東縣長黃健庭希望透過比賽帶動躲避球運動風氣,也為台東帶來人潮與商機。
他們練球背後專題3平均身高不到140公分的桃園埔心國小躲避球隊,在香港舉行的亞洲躲避球錦標賽擊敗香港、韓、日等強隊奪冠,全隊激動落淚,連其他參賽國家選手、教練也為他們的奮戰精神動容。
他們練球背後專題2桃園市埔心國小今年代表台灣參加第三屆亞洲躲避球錦標賽,球員身材瘦小,6人在140公分以下,這6人中有5人只有131、132公分,在比賽中身形如同「小孩與大人的比賽」,但球員靠著勤練,讓身材與體能不再成為障礙。
他們練球背後專題1台灣棒球相當盛行,不少國小從小扎根,但是對於全校有近五成屬於經濟弱勢家庭的埔心國小而言,「選擇躲避球為校球」,背後因素卻有點辛酸,因為當初被迫考量到「12人玩一顆球,比較節省」的困窘考量。
彰化縣溪州國小躲避球女童隊在今年全國躲避球錦標賽過關斬將,贏得第3屆亞洲盃參賽權,這是溪州國小創校百年第1次出現國家代表隊,校長陳金鍠與各界24日授旗給即將遠征香港的小選手,預祝她們帶回勝利與光榮。
2016年第17屆全國躲避球錦標賽在嘉義市於19日起開打3天,今落幕,比賽結果台中市清水國小、新北市板橋國小分奪國小男童組、女童組冠軍,將代表台灣參加今年香港舉辦的亞洲盃躲避球賽。
文昌國小手球隊勇奪國家代表權赴比利時參賽,但出國經費不足,急如熱鍋螞蟻,精銳建設獲悉後慨捐30萬元,讓小選手圓夢;清水國小躲避球隊獲躲避球協會推薦出國比賽,礙於經費難成行,民政局長蔡世寅號召熱心團體幫忙,8月可順利飛往日本參加「2015全日本第25屆全國躲避球錦標賽」,為國爭光。
文昌國小手球隊勇奪國家代表權赴比利時參賽,但出國經費不足,急如熱鍋螞蟻,精銳建設和富宇建設獲悉後慨捐30萬元,讓小選手圓夢;清水國小躲避球隊獲躲避球協會推薦出國比賽,礙於經費難成行,民政局長蔡世寅號召熱心團體幫忙,8月可順利飛往日本參加「2015全日本第25屆全國躲避球錦標賽」,為國爭光。
躲避球是許多人童年回憶,桃園市公所舉辦市長盃躲避球錦標賽,廿三所國小四十五支隊伍,共七二○名小學生參賽,昨副市長呂朝福代表市長蘇家明開球。他說,躲避球培養反應與觀察力,隨著年紀增長,不再打躲避球,可說是小學生的「獨家」運動。